宗鏡錄 ‧ 卷三十五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 : 卷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
《宗鏡錄》卷三十五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說此法門。是無始終說。不定方所。亦無時分。以無時之時,理無間斷。無處之處,說遍十方。故一切佛,法爾皆於無盡世界,常轉如是無盡法輪。令諸眾生反本還原。窮未來際,無有休息。
華嚴疏云。夫心冥至道,則渾一古今。法界無生,本亡時分。故經頌云。諸佛得菩提。實不計於日。
又云,此圓教法門,以會緣入實體者有二。
一,以本收末。以諸聖教從真流故。不異於真。
二,會相顯性。謂彼一切差別教法,從緣無性。即是真如。是故虛相本盡。真性本現。如來言說,皆順於如故。
金剛三昧經云。如我說者,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又理事無礙體者。謂一切教法。雖舉體即真。不礙十二分等事相宛然顯現。雖真如舉體為一切。不礙一味湛然平等。
夫一乘三乘。一性五性。就機則三。約法則一。新熏則五。本有無二。若入理雙拂,則三一兩亡。若約佛化儀,則能三能一。是故競執是非。達無違諍。大集五部雖異,不離法界本原。涅槃各說身因,佛許無非正說。
此宗鏡機,是圓教攝。則圓根所對,大小俱含。故先德云。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語其橫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其猶百川不攝大海。大海必攝百川。雖攝百川。同一鹹味。故隨一滴。逈異百川。
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四。雖攝於四。圓以貫之。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今依宗鏡。若約教唯依一心而說。則何教非心。何心非教。
諸經通辯。皆以一心真法界為體。如來所說十二分教。親從大悲心中之所流出。大悲心從後得智。後得智從根本智。根本智從清淨法界流出,即是本原。更無所從。無有法離於法界而有。
華嚴經頌云。未曾有一法。得離於法性。即一切眾生迷悟本。若不迷此,即不成迷。以無顛倒執著輪迴生死故。若不悟此,即不成悟。以無如法修行證窮果故。所以真如一心,為迷悟依。
夫立教之本。無出意言。以意詮量。從言開演。故基師云。至理澄寂,是非之論息言。般若幽玄,一異之情絕慮。息情慮故,非識非心。絕言論故,非聲非說。法非聲說,說遍塵沙。理無識心,心該法界。心該法界。斯乃非心作心。說遍塵沙,此亦無說為說。非心作心,心開二種。無說為說,說乃兩門。
心開二種者。一,心生滅門。二,心真如門。
釋生滅門者,只如三界循環,斯皆妄識。四生盤泊,並是惑心。榮辱迅譬石光。古今駛過拍毱。此則生滅門也。
釋真如門者,只如摩羅淨識,湛若太虛。佛性明珠,皎同朗月。隱顯雖異。膚內更明。染淨緣分。法身澄止。此則真如門也。
言說乃兩門者。一,大機受法,則教說滿乘。二,小聖聞思,則藏開半字。神鍇和尚云。教起所由者,如來一代說法,欲令眾生悟佛知見。佛知見者,所謂平等真心。諸法無二。無二之法,即是實性。實性之體,離有離無。不生不滅。理自恒真,不由觀智所顯。道常顯露,實無翳障。平等真心者,若法相宗。真即是智。將智證真。三乘無別。即是真家之心。依主釋也。若法性宗。真即是心。體同名別。真心即平等。持業釋也。
故經云。泥洹真法寶。眾生從種種門,入種種之門。是能通所通唯一道。又云,經說門不同。或文字為門。大品經明四十二字門是也。或觀行為門。釋論明菩薩修三三昧,緣諸法實相是也。或智慧為門。法華經云。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是也。或理為門。大品經云,明無生法。無來無去,即是佛也。
依教門通觀。依觀門通智。依智門通理。理為門復通何處。教觀智等諸門,悉依於理。能依是門。所依何得非門。雖無所通,究竟遍通。是妙門也。則眾妙之門。一真心之所依也。
華嚴經云。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日譬於佛。光譬說教。日即無緣之慈,非出而出。隨眾機之所扣,非照而照。說華嚴如高山。說方等如食時。說般若如禺中。說法華如正中。說涅槃如平地。若菩薩大人。蒙般若光諸法之用。二乘之人。既無此用。
譬如七日嬰兒。若視日輪。令眼失光。以無明全在。喪一切智明故。外道闇證。譬如夜遊。以未承正教之照故。菩薩利他。譬如日中。作務施運役之功。然平地高山,同承日照。小根大器。咸稟教光。
約能照則無淺深。對所照自分前後。如大車等賜。一雨普霑。道絕始終。理無偏黨。若得宗鏡一乘之光。平等大慧。自他兼利。更無差別。
故大涅槃經云。譬如有人。以新毒藥塗大鼓。於眾中擊令出聲。雖無心欲聞。若有聞者,遠近皆死。唯除一人不橫死者。謂一闡提。纔聞即能破無明惑。名為近死。聞未即益。作後世因。名為遠死。
止觀釋云。一切眾生心性正因。譬之如乳。聞了因法。名為置毒。正因不斷。如乳四微。五味雖變。四微恒存。是故毒隨四微。味味殺人。眾生心性,亦復如是。
正因不壞。了因之毒隨正奢促。處處得發。或理發,教行證發。如辟支佛利根。根熟出無佛世。自然得悟。理發亦爾。
久植善根。今生雖不聞圓教。了因之毒任運自發。若聞華嚴日照高山即得悟者。此是教發。聞已思惟。思惟即悟。是為觀行發。若是六根淨位。進破無明。是相似證發。若見道損生。亦是證發。
今依華嚴立五教。天台立四教。乃至八教。且華嚴一心立五教。約識而論者。
一,如小乘教。但有六識賴耶。但得其名。
二,大乘始教。但得一分生滅之義。以其真理未能體通。但說凝然不作諸法。
第三,大乘終教。於此賴耶。得理事通體。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以許真如隨緣而作諸法。以阿賴耶識所熏淨法,與能熏染法各差別,故非一。能熏所熏,但一心作無有他,故非異。始教約法相差別門說。終教約體相容門說。為第一義真心也。謂如來藏性。依此有諸趣等。
第四,頓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別相盡。離言絕慮。不可說也。以一切染淨相盡。無有二法可以體會。故不可說。如淨名所顯入不二門也。
第五,圓教。約性海圓明法界所起。唯一法界性。起心即具十德。
問 : 云何一心約就諸教,得有如是差別義耶。
答 : 約法通收。由此甚深所起一心,具五義門。隨以一行攝化眾生。一,小乘攝義從名門。二,始教攝理從事門。三,終教理事無礙門。四,頓教事盡理顯門。五,圓教性海具德門。五義相顯。唯一心轉。
祕密義記云。佛子善聽。譬如暗家寶。人不知故。無燈明故。於彼觸誤。謂為蛇所毒。由誤故,毒氣入身。其身膖脹。受種種苦。智者見已。即將燈明。示以利寶。其所螫人即見此寶。身內毒氣即能除愈。以得此寶故。飛行無礙。見人恭敬。諸惡者皆以慈心相向。惡心消滅。由無怨讐故,得無所畏。無所畏故,安隱快樂。
行者亦爾。由不知法性家內實德寶故。為八萬四千塵勞。由知親近善友聞法故。返塵勞垢為八萬四千道品法。除自然執。
又知因緣空。又知佛性常住。又知言語道亡,心行處滅。又開悟法界緣起。由是一切諸法。從一地不至一地。會是淨心中。是故諸煩惱及諸淨心。不從他方來。一手反覆耳。智者不須疑也。
又前所譬。暗家實寶,即是顯清淨法門。為對治染法。
對治有五。
一者,小乘教。即對治外道,不依因緣,起自然執。
二,初教。即對治小乘,由於因緣有執。以前總名有為緣起。
三者,終教。即對治初教,一切諸法無常苦空無我。執此名無為緣起。由真如隨緣,名為無為緣起。
四者,頓教。即對治終教,念念紛紛,起有言說。即自
體緣起。窮源盡性。一念不生。故為自體。
五者,圓教。即對治頓教,寂默言說,心行處滅,一切歸寂源,不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自在等。
此法界緣起。動靜具足。故名性起。圓融無礙。取捨都盡。即三毒即佛故。
若小乘雖隨起對治。唯知第六識。不知由心有諸法故。言心者,即八識心王。又小乘不知常樂我淨心,萬法主故。不可得故。如虛空故不可治。雖有如是法。以不知所因故。不知由心有萬法故。不覺心源故。唯取小果。皆滅色取空。若不滅色取空。知色即是空。即得入初教。
次初教人。如上諸次第所起法以皆言識變有。識外不有。
識者。即第八識。約識性亦不可得。纔證此心。即知諸法因緣生。緣生無自性。雖證此法。猶有剎那生滅。故名有為。證凝然真如故。
次終教人云。一切諸法不出一心。是一心,譬如大海濕性。依一心所有諸法,如大海波瀾。雖攝波入水,而不滅波浪。雖波瀾紛紛起,而不減寂水。如是雖攝萬境入一心,而不減萬境。雖萬境紛紛起,而不減一心。何以故。一心所有故。是故真該妄末。妄達真源。性相融通。本末平等。雖自性無生,不失義果。雖不失業果,自性無生。雖得一心,不得無盡故。不得重重故。名一實諦。自此已前諸教。依漸次階位。即名漸教。
次頓教者。一念不生,即是佛也。何以故。一切諸法從本以來。常自寂滅相。下自眾生。上盡諸佛。一切所作事不遺一毛。諸皆如夢。故成佛度生。猶此夢攝。不明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等。
次圓教所明,以十十無盡顯其義。以十十重重辯其相。隨舉為主。萬法為伴。由主不防伴。伴不防主。俱周遍法界。
問 : 如上所說重重無盡者。且何物重重。何物無盡。何法廣大。何法圓融。何法包含。何法祕密。
答 : 則是一切凡聖。心相重重。心性無盡。是心廣大。是心圓融。是心包含。是心祕密。
若無此一心為宗。則教門無一法可興。諸佛無一字可說。既全歸心旨。廣備信根。圓解已周。纖疑不起。不可唯憑口說。密在心行。但以定水潛澄。慧燈轉耀。
若一向持文求理。執教談宗。如入海算塵砂。仰空數星宿。終不親見。去道尤賒。
昔人云。如天地終日轟轟,不及真理。是故學人去文取理。端坐凝情。以心眼自看。是名專住一境,修定勝因也。
又圓教義者。本末融通。理事無礙。說真妄,則凡聖昭昭而交徹。語法界,則理事歷歷而相收。佛知見一偈,開示而無遺。大涅槃一章,必盡其體用。
如華嚴經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又云,無有少法與法同止。以舉心攝境,則無心外之境。舉境攝心,則無境外之心。以性無二,相即性故。相隨性融,隨一皆攝。是以性外無相,則何法不融。理中立事,則何門不入。可謂觸目菩提。一念圓證。
所以無量義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無相。古人云。此是出生義。
法華經云。究竟至於一切智地。此是收入之法。則三乘萬化,從實相生。究竟還歸一實相。則初後不離一心。本末咸居正位。
如法華經云。心相體信。入出無難。可以知大乘家業,紹佛種位。又初則一出無量。後乃無量歸一。今無量非無量。一亦非一。即證法華三昧。
又先德目為教海者。以含眾法。喻如大海。傍無邊涯。連天一色。空徹海底。海映空天。即是圓教。總攝諸教歸真。並皆空淨。理事無礙。
如交映色空。色不礙空。空不礙色。德用重重。即唯明唯深。具十玄門。重重無盡。即事事無礙。如海十德。互相周遍。即心海包容。深廣無際矣。
所以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偈云。
一字演說一切法。多劫無有窮盡時。
一一字門亦復然。此住寶篋真言地。
生法師釋法華經。一毫之善,舉手低頭,皆已成佛。言無非佛流。即涅槃意。乃至外道典籍,亦佛法流。況內法耶。大小等教,皆從如來大悲所流故。
是知無有一法不從心原性空而出。如源出水。似空出雲。以十方如來證心成佛。佛即是心。所有萬善萬德悲智願行,無不從此流矣。
又約金師子章論五教者。
一,此師子雖是因緣之法,念念生滅。實無師子可得。名愚人法。是聲聞教。
二,即此緣生諸法,各無自性。徹底唯空。名大乘初教。三,雖復徹底唯空。不礙幻法宛然。緣生幻有。二相雙存。名大乘終教。
四,即此師子與金二相。互奪兩亡。情謂不存。俱無有力。空有雙泯。名言路絕。栖心無寄。名大乘頓教。
五,即此情盡體露之法,混成一塊。繁興大用。起必全真。萬像紛然。參而不雜。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歷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圓教。此名最上乘也。
次天台立四教者。
一,藏教。明因緣生滅四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
二,通教。三人同稟。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正為菩薩。傍通二乘。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皆空。三人同證。
此藏通二教。俱不識常住真心。皆以滅心為極果。
三,別教。是不共之名。明因緣假名無量四聖諦理。約化菩薩。不共二乘。若教別者。具演恒沙佛法。別為菩薩。若理別者。藏識有恒沙俗諦之理。乃至智斷行位因果,俱與三教事別。雖知一心不空無盡之理。即今未具,猶待次第生起。執教道而不融。據行布而成別。
四,圓教。明不思議因緣無作四諦教理。正說中道。即一切法圓理不偏。智圓,則一成一切成。斷圓,則不斷而斷。行圓,則一心具足萬行。位圓,則一地具足一切地。因圓,則雙照二諦。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果圓,則妙覺不思議三德之果。即一念心圓具法界。
約觀心明四教者。淨名疏云。今但論即心行用識一切教門。皆從初心觀行而起。四教既攝一切經教。若一念觀
心分明。能分別一念無明因緣所生之心。四辯歷然。則一切經教大意。皆約觀心通達。
就此即為四意。
第一,約觀心明三藏教相者。即是觀一念因緣所生之心生滅。析假入空。約觀門起一切三藏教也。若觀生滅四諦入道。即是脩多羅藏。
故增一阿含云。佛告諸比丘。謂一切法者,只是一法。何等為一法。心是一法。離心無一切法也。
智度論云。從初轉法輪經,至大涅槃,結修多羅藏。此只是約心生滅說四聖諦。即是法歸法本之義也。觀心出一切毘尼藏者。
佛制戒時。問諸比丘。汝何心作。若有心作。即是犯戒。有犯故有持也。若無心作。則不名犯。犯義不成。不說持也。故重心發戒。無心則不發戒。若言從心出阿毘曇藏者。四卷略說,名毘曇心。達磨多羅處中而說,名為雜心。如此皆是約心而辯。毘曇無比法者。分別諸心心數法。一切法不可比也。
第二,約觀心明通教者。觀心因緣所生一切法,心空則一切法空。是為體假入空。一切通教所明行位因果,皆從此起也。
第三,約觀心明別教者。觀心因緣所生即假名。具足一切恒沙佛法。依無明阿賴耶識。分別無量聖諦。一切別教所明行位因果,皆從此起也。
第四,約觀心明圓教者。觀心因緣所生,具足一切十法界法,無所積聚不縱不橫。不思議中道二諦之理。一切圓教所明行位因果,皆從此起。
如輪王頂上明珠。是則四教皆從一念無明心起。上來數引華嚴經。明破微塵出三千大千世界經卷義。意在此也。
又約頓漸不定祕密。通前四教,總立八教。一頓教。如華嚴無聲聞乘,故名為頓。二漸教。即三藏及方等般若,漸引入圓教。三不定教。謂一音異解。或說大而得小果。或說小而得大道。故名為不定。四祕密教。此有二種。一顯露祕密。謂同席異聞。不得道果。互不相知。故名祕密。二祕密祕密。唯佛能證。密令眾生而得開悟。不可指示。
總前四教而成八教。又教分五味。
釋論云。旃延子明六度限劑而滿者。此調雜血眾生為乳也。
大品云,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應者。此欲調乳入酪也。
大品云,菩薩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又如淨名中得不思議解脫者,皆能變身登座,而復能受屈被訶者。此欲調酪為生酥就熟酥也。
大品云,菩薩發心,即坐道樹,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者。是調熟酥為醍醐也。
此乃從一開一,接引酥酪之機。後即會一歸一,成熟醍醐之眾。終無別法。更有卷舒。本迹相收。機應冥合。
又分半滿之教。小乘為半。大乘為滿。又三乘為半。一乘為滿。
如涅槃經明半字及滿字等。說半字故,半字即顯。滿字即隱。今日說滿字者,滿字即顯。半字即隱。此即約緣而說隱顯。
又如月喻品。此方見半。他方見滿。而彼月性,本無虧盈。隨緣所見,故有增減。此即是大乘宗中說也。
如智儼法師,依華嚴一乘宗辯者。不待說與不說。常半而常滿。隱顯無別時。如彼月性。常滿而常半。增減無異路。正同宗鏡所錄法門。隱則一心無相。顯則萬法標形。不壞前後而同時。常居一際而前後。當舒即卷。當卷即舒。故知以教照心。以心明教。諸佛所說。悉是自心。
輔行記引華嚴經頌云。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若能如是解。彼人真見佛。
寶性論云。有神通人,見佛法滅。以大千經卷,藏一塵中。
又華嚴云。善哉善哉。云何如來在於身中而不覺知。故明四諦十二因緣境。八萬四千法門。不出一心。若得此意。八年廣演法華,在乎一念。經五十劫,詎動剎那。例一代逗機,居于心性。十方佛事,宛然矚目。乃至涅槃三德,在一心中。則大經一部,全標方寸。無邊教法,攝一剎那。千枝萬葉,同宗一根。
眾籍群經,咸詮一法。如上所引,五味八教半滿等文。然雖分判一代時教。皆是一心融攝。一理全收。分而非多。聚而非一。散而不異。合而不同。恒沙義門。無盡宗趣。皆於一乘圓教宗鏡中現。
所以古德云。契之於心。然後以之為法。在心為法。形言為教。法有自相共相。教有遮詮表詮。
故知就事雖分。約理常合。乃至開為恒沙法門。究竟不離一心之旨。若從一心中方便開示成其教迹者。即不可定其權實時分前後。以是如來逗機一期方便。切不得自生決定解也。有乖正法。
如法華玄義云。約五味半滿相成者。若直論五味。猶同南師,但得方便。若直論半滿。猶同北師,但得其實。今明五味不離半滿。半滿不離五味。五味有半滿,則有慧方便解。半滿有五味,則有方便慧解。權實俱遊。
如鳥二翼。雖復俱遊。行藏得所。若華嚴頓滿大乘家業。但明一實。不須方便。唯滿不半。於漸成乳。三藏客作。但是方便。唯半不滿。於漸成酪。若方等彈訶。則半滿相對。以滿斥半。於漸成生酥。若大品領教。帶半論滿。半則通為三乘。滿則獨為菩薩。於漸成熟酥。若法華付財。廢半明滿。若無半字方便調熟鈍根。則亦無滿字開佛知見。於漸成醍醐。如來慇懃稱歎方便者。半有成滿之功。意在此也。
次約觀分別者。唯識宗立二種觀。華嚴宗立四觀。天台教立三觀。普賢門立十觀。
唯識二觀者。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進趣大乘方便經云。若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應當學習二種觀道。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
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當察知。勿令使心無記攀緣,不自覺知。於念念間,悉應觀察。隨心所有緣念。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已,內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所謂內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當知一切境界,自無分別想故。即自非長非短,非好非惡,乃至非有非無,離一切相。如是觀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
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華嚴四觀者,此約一心真如法界。就理事行布圓融,成四種法界。對此法界,為四種觀門。
此四觀門,法本如是。故依法而觀,故名為觀。
一,事觀。謂迷悟因果,染淨歷然。
二,理觀。謂我法俱空,平等一相。
三,理事無礙觀。謂彼此相遍,隱顯成奪,同時無礙。
四,事事無礙觀。謂觀事法以理融故。相即相入。重重無盡。若依此一心無礙之觀。念念即是華嚴法界。念念即是毘盧遮那法界。
經云。若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
台教三觀者,三觀義云。夫三寸之管,氣序不衰。一尺之表,朝陽可測。是知得其道者,豈遠乎哉。三觀詣理之妙門。今明此義。故借為喻也。
仰佛法遐蹤。神功浩曠。求茲非遠。寄以一心。體之有原。總乎三智。若其假方便以致殊。會歸一道。寂然而雙照。三觀之名。出自瓔珞。
經云,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也。
天台疏問曰 : 三觀俱照二諦。有何等殊。
答曰 : 前觀雖照二諦。破用不等。次觀亦照二諦。破用平等。既不見中道。但是異時平等。第三觀者,得見中道。雙照二諦。即是一時平等也。
若修觀心。還用前二觀雙亡雙照之方便也。
雙亡方便者,初觀知俗非俗,即是俗空。次觀知真非真,即是真空。非真非俗,即是中道。因是二空觀,入中道第一義諦觀。
今明一心三觀者。一明所觀不思議之境者,即是一念無明心,因緣所生十法界以為境也。此心神微妙。一念具一切三世諸心諸法。譬眠法覆心。一念之內,夢見一切諸心諸事。若正眠夢之時,謂經無量。
如法華經說,夢見初發心,乃至成佛無量諸事。比其覺時反觀。只是一念眠心也。心譬自性清淨心。眠法覆心,譬於無明。無量夢事,譬恒沙無知,覆一切恒沙佛法。夢事不實善惡憂喜,譬見思惑覆真空也。若不細尋夢譬,不思議之疑終無決理。
故諸大乘經多說十喻。但諸法師,不圓取譬意。止偏得虛偽空邊。不見譬無量無明法性邊也。故三諦之境義不成也。
二明能觀者,若觀此一念無明之心非空非假。一切諸法,亦非空非假。而能知心空假。即照一切法空假。是即一心三觀,圓照三諦之理。不斷癡愛。起諸明脫。若水澄清。珠相自現。此即觀行即也。
三明證成者,若證一心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若得六根清淨,名相似證。即十信位也。若發真無漏,名分證真實。即此是初住也。
經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
大品經云。有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當知是菩薩為如佛也。
智度論云。三智其實一心中得。佛欲分別為人說。令易解故。所以次第說耳。
又總明三種三觀。一者別相三觀。二者通相三觀。三者一心三觀。
一。別相三觀者,歷別觀三諦。若從假入空。但得觀真。尚不得觀俗。豈得觀中道也。若從空入假。但得觀俗。尚未得觀中道。若入中道正觀。方得雙照二諦。
二。通相三觀者,則異於此。從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諦中道亦通是空也。若從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觀。非但知中道是中。俗真通是中也。是則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無中無空而不假。一中一切中。無假無空而不中。但以一觀當名。解心無不通也。
三。一心三觀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說。而能圓觀三諦也。即淨名經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是以在境為一諦而三諦。在心為一觀而三觀。在果為一智而三智。如一圓珠。珠相喻有。珠徹淨喻空。圓明喻中。三無前後。
此喻一諦而三諦。若以明鏡照之珠上,三義一時頓現。即喻一觀而三觀。若就鏡中觀珠,珠之與鏡非一非異。則喻心境二而不二,為真覺也。
妙觀者,觀一念心為所緣境。返觀此心,從何處來。去至何所。淨若虛空。名空觀。觀境歷歷分明。名假觀。雖歷歷分明,而性常自空。而境觀歷然。名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語默行住。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有不無。不住不著。不垢不淨。不愛不取。不虛不實。不縛不脫。皆不生不滅之異名,義無別也。
即空不住空,即假不住假,即中不住中,是名中。何以故。為即空,空有何可住。即假,幻化影復何可住。二邊既無可住。豈有中可住,故曰三諦無住。是名為中。
當須如此,空中無空只勿空。假中無假只勿假。中中無中只勿中。當如是照。照中無照只勿照。若見如是理。即見萬物而自虛也。此三觀者,是不思議境。若闕一觀。境智不成。故云不思議。
備收一切法。一切雖多,十法界收盡。既其鎔融。一則具十,成百法界。一界又具十如。一如又具三種世間。謂五陰,眾生,國土。千如則有三千世間。名不思議假。
此假即空即中。若無中,攝理不遍。若無十界,收事不盡。若無十如,因果不具。若無三種世間,依正不足。故知實相。悉總諸法。重重無盡。融融無礙。猶如帝網。名不思議境也。
凡聖同有此理。故云己之三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爾。故得依正終日炳然。無所分別。法界洞朗。為顯此境。故云觀不思議境也。
如三觀頌云。空觀如性不可得。假觀相含法界邊。中觀體等理無二。即一而三常宛然。
又空觀,了諸法無自性故。
二假觀,此空處具諸法故。
三中觀,空假無別體故。
唯一真心。故以空是心之性。即是真空,非是但空。以假是心之相。即是妙假,非是偏假。性相分三而非三。真心冥一而非一。非一而三觀宛然。非三而一心不動。又即一而三相不同。如鏡體一,有光明影像差別之相。即三而一體無異。如影像光明,俱同一鏡。
又古釋三觀義云。
一念心起,起無起相。徹底唯空。三際寂然,了不可得。無見聞覺知相。無眼耳鼻舌身意相。空觀也。
一念心起,有三千世間相。國土世間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也。五陰世間一千。染淨一切色心是也。眾生世間一千。六凡四聖假質是也。
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時起。一念心滅,三千性相一時滅也。念外無一毫法可得。法外無一毫念可得也。此心性圓明。一而能多。小而能大。染而能淨。因而能果。有而能無。
故一一色,一一香,一一念。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也。一處見多。多處見一。一念即多劫。多劫即一念。重重互現。喻天帝珠網。此假觀也。
一念心起,起而無起。三際寂然,無起而起。三千性相,非空非假。雙照空假。此中觀也。
說即有三名字。照時不作三一解。只念念見自心性。任運非三非一。亦不用破除身心。亦不要安立境觀。念想斷處。一切時中任運心常三觀也。
人無圓機。自謂我是凡穢。我多煩惱。我智慧劣。我是生死人。此乃瞖眼見空華。空實無華也。
圓人觀明。觸事全同古佛。非分同也。何以故。法性圓理。三德三身。只是一念,不可分故。此圓理亦無次位。為人未能任運常觀。觀有斷續。我性未破。破而未盡。故分六即四十二位。點空接引令至無修耳。或謂凡人但有佛法身性。未有報化德用。此乃別教中解。
圓觀惑業苦三,本自無性。全是三德。三德本無住處。住惑業苦中。三身三道,悉是假名。畢竟空中,了不可得。無惡可捨。無道可證。纔見有一毫理可依泊者。便是妄境牽生心。三觀不明也。
學人嫌惡貪瞋癡作意斷除。殊不知此嫌惡心自是惑也。若纔覺起。即照此起處自無性,不可取捨。三觀明也。
若別作對治。別作真如實相解。別作佛菩薩想。別運身心遍法界想。並非圓意圓人即念無念耳。若謂能覺知識別者是心。此是心苗,非心性也。故云動是法王苗。寂是法王根。
心性者,三觀明時是也。三觀明時。不見有情無情。佛與眾生。若罪若福。在我觀內。在我觀外。在我觀中。皆不可也。
若不明三觀。妄情計佛性在身中。計遍草木上。經中喚作。遍計所執性。外道所宗。四教所不攝。況圓人解乎。
夫中觀難明。圓解微妙。凡言中者,有二種中。一但中。二圓中。如首楞嚴經明八還義。若析前塵見無還處。見性獨妙。但中也。見與見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此圓中也。
又空假即中,但中也。中即空假,不但中也。即是圓中。如藏通二教,是但空。即析色體塵,歸徹底自性之空。如別圓二教,是不可得空。具中道佛性不空之理。
傅大士頌云。獨自精。其實離聲名。三觀一心融萬品。荊棘叢林何處生。
釋曰。若能內觀返照獨精自心。何言詮所及。故云其實離聲名。了此一念心,起處不可得。是名空觀。即於空處,見緣生法似有現顯。故云一切法。是一切法,非於無性無像而有得有像。是名假觀。求空不得空。尋假不得假。非空非假。全是一心。是名中觀。
念念具三觀之法。塵塵成佛智之門。故云三觀一心融萬品。則煩惱荊棘。五陰叢林。生死根株。我慢原阜。更從何處而起。故云荊棘叢林何處生。
普賢觀云。止觀十門者。
一,心行稱理,攝散名止。
二,止不滯寂,不礙觀事。
三,由理事交徹而必俱。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
四,理事形奪而俱盡。故止觀兩亡而絕寄。
五,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
六,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
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
八,由前中六則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則一多相是而非異。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而無散動。
九,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亦普眼齊照。
十,即此普門之智為主。故頓照普門法界時。必攝一切為伴。無盡無盡。
《宗鏡錄》 卷三十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