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三十九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 : 卷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
《宗鏡錄》卷三十九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覺王明勅。大教指歸。末法比丘。須於四念處修道。其旨如何。
答 : 此出大般涅槃經,最後垂示。總前教迹,同此指歸。以四念處,即是宗鏡所明一切眾生身受心法。
如經云,佛告阿難。如汝所問。佛涅槃後依何住者。阿難,依四念處,嚴心而住。觀身性相,同於虛空,名身念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名受念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名心念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處。阿難,一切行者,應當依此四念處住。
又云。譬如國王。安住己界。身心安樂。若在他界。則得眾苦。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若能自住於己境界。則得安樂。若至他界。則遇惡魔,受諸苦惱。自境界者,謂四念處。他境界者。謂五欲也。
華手經云。佛告跋陀婆羅。於爾時世,一切善人應作是念。我等當自依四念處。四念處者,於聖法中,一切諸法皆名念處。何以故,一切諸法常住自性,無能壞故。一切諸法皆名念處者。故知即法是心。即心是法。皆同一性。豈能壞乎。若有二法,則能相壞。
大寶積經偈云,得無動處者。常住於無處。無動處者,則自心境界。此境界,即無處所。
如金剛三昧經云,心無邊際。不見處所。論釋云,心無邊際者,歸一心原。心體周遍。遍十方,故無邊。周三世,故無際。雖周三世,而無古今之殊。雖遍十方,而無此彼之處。故言不見處所。
大法炬陀羅尼經云,夫念處者,云何念義,當知是念,無有違諍。隨順如法,趣向平等。遠離邪念。無有移轉,及諸別異。唯是一心,入不動定。若能如是,名為念義。如天台智者。廣述真詮。大小兼弘。教觀雙辯。末後唯說觀心論章。意亦如是。
亦如祖師馬鳴菩薩。廣釋經造論。末後唯製一卷略論,名大乘起信論云,有摩訶衍。能起大乘信根。立心真如心生滅二門。總論一心。別開體用。
若了此一心大旨。即是起一切眾生大乘信根。若未信者。設經無量億劫,廣大修行。不入祖佛正宗。皆是假名菩薩。以此一論之要義。總攝諸部之廣文。以源攝流。有何不盡。亦是諸聖製作大意。亦是宗鏡本懷。乃諸佛所知。群賢所證。眾德所備。萬行所弘。妙義所詮。究竟所趣。此四念處破八顛倒。
一,不淨中作淨想。
二,苦中作樂想。
三,無常中作常想。
四,無我中作我想。
此是外道凡夫四倒。
又一,淨中作不淨想。
二,樂中作苦想。
三,常中作無常想。
四,我中作無我想。
此是二乘四倒。共成八倒。
是以修四念處觀,破八顛倒。於中而般涅槃。是十方諸佛出世本懷。究竟指歸。祕密藏中,最後放捨身命之處。正當宗鏡大旨,一心法門。
輔行記云,四念處觀者。一一念處,皆悉先明空假破倒。次以中道結成祕藏。自他俱滿。義兼大小。言俱破者,既以中道顯祕密藏。故四念處咸皆破倒。何者,以即空故,破常倒。義兼於小。以即假故,破無常倒。義兼於大。中道為正,故曰義兼大小。以即中故,雙照大小。雙非大小。即是雙照雙破八倒。三諦相即。兼無前後。破無次第。即破即立。即照即遮。
四榮四枯者,大涅槃經云,東方雙者,喻常無常。南方雙者,喻樂無樂。西方雙者,喻我無我。北方雙者,喻淨不淨。四方各雙,故名雙樹。方面皆悉一枯一榮。榮喻於常等。枯喻無常等。如來於中北首而臥,入般涅槃。表非枯非榮。榮即表假。枯即表空。即是於其空假中間,而入祕藏。
後分經云,東方一雙。在於佛後。西方一雙,在於佛前。南方一雙,在於佛足。北方一雙,在於佛首。入涅槃已,東西二雙合為一樹。南北二雙亦合為一。二合皆悉垂覆如來。其樹慘然。皆悉變白。常無常等。二即不二。常樂我淨,遍覆法界故。二合垂覆如來,即是如來契於祕藏。亦是念處無非寂滅。白者,即是眾色之本。常等稱本故。名為變白。
言北首者,增一阿含云,表於佛法久住北天。長阿含第四云,佛告阿難。安我頭北首。面向西。則使佛法久住不滅。況涅槃終極,不表祕藏耶。
然一代教門,凡諸所表,文義顯著,莫過雙樹。以四念處,能為大小觀行初門,是故爾也。殷勤遺囑。意在於斯。又但凡夫謂身為淨。言受是樂。執心是常。計法為我。由斯四倒,而起貪愛無明,而有諸行乃至老死。苦集浩然。八萬四千煩惱火,燒於五陰舍宅。故法華經云。四面俱時歘然火起。即喻四倒。
若小乘觀人,即觀身不淨。破於淨倒。觀受是苦。破於樂倒。觀心無常。破於常倒。觀法無我。破於我倒。是則由前迷心顛倒,謂身是常樂我淨,故起貪愛諸煩惱。
今既觀知身是不淨。乃至苦無常無我,則不起貪愛。無明行識,乃至老死滅,則生死河傾。涅槃海滿。即是競共推排。爭出火宅。到無畏處。為是因緣,勸為小行之人,令依念處修道也。
大乘四念處者。觀生死五陰之身,非枯非榮。即大寂定。涅槃經云,色解脫涅槃。乃至識解脫涅槃。若修此念處觀。即是觀一切六道眾生,即是常樂我淨大涅槃,具足佛之知見。如常不輕圓信成就。
經云。施城中最下乞人,與難勝如來等。是則豈可分別是田非田,可施不可施耶。故念處觀,即平等種子。若不修,則見生死涅槃有異。凡聖有殊。聖是敬田,即崇仰而施。凡是悲田,則厭賤而不捨。若入一心平等法界念處法門,則無分別。
夫四念處者,念即觀慧之心。處即智照之境。能所冥合。唯是一心。今依天台四念處觀,略明四教四念處四句分別者。若非苦非樂,結成生滅苦樂。乃至非我非無我,結成無我。是三藏意。若非苦非樂,結成無苦無樂之苦樂。屬通教攝。
淨名經云,五受陰通達空無所起,是苦義。結受念處觀。如大品不淨觀,即是摩訶衍。皆不可得故。以是不淨心觀色,自念我身未脫是法。未免三界生,猶應受百千生死。故言未脫。
引廣乘品,成身念處觀。諸法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結成心念處觀。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結成法念處觀。是通教意。若作非常非無常,結成常。非垢非淨,結成淨。非苦非樂,結成樂。非我無我,結成我。即我別教。常樂我淨斷惑,歷別來證也。
若作非垢非淨,雙照垢淨。非苦非樂,雙照苦樂。非常非無常,雙照常無常。非我非無我,雙照我無我。結成圓教。圓心修習,不斷煩惱而入涅槃。
又前三教藏通別等。非今所用。是以略引。今重廣引圓四念處文,助成後信四念處觀云。四念處者,念是觀慧。
大論云,念,想,智,皆一法異名。初緣心名念。次習行名想。後成辦名智。處者境也。皆不離薩婆若。能觀之智,照而常寂,名之為念。所觀之境,寂而常照,名之為處。境寂智亦寂。智照境亦照。一相無相。無相一相。即是實相。實相即是一實諦。亦名虛空佛性。亦名大般涅槃。
如是境智。無二無異。如如之境,即如如之智。智即是境。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
亦例云。說處及處智。皆名為實諦。是非境之境,而言為境。非智之智,而名為智。亦名心寂三昧。亦名色寂三昧。亦是明心三昧。亦是明色三昧。
請觀音經云,身出大智光。如燒紫金山。
大涅槃經云,光明者,即是智慧。
金光明經云,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智照。
此諸經,皆明念只是處。處只是念。色心不二。二而不二。為化眾生,假名二說耳。
此之觀慧。只觀眾生一念無明心。此心即是法性。為因緣所生。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心。三心一心。此觀亦名一切種智。此境亦名一圓諦。一諦三諦。三諦一諦。
諸佛為此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欲令眾生佛知見開。諸佛出世事足。
大涅槃經云,王道夷坦。
無量義經云,行大直道,無留難故。
法華經云,具足道。雖言三智。其實一心。為向人說,令易解故,而說為三。
若教道,為言所斷煩惱。如翻大地,河海俱覆。似崩大樹,根枝悉倒。用此智斷惑。亦復如是。通別塵沙無明,一時清淨。無量功德,諸波羅蜜,萬行法門,具足無減。佛法祕藏,悉現在前。
大品經云,諸法雖空。一心具足萬行。
大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
法華經云。本末究竟等。等故,名妙覺平等道。
當知此慧,即法界心靈之原。三世諸佛無上法母。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樂我淨等。亦復如是。亦名寶所。亦名祕藏。佛及一切之所同歸。前三藏隘路,不得並行。通教共稟共行共入,入不能深。別教紆迴,歷別遙遠,即不能達。今此念處,曠若虛空。際於無際,猶如直繩直入西海,故名圓教四念處耳。
張衡曰。翔鵾仰而不逮。況青鳥與黃雀。當知前三念處所不能及。唯圓念處,孤飛獨運。陵摩絳霄。無上,無等,無等等。竪無高蓋,故言無上。橫無儔例,故言無等。以等於十方三世諸佛,言無等等也。
欲重說此義,更引天親唯識論。唯是一識,復有分別識。無分別識。分別識者,是識識。無分別者,似塵識。一切法界,所有瓶衣車乘等,皆是無分別識。
龍樹云。四念處,即摩訶衍。摩訶衍,即四念處。一切法趣身念處,即是一性色。得有分別色。無分別色。分別色者,如言光明。即是智慧是也。無分別色,即是法界。四大所成色,皆是無分別等。
是色心不二。彼既得作兩識之名。此亦作兩色之說。
若色心相對。離色無心。離心無色。若不得作此分別色,無分別色。云何得作分別識,無分別識耶。
若圓說者,亦得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唯識。
若合論,一一法皆具足法界。諸法等,故般若等。內照既等,外化亦等。即是四,隨逐物情有難易。
大智度論云,一切法併空。何須更用十喻。
答 : 空有二種。一,難解空。二,易解空。十喻是易解空。今以易解空,喻難解空。唯識意,亦如是。但約唯識,具一切法門。而眾生有二種。一,多著外色。二,少著內識。如上界多著內識。下二界著外色多,著內識少。如學問人多得外解。
若約唯識論者,破外向內。令觀明白。法界法皆是一識。識空十法界空。識假十法界假。識中十法界亦中。專以內心,破一切法。
若外觀十法界,即見內心。當知若色若識,皆是唯識。若識若色,皆是唯色。今雖說色心兩名。其實只一念無明法性。十界即是不可思議。
一心,具一切因緣所生法。
一句,名為一念無明法性心。
若廣說四句成一偈。即因緣所生心。即空即假即中。故般若經云,受持一四句偈。與十方虛空等。
法華經云,聞一偈,亦與菩提記。一句亦然。三句亦如是。今只觀此一心,即不可思議。十界恒現前。入心地法門。故能不起寂場,現身八會,只是一句。一句中有無量。無量中只一句。是為不思議故。
如心諸佛爾。如佛眾生然。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中求。眾生心,亦於諸佛解脫中求。始是般若究竟,等未了者。一切法正。一切法邪。不以心分別,即一切法正。若以心分別。一切法邪。心起想即癡。無想即泥洹。此不思議非青黃赤白。方圓長短。無名無相。究竟寂滅。唯當心知。口不能說。
若有因緣,善方便用四悉檀,亦可得說。為眾生無量劫自性心,久為煩惱所染而染,難可了知。迷妄名染。染即覆心,不見淨性。所以久處生死。不能返本還原。原實難解。二乘尚不聞其名。何況凡夫。
今佛為作習因。如大通佛所繫珠,至釋迦時方成果實。令此種子漸漸積習。後遇聲光。發此種子。轉凡入聖。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若不爾者,無明覆法性。出六法界五陰,重迷積沓。若能超悟,起二乘五陰,乃至佛陰。
華嚴經頌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不由心造。諸陰只心作耳。觀無明心畢竟無所有,而能出十界諸陰。此即不思議。
如法華經云,一念夢心。行因得果。在一念眠中,無明心與法界性合,起無量煩惱。尋此煩惱。即得法性。
問 : 別圓俱作此譬。云何有異。
答 : 別則隔歷。圓則一念具。如芥子含須彌山。故名不思議。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智人開塵出經。是一念無明心,有煩惱法。有智慧法。煩惱是惡塵善塵無記塵。開出法身般若解脫。
法華經云,如是性相等,一界十界,百千法界,究竟皆等。今觀此無明心從何而生。為從無明。為從法性。為共為離。若自若他。四皆叵得,名空解脫門。只觀心性為有為無。為共為離。若常若斷。四倒不可得,名無相解脫門。只此心性為真為緣。為共為離。非四句所作,名無作解脫門。無生而說生。是十法界性相也。無明性即是實性。亦言無明即是明。明亦不可得。是為入不二法門。但眾生迷倒。不見心之無心,明成無明爾。
又大涅槃經云,其後不久。王復得病。醫占王病,定應服乳。王者,八倒眾生也。其後病者。初倒伏,後倒起,故言不久也。定服乳者,應授四榮之術也。正是今之念處意耳。
又譬有人,以毒塗鼓眾中打之。近者死,遠者未死。後打毒鼓。近遠俱死。初塗四枯。止枯分段。故言未死。今塗四榮。無明根斷。故近遠俱死。亦是今四念處意也。
又云。如鳥出籠纔得離網。今二鳥俱飛。高翔遠逝。去住自在。正是今四念處意也。
又云。初枯生死。不能照明佛法。不能開悟眾生。於佛法無功夫。於眾生無利益。故言枯雙樹。今圓顯佛法。大益眾生。夫有心者,皆當作佛。八千聲聞,得見佛性。如秋收冬藏。成大果實。故言四榮莊嚴雙樹。
大涅槃經云,不令噉酒糟麥麸。不與特牛同共一群。不在高原。亦不下濕。下濕者,凡邪四倒也。高原者,偏曲四倒也。酒糟是愚癡。麥麸是嗔恚。特牛是貪欲。選擇中原。安處其子。
法華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又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真實者,非生死非涅槃。無邪無偏。無僻無倒。咄哉丈夫。示昔繫珠。咄哉去來。寶處在近。是故從本垂迹。與法身眷屬,隱實楊權。藏高設下。共化眾生。開示正道。內祕外現。開顯令得入妙。正是此四念處也。
所言四者,不可思議數也。一即無量。無量即一。一一皆是法界。三諦具足。攝一切法。出法界外,更無有法。法界無法界,具足法界。雖無法,具足諸法。是不思議數也。
華嚴中云,一微塵,具一切塵,及一切法。於一念具一切念,及一切法。塵即是色。念即是心。色心即念處之異名耳。
大品經云,四念處即摩訶衍,摩訶衍即四念處者。於一念處,與三念處無二無別。一切法趣四念處。是趣不過。念處尚不可得。云何當有趣不趣。此亦不思議意同也。
普賢觀經云,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名大懺悔。觀心既然,觀色亦爾。
大涅槃經云,佛性者,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亦一者,一切眾生悉一乘故。非一者,說三乘故。非一非非一者,數非數不決定。是故當知,於四數不可決定,即不思議之四也。乃至若不依宗鏡中四念處行道。設有智解修行,皆成外道。
所以云。若無念慧。一切行法,皆非佛法。非行道人。皆空剃頭,如放牧者。空著染衣。如木頭幡。雖執鉢錫,如病人乞具。雖讀誦經書,如盲人誦賦。雖復禮拜,如碓上下。雖復興造,媒衒客作。種樹貨易。沉淪生死。蠶繭自纏。無解脫期。捨身命財,但得名施。非波羅蜜。雖復持戒,不免鷄狗。雖復精進,精進無秀媚。雖復坐禪,如彼株杌。雖復知解,狂顛智慧。常在此岸。不到彼岸。不降愛見,不破取相。不得入道品。非賢聖位。不成四枯樹。非波羅蜜。何以故。無念慧故。以念慧能破邪顯正。
大涅槃經云。舊醫乳藥,其實是毒。如蟲食木。偶成字耳。是蟲不知是字非字。更有新醫從遠方來。曉八種術。謂四枯四榮。以新四枯,破其舊乳。法華經云,大火從四面而起。即斯意也。是以八種異術。破八倒之迷途。一心妙門,入一乘之種智。
問 : 此平等法性一乘妙心。一切眾生聲聞緣覺菩薩諸佛,悉皆共稟。云何於異生界等,此一靈性念念處輪迴。於聲聞乘,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答 : 如黃石中金。以福德爐火因緣成就。若大福人得金。中福人得銀。下福人得銅。此亦如是。凡夫人,唯得煩惱無明。聲聞人,但證無常生滅。唯佛菩薩,究竟常樂涅槃。
如大集經云,如然燈器。金則黃光。銅則赤光。其色雖異。燈無差別。法界亦爾。諸佛然之,智光無邊。聲聞然之,智光有邊。而法界性實無差別。
且心之一法。微妙幽玄。見有淺深。智分優劣。須憑廣學以至法原。法華經云,其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
外書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但堅志節。常聞未聞。熏修而觀力轉深。磨鍊而行門益淨。常起難遭之想。道業恒新。長懷慶幸之心,終無退轉。
所以華嚴經云,菩薩日夜。唯願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法。到法住法行法。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財。皆無希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
是故菩薩於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捨施。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捨。無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若聞一句未曾聞法,生大歡喜。勝得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珍寶。若聞一偈未聞正法,生大歡喜。勝得轉輪王位。若得一偈未曾聞法,能淨菩薩行。勝得帝釋梵王位,住無量百千劫。
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淨菩薩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極大苦。當以相與。菩薩爾時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說法。淨菩薩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滿中。尚欲從於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自受取。況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為求佛法。應受一切地獄眾苦。何況人中諸小苦惱。菩薩如是發勤精進。求於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修行。此菩薩得聞法已。攝心安住。於空閑處,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
又普賢行願品頌云
智海廣難量。不測反增謗。
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
智學成菩提。愚學為生死。
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學過。
大涅槃經偈云,或有服甘露。傷命而早殀。或有服甘露。壽命得長存。或有服毒生。有緣服毒死。無礙智甘露。所謂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雜毒藥。如酥醍醐等。及以諸石蜜。服消則為藥。不消則為毒。方等亦如是。智者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則成毒。又如木中火性。乳中酪性。緣若未具。有亦同無。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不學不知。非不成佛。
如金剛三昧經云,地藏菩薩言,尊者。知有非實。如陽焰水。知實非無,如火性生。如是觀者。是人智耶。
論釋曰。如經云。若說法有一。如焰水迷倒。若見於法無。如盲無日倒。故知實非無。非無之義,如火性生。謂如木中有火性。分析求之,不得火相。而實不無木中火性。鑽而求之,火必現故。一心亦爾。分析諸相,不得心性。而實不無諸法中心。修道求之,一心顯故。
是以含識界中,從無始來,內為五陰所縻。外為六塵所梏。觸途現境。寓目生情。如獼猴而五處俱黏。類蠕蛛而諸塵盡泊。所以見不超於色界。聽不出於聲塵。若投網之魚。猶處籠之鳥。進退俱阻,如羝羊之觸籓。驚懼齊臨,似乳燕之巢幕。
若能知塵是識。了物唯心。不為延促之所拘。豈令大小之所轉。即能隨緣應跡。赴感徇機。不動道場。分身法界。常在此而恒在彼。不居方而不離方。
入此宗門。廣大如是。會差別之迹。徹平等之原。如金剛山,純現金光。似師子王,師子圍遶。猶摩梨山內,盡出栴檀。若瞻蔔林中,唯聞香氣。比須彌南面,靡現雜形。如金沙大河,無復迴曲。同金剛之斧力。欲擬皆空。等無翳之日光,所臨俱朗。
如入法界品中,逝多林中所現境界。頌云。
汝應觀此逝多林。以佛威神廣無際。
一切莊嚴皆示現。十方法界悉充滿。
十方一切諸國土。無邊品類大莊嚴。
於其座等境界中。色像分明皆顯現。
又如慈行童女,毘盧遮那藏殿內,一一壁中。一一柱中。一一鏡中。一一相中。一一形中。一一摩尼寶中。一一莊嚴具中。一一金鈴中。一一寶樹中。一一寶形像中。一一寶瓔珞中。悉見法界一切如來,從初發心。修菩薩行。成滿大願。具足功德。成等正覺。轉妙法輪。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影像。靡不皆現。如淨水中,普見虛空日月星宿,所有眾像。
又如法寶髻長者宅中,得菩薩無量福德寶藏解脫門。其宅廣博。十層八門。善財入已。次第觀察。見最下層,施諸飲食。見第二層,施諸寶衣。見第三層,布施一切寶莊嚴具。乃至見第十層,一切如來充滿其中。從初發心。修菩薩行。超出生死。成滿大願,及神通力。淨佛國土。道場眾會。轉正法輪。調伏眾生。如是一切,悉使明見。
釋曰。逝多林之無際。遮那藏之顯現。寶髻宅之廣博。皆是不思議之心,融攝無礙。十層則十波羅蜜。八門則八正道分。乃至一切莊嚴具中,示現佛事。盡是一心法門,體用周遍。重重顯道。一一提宗。以昧之者,不悟不明。以執之者,為緣為對。如盲不見,非無五色之紋。似聾不聞,豈絕五音之響。
又如若逝多林裏,聲聞不知。恒河水中,餓鬼不見。皆是自業所障。非法隱藏。今勸未省之人。觀聽直入。猶谷中聞響,終無異音。似鏡裏見形,更非他質。分明可驗。自絕思量。現證無疑。復誰前後。可謂聖遠乎哉。體之即神。道遠乎哉。觸事而真矣。
問 : 既以真心為宗為本。如何辯其功能湛然常住盡未來際。
答 : 此心法妙故。如神不可測。無依無住,非古非今。只是有而不可見聞。非是一向空寂。蘊無盡之妙用,不斷不常。具莫測之靈通,非隱非顯。古德云。因雖涅槃永寂,而智體不無不爾。將何窮未來際。故知此之心神,凡聖之本。盡未來際無有斷絕。諸佛常正念此法。祖師唯的指此宗。斯乃無相之真,真何有盡。無為之道,道何有窮。如幽谷之風,相續而微聲不斷。若洪鍾之響,隨扣而清韻常生。
寶藏論云,唯道無根。靈照常存。唯道無體。微妙恒真。唯道無事。古今同貴。唯道無心。萬物圓備。
釋曰。夫有根則有住。住即入於闇室。如穿針不見天。拾針不見地。無根則無住。如日月光明。照見種種色。乃靈照常存矣。夫有體則差別質礙。無體則一性常通。乃微妙恒真矣。夫有事則為相所局。無事則心地坦然。乃古今同貴矣。夫有心則分別各取。無心則逆順同歸。乃萬物圓備矣。既達此常住宗體。自然盡未來際不休息佛業。即是佛德普賢,純是利他無始無終無盡之行。
所以寶性論,有自然不休息佛業。偈云。
佛體如鏡像。如彼瑠璃地。人非不有聲。如天妙法鼓。
非不作法事。如彼大雲雨。非不作利益。而地非不生。
種種諸種子。如梵天不動。而非不純淑。如彼大日輪。
非不破諸暗。如彼如意寶。而非不希有。猶如彼聲響。
非不因緣成。猶如彼虛空。非不為一切,眾生作依止。
猶如彼大地。而非不住持。一切種種物。以依彼大地。
荷負諸世間。種種諸物故。依諸佛菩提。出世間妙法。
成就諸白業。諸禪四無量。及以四空定。諸如來自然。
常住諸世間。有如是諸業。一切非前後。作如是妙業。
無生義云。若無有妙神,一向空寂者。則不應有佛出世,說法度人。故知本地有妙神,不空不斷。乃至師子吼言。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智慧即是妙神。故云因滅是色,獲得常住解脫之色。故知如中含有妙色。五陰常住不動。
神不滅篇云。夫神者何耶。精極而為靈者也。精極則非封像之所圖。故聖人以妙物而為言。雖有上智。猶不能定其體狀。窮其幽致。神也者,圓應無主。妙盡無名。感物而動。假數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滅。假數而非數,故數盡而不窮。有情則可以物感。有識則可以數求。數有精麁,故其性各異。智有明昧,故其照不同。
推此而論。則知化以情感。神以化傳。情為化之母。神為情之根。情有會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但悟徹者反本。惑理者逐物耳。乃至或聚散於一化。不思神道有妙物之靈。而謂精麁同盡。不亦悲乎。
如火之傳於薪。猶神之傳於形。深惑者,見形朽於一生。便以為神情俱喪。猶覩火窮於一木。謂終斯都盡耳。故知緣謝形枯。真靈不墜。如薪盡火滅。火性常然。此緣雖滅於今生。彼緣復興於異世。故般若吟云。百骸雖潰散。一物鎮長靈。可謂真心湛然常住矣。
如華嚴經云,知一切幻心所緣法無量故。佛子。如如意珠。隨有所求。一切皆得。求者無盡。意皆滿足。而珠勢力終不匱止。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此三昧。知心如幻。出生一切諸法境界。周遍無盡。不匱不息。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成就普賢無礙行智。觀察無量廣大幻境。猶如影像,無增減故。
佛子。譬如凡夫。各別生心。已生現生,及以當生。無有邊際。無斷無盡。其心流轉,相續不絕。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入此普幻門三昧,無有邊際。不可測量。何以故。了達普賢菩薩普幻門無量法故。
佛子。譬如難陀摩那斯龍王,及餘大龍。降雨之時。滴如車軸。無有邊際。雖如是雨。雲終不盡。此是諸龍無作境界。
又云。於一念中,盡知一切心非心地境界之藏。於非心處,示生於心。遠離語言。安住知慧。同諸菩薩所行之行。以自在力,示成佛道。盡未來際,常無休息。一切世間眾生劫數,妄想言說之所建立。神通願力,悉能示現。
釋曰。盡知一切心非心地境界之藏者。識行於境,名之曰心。智行於境,名曰非心。
故楞伽經云,得相者識。不得相者智。故知菩薩隨順妄緣,不捨世法。於方便中,悉能示現。隨增減劫。任長短緣。乘大願風。相續不斷。供佛利生。無有休息。
如華嚴論云,十一地等覺位菩薩。以大慈悲心。行赴俗濟生之門。表自出世道滿。無更求解脫離染離淨之心。但以乘法性船。張大慈悲帆。以大智為船師。順本願風。吹諸波羅蜜網。常遊生死海。漉一切眾生有著之魚。安置無依普光明之智岸。常生一切幻住萬行功德法界無礙寶堂。如下慈氏所居樓閣是。
《宗鏡錄》 卷三十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