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

知境是心 即心外無法 永明延壽大師 集

一念相應一念佛
18 min readAug 17, 2022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 : 卷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專心念佛 求生淨土

《宗鏡錄》卷三十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菩薩欲報佛恩。皆須不惜身命。護持如來正法。云何唯述一心,能報慈化。
: 覺王最後慈勅,唯令於念處修真。首祖當初所傳,只但指人心是佛。若能信受。是真報恩。示他則不負前機。自究則剋成大事。

如智者觀心論偈云。大師將涅槃。慈父有遺囑。四念處修道。當依木叉住。我等非佛子。不念此遺囑。乘緩內無道。戒緩墮三塗。由不問觀心。令他信漸薄。烏鴉不施食。豈報白鴉恩。非但田不良。無平等種子。法雨若不降。法種必燋枯。各無來世糧。失三利致苦。大法將欲頹。哀哉見此事。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平等真法界。無行亦無到。若能問觀心。能行亦能到。即是四念處。能依木叉住。乘急內有道。戒急生人天。此是真佛子。不乖慈父囑。天龍皆慶喜。一切豈不忻。能報白鴉恩。普施烏鴉食。既有好良田。有平等種子。法雨應時降。法種皆生長。各有未來資。俱獲三利樂。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諸來求法者。欲聞無上道。不知問觀心。聞慧終不發。
諸來求法者。欲思無上道。不知問觀心。思慧終不生。
諸來求法者。欲修無上道。不知問觀心。修慧終不成。
諸來求法者。勤修四三昧。不知問觀心。困苦無所獲。
諸來求法者。多聽得言語。不知問觀心。未得真實樂。
諸來求法者。修三昧得定。不知問觀心。盲禪無所見。
諸來求法者。欲懺悔眾罪。不知問觀心。罪終難得脫。
諸來求法者。意欲離煩惱。不知問觀心。煩惱終不滅。
諸來求法者。本欲利益他。不知問觀心。退轉令他謗。
諸來求法者。欲興顯佛法。不知問觀心。退還大污損。
如此眾得失。非偈可具傳。有此諸得失。無人覺悟者。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末世修觀心。得邪定發見。辯才無窮盡。自謂人間寶。無智者鼻嗅。野狐氣衝眼。舉尾共却行。次第墮坑殞。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守鼻隅安般。及修不淨觀。安般得四禪。不免泥犁苦。不淨謂無學。覆鉢受女飯。設得隨禪生。墮長壽天難。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依事法用心。無慧發鬼定。顯異動物心。事發壞佛法。命終生鬼趣。九十六眷屬。像法決定明。三師破佛法。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內心不為道。邪諂念名利。詐現坐禪相。得名利眷屬。事發壞他信。毀損佛正道。此是扇提羅。死墮無間獄。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說法得解脫。聽法眾亦然。不知問觀心。如貧數他寶。說者問觀心。無說亦無示。聽者問觀心。無聞亦無得。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戒為制心馬。雖持五部律。不知問觀心。心馬終不調。律住持佛法。解外不解內。淨名訶上首。乃名真奉律。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誦經得解脫。非為世財利。若能問觀心。破一微塵中。出大千經卷。受持讀誦者。聞持無遺忘。心開得解脫。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勸化修供養。興顯安行人。密心為自利。倚託以資身。壞他喜捨善。駝驢以償人。若能問觀心。即如駝驃也。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諸道各有法。了不自尋研。忽窺窬釋教。動經十數年。非但彼法拙。亦有謀壞心。此是迦毘梨。仙聖豈聽說。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富貴而無道。多增長憍逸。若能問觀心。得真法富貴。雖高而不危。雖滿而不溢。不著世富貴。心常在道法。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貧賤多姧諂。窺窬造眾惡。現被王法治。死墮三惡道。若能問觀心。即安貧養道。有道即真實。無為即富樂。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四眾皆佛子。無非是法親。因執善法諍。遂結未來怨。若能問觀心。和合如水乳。皆師子之子。悉是栴檀林。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年衰身帶疾。眼闇耳漸聾。心惛多忘漏。年不如一年。死王金翅鳥。不久吞命根。一旦業繩斷。氣絕豈能言。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稽首十方佛。深慈觀心者。勸善諦觀察。發正覺妙樂。稽首十方法。深悲觀心者。善勸諦觀察。得真免諸苦。稽首十方僧。大眾和合海。若能善觀察。歡喜心無量。稽首龍樹師。令速得開曉。亦加捨三心。今承三寶力。起三十六問。其間諸細問。對事難可數。

若觀一念心。能答此問者。當知心眼開。得入清涼池。不能答此問。奈何盲暝也。少義尚不見。那能行大道。哀哉末法中。無復行道人。設令有三數。寧別此問也。故生悲愍心。

歸命禮三寶。作此問心論。

令勸者開朗。願諸見聞者。莫生疑謗心。信受勤修習。必獲大法利。

乃至偈問云
問觀自生心。云何四不說。離戲論執諍。心淨如虛空。
問觀自生心。云何是魔行。業煩惱所繫。三界火宅燒。
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外道。諸見煩惱業。流轉於六道。
問觀自生心。云何是三業。拙度斷見思。出三界火宅。
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巧度。三乘不斷結。得入二涅槃。
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別教。求大乘常果。菩薩斷別惑。
問觀自生心。云何圓教乘。不破壞法界。住三德涅槃。
問觀自生心。云何為涅槃。修四種三昧。得真無生忍。
問觀自生心。云何巧成就。二十五方便。調心入正道。
問觀自生心。云何知自心。起十種境界。成一心三智。
問觀自生心。云何知十境。各成十法乘。遊四方快樂。
問觀自生心。云何不住法。入初發心住。及四十二位。
問觀自生心。云何六度成。能得諸三昧。及諸陀羅尼。
問觀自生心。云何得六通。用四攝行化。四辯無罣礙。
問觀自生心。云何得相好。成真應二身。對緣如鏡像。
問觀自生心。云何具十力。及四無所畏。內外照用圓。
問觀自生心。云何於觀心。能得十八種。不共世間法。
問觀自生心。云何得大慈。大悲三念處。愍眾無異想。
問觀自生心。云何巧方便。成就諸眾生。嚴淨一切剎。
問觀自生心。云何於此心。莊嚴菩提樹。建清淨道場。
問觀自生心。云何降魔怨。能制諸外道。令眾悉歸敬。
問觀自生心。云何坐道場。現四種成佛。赴機無差殊。
問觀自生心。云何轉四教。清淨妙法輪。一切得甘露。
問觀自生心。云何現四佛。四種涅槃相。究竟滅無餘。
問觀自生心。云何知依正。四土天器同。而飯色有異。
問觀自生心。云何於此心。是一切根緣。通達無罣礙。
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悉檀。無形無所說。現形廣說法。
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漸頓。祕密不定教。一音說此四。
問觀自生心。云何知四教。各開出四門。及一切法門。
問觀自生心。云何於四教。四門十六門。作論通眾經。
問觀自生心。云何住滅定。普入十法界。廣利諸眾生。
問觀自生心。云何知四土。用教有增減。普利一切眾。
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此心。具一切佛法。無一法出心。
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此心。即平等法界。佛不度眾生。
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此心。法界如虛空。畢竟無所念。
問觀自生心。云何無文字。一切言語斷。寂然無言說。

今約觀一念自生心,略起三十六問。外觀心人,及久相逐眷屬。行四種三昧者。彼觀心者。若能一一通達。當生心如佛想。親近受行,如四依也。門徒眷屬,若於此無滯。是真同行。是真法王子孫。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若不能觀於一念自生心,一一答此問者。即是天魔外道眷屬。為彼之所驅馳。方處三界牢獄。未有出離之期。若心不愜,欲求挽出者。必墮二乘三惡道坑。自斷法身慧命。誅滅菩提眷屬。是破佛法國土大乘家。哀哉哀哉。知可奈何也。

若觀自生心。得失如此。觀他生,共生,無因生心,亦然也。

釋曰。此觀心三十六問。上等十方諸佛之慈心,無恩不報。下及法界群生之悲仰,有感皆從。乃至修行妙門。度生儀軌。教觀融攝。理事圓通。徹果該因。自他兼利。十身遍應。四土包含。但觀自一心,無不悉備。

如論偈云。烏鴉不施食。豈報白鴉恩。非但田不良。無平等種子。法雨若不降。法種必燋枯。各無來世糧。失三利致苦者。

釋云。此偈明不修念處之觀,即是無平等種子。不依木叉而住。即非良田。何者。夫觀大乘念處者。觀生死五陰之身。非枯非榮,即大寂定。

涅槃經云。色解脫涅槃。乃至識解脫涅槃。

若修此念處觀。即是觀一切六道眾生。即是常樂我淨大涅槃,具足佛之知見。如常不輕圓信成就。

經云。施城中最下乞人,與難勝如來等。是則豈可分別是田非田。可施不可施耶。故念處觀,即平等種子。若不修,則見生死涅槃有異。凡聖有殊。聖是敬田。則崇仰而施。凡是悲田,則厭賤而不捨。故言無平等種子。今取王為喻者。喻無平等種子也。

昔有王。但借白鴉以喻聖人。烏鴉以喻凡人。王喻眾生不修念處。不修念處平等種子之人也。故簡悲敬兩田。然內無平等種子圓觀之道。外則不能弘宣化大乘。豈能報佛恩。又破如來禁戒。則無良田。

是故偈云。法雨若不降。法種則燋枯。此兩句,明四眾無戒慧之機。聖則不應。何者。涅槃經云。純陀自云,我今身有良田,無諸荒穢。唯希如來甘露法雨,雨我身田,令生法芽。而今四眾不依念處修道,則無慧種。不依木叉而住,則無良田。既無種,則眾生無感聖之機。豈能招聖法雨之應。眾生佛性之芽,何得不枯也。乃至內無善機。外無聖應。法種之芽又枯。是則失現在未來涅槃三利之樂。乃更招三塗之苦。

又偈云。能報白鴉恩。普施烏鴉食者。釋云。此偈明有平等種子。復有良田。能施烏鴉食。能報白鴉恩。何者。然佛聖人能覺悟眾生。不令為三毒諸煩惱蛇毒所傷。即是聖人於眾生有恩。如白鴉覺悟於王。不為毒蛇所害。

經云。依教修行。名報佛恩。而今行者。依念處觀慧。依木叉而住。即是依教修行。名報佛恩。復能以己之行。化導一切眾生。即是普施一切烏鴉食。能報白鴉之恩。

又偈云。守鼻隅安般。及修不淨觀。安般得四禪。不免泥犁苦。不淨謂無學。覆鉢受女飯。設得隨禪生。墮長壽天難。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者。

釋云。此明事相修禪之倒也。鼻隅安般一句,標修有漏四禪章門。及修不淨觀一句,標修無漏事禪章門。守鼻隅者,安心在鼻也。安般者,數息也。以數息故,能得四禪八定。

昔有比丘。得四禪,謂阿羅漢。臨命謗佛,墮於地獄也。昔有比丘。學不淨觀。少時伏心。欲想不起。自謂聖人。後出聚落乞食。見女送飯,欲心即發。情迷心醉,覆鉢受於女飯。然數息得禪。設不起謗。及不墮地獄。而隨禪受生,墮長壽天難。

故知若於一心四念處修道。不忘慈父囑。真孝順之子孫。但入宗鏡中。無恩而不報。是以心若正。萬法皆正。心若邪。萬法亦邪。

若離自心外。欲破他邪。則立自立他。見邪見正。如卸甲入陣。棄火焚畬。欲破敵下種,無有是處。

但能守護自心。即是護持正法。亦是普念十方一切如來。自心護法既爾。轉化他心亦然。則正外無邪,云何說破。邪外無正,云何說持。如是通明,真護正法。乃至圓滿具足一切法門。

所以首楞嚴經偈云。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大集經云。眼識於色,是名非法。若能遠離,是名護法。故知善攝諸根,不為六塵所侵者,可謂真護法矣

法集經云。菩薩不須守護諸法。世尊。若菩薩但能善護自心。是菩薩善護自心故,則能成就諸佛妙法。乃至見自心如幻。如是見諸法如幻。而心非內非外。二中間可得。如是見一切法。見即如心。無於色相。不可得示。不可得見。無於形礙。不可執捉。不照不住。見一切諸法,其相如是。

若能如是見者。是菩薩則能得於平等之心。以得平等心故,如是菩薩不復更得於法。以平等外無差別法。了差別法即平等故。若入此平等法門,則知一切法皆悉性空,不生愛著,即是無非捨身命處耳。亦是成道處。亦是轉法輪處。亦是度生處。亦是入滅處。亦是究竟報恩處。亦是成滿大願處。亦是萬行具足處。

何者。如云萬物得地而生。萬行得理而成者。理即心也。或行孝思。或輸忠烈。靡不由心者哉。如則天朝,孟景休,丁母憂。哀毀迨至滅性。有弟景褘,在襁褓,景休自乳之,乳謂之溢。又畢搆,為吏部尚書。初丁繼母蕭氏憂。盧氏二妹,俱在襁褓。搆親乳之,乃至成長。斯則孝行之所感。乳出於心。非定男女之體也。

: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解脫。云何偏取一心門。以為真趣。
: 此一心門,是真性解脫。古佛慈勅。諸佛解脫,只令於眾生心行中求。不於餘處求。何以故。只謂眾生心,是諸佛心。諸佛解脫,是眾生解脫。隨緣轉變,自號眾生。緣性常空,真佛不動。如氷元是水結。若欲求水,應當就氷。氷水雖殊。濕性不壞。時節有異。體性無虧。如是信入,名真解脫。其餘法門,非無進趣。

若比斯宗,頓漸天隔。但明佛慧。唯接上機。所以法華會上,世尊親囑累諸大菩薩。若說此經,直入佛慧。能廣開示,真報佛恩。其有不信受者。當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即是演餘解脫法門。今宗鏡中,唯論不思議解脫。

如台教問 : 何意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方是不思議解脫。
: 須彌入芥。小不障大。大不即小。故云不思議耳。今有煩惱惑,不障智慧涅槃。智慧涅槃,不礙煩惱結惑。乃名不思議。

又約思議解脫。無色無心。以明解脫無體也。若不思議觀。色心即是法性之色心。具色心不生不滅而得解脫。故知真善妙色,妙心之體也。

又妙色湛然常安住。又色解脫涅槃。若無色者如死人。那得解脫也。乃至黃蜂作蜜。蜘蛛作網。皆不可思議。皆有心數法之解脫也。

是知直了此心,無行不足。以一心具足萬行。無一行而非心故

且如云布施者。大菩薩行施等時,能觀唯識。知境是心,即心外無法。三輪體空是稱真施
持戒者。謂證唯心,離念常淨。無明垢盡。即成佛戒。但佛心中具諸功德。離過義邊,則名為戒。
忍辱者。觀眾生唯識妄見。知本心外無法可瞋。
精進者。如來精進。若據自行,常觀唯識。故攝論云。如來常不出觀故。
寂靜禪定者。大菩薩定。謂觀唯識不見境時,心無緣念。則是真定。
智慧者。大菩薩皆觀自心意言分別,以為境界。從初發心乃至成佛,皆作此觀。豈止四等六度,成佛化生。乃至欲託質蓮臺,永拋胎藏,生極樂等諸佛國土,遊戲神通者。皆能了達自心,無不化往。又復豈止一行一願。凡有一切希求,無不從意。

故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

金剛般若論偈云。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起信論云。初信大乘心人。諸佛皆攝生淨土

諸法無行經云。若能教化三千大千世界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菩薩如一食頃一心靜處,入一相法門。

大般若經云。佛告善現。當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諸善法所趣向門。譬如大海。是一切水趣向門。

楞伽經偈云。一切諸度中。佛心為第一。所以一切諸乘中。斯乘為究竟。

台教云。諸佛解脫,於眾生心行中求者。若觀眾生心行,入本性清淨智,窮眾生心原者,即顯諸佛解脫之果。若見眾生心空,即見佛國空。即是心行中求,得三種解脫
眾生心性,即真性解脫。癡愛,即實慧解脫。諸不善行,即是方便解脫。是知此一心真性解脫。能空煩惱繫縛九結十使等。如一栴檀樹。改四十由旬伊蘭林悉香。能令煩惱即菩提故。

又若斷惑懺罪,比餘漸教。如毯華千斤,不如真金一兩。故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則直了無生之心,當處解脫

金光明經疏云。

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若行若住。若明若暗。皆得不離見佛世尊。六根所對,無非佛法。耆婆攬草,無非藥者。普能愈病。釋摩男所執一切砂礫,皆變為寶。阿那律空器。悉滿甘露。若能如是者,所觀之罪。非復是罪。罪即實相。所觀之福,福即非福。福即實相。純是實相。是名大懺悔也。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云。觀心無心,從顛倒想起。如此想心,從妄想起。如空中風,無依止處。如是法相。不生不沒。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一切諸法。皆亦如是。無住無壞。如是懺悔。又夫有罪可露,非真懺悔。有善可見,非真隨喜。有法可趣,非真迴向。有事可求,非真發願。

若入宗鏡,諦了自心。則無處無方,一切清淨。

如甚深大迴向經云。

佛言。有三種迴向。何等為三。謂過去空。當來空。現在空。無有迴向者。亦無迴向法。亦無迴向處。菩薩摩訶薩。當作是迴向。作是迴向時。三處皆清淨。以此清淨功德。與一切眾生,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是迴向者。無有凡夫,及凡夫法。乃至亦無有佛,及向佛者。何以故。法性無緣。不生不滅。無所住故

法集經云。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不求究竟處。何以故。是菩薩於一切法,無非究竟故。是菩薩不求解脫。一切諸法,本性寂滅,無非解脫。是菩薩不樂一法。亦不厭一法。是菩薩於諸佛法,非是自法。亦非他法。不取一法。不捨一法。

法華經云。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

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故知三世覺王。十方大士。一切所有諸佛之法。一切神通攝化之門。一切宗旨祕要之藏。一切甚深因果之事。皆於此心無不圓足

故云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囑累此法,讚歎此心無作之功,無比之德,猶不能盡。豈可率爾頃剋而措言乎。

此宗鏡錄,是大智所行。上根能受。絕投巖癡狂之見。捨草庵下劣之心。非限量之懷,輒可希冀。持螺何以酌海。折草焉能量天。若遇大機,又不可行於小徑。須依宗鏡,直示本心。

如經云。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無以大海內於牛跡。是知於此生信者,甚為希有。何者。信果佛則易。如十方諸佛。信因佛則難。如現今眾生。故起信鈔云。信過去釋迦,當來彌勒等是佛。則為易有。今信眾生心中真如,是凡聖通依。迷之則六趣無窮。悟之則三寶不斷。此為希有。如信皇后王胎則易。信貧女聖孕則難。是以染法淨法,俱是心苗。本地發生,更無餘孕。

如無著菩薩,大乘莊嚴經論偈云。自界及二光。癡共諸惑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

釋曰。自界,謂自阿賴分種子。二光,謂能取光,所取光。此等分別。由共無明,及諸餘惑,故得生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二實,謂所取實。及能取實。如是二實染淨,應求遠離。

釋曰。此亦攝末歸本義。論云。求唯識人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

釋曰。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種,唯是心光。如是貪等煩惱光。及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無染淨二法。何以故。不離心光,別有貪等信等染淨法故。二光亦無相。

偈曰。
種種心光起。如是種種相。
光體非體故。不得彼法實。

釋曰。種種心光,即是種種事相。或異時,或同時起者。謂貪光瞋光等。同時起者,謂信光進光等。光體等者,如是也。染位心數。淨位心數。唯有光相而無光體。是故世尊,不說彼為真實之法。是知萬法之體,不出遮那心源。萬善之門,靡越普賢行海。

云何不出遮那心源。如華嚴經頌云。佛剎微塵數。如是諸剎土。能於一念中。一一塵中現。云何靡越普賢行海。如阿僧祇品頌云。於一微細毛端處。有不可說諸普賢。如一毛端一切爾。如是乃至遍法界。此遮那心,即菩提心。此普賢行,即菩提行。

如華嚴經頌云。欲見十方一切佛。欲施無盡功德藏。欲滅眾生諸苦惱。宜應速發菩提心。

昔人云。菩提心,即萬行之本。即此發心,便名為行。

: 若獨取一心解脫,其餘非者。則一不收一切。法界義不圓。乖此廣乘。失其遍理。
: 若圓修頓悟之機,則舉一蔽諸,無復方便。只為不入者,方便開三。乃至八萬。雖即開三。本明一道。所以金剛三昧經云。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如理者,過三苦海。

又楞伽經偈云。
有無是二邊。以為心境界。
離諸境界法。平等心寂靜。

賢劫定意經云。若復棄捐一切所有。在於所有而無所有。是曰一心。

法句經云。人壽百歲。情欣放逸。不如一日歸心空寂。

傅大士頌云。諸佛不許外求名。達本真心即為正。故知萬法歸心,則道全矣。

如庚桑子道全篇云。魯公卑辭以問之。
庚桑子曰。吾能聽視不用耳目。非易耳目之用。所告者過也。公曰。孰如是,寡人增異矣。其道若何。寡人早願聞之。
庚桑子曰。我體合於心。心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無。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雖遠際八荒之表。邇在眉睫之內。來于我者,吾必盡知之。迺不知為是我七竅手足之覺。五藏六腑心慮之所知。其自知而已矣。

何璨注云。心形泯合。神氣冥符。洞然至忘與無同體。然後心彌靜而智彌遠。神愈默而照愈彰。理極而自通。不思而玄覽。非夫至神至聖。其孰能與於此哉。斯乃靈真之要樞,重玄之妙道者也。是以內外指歸。須冥符心體。則洞照無遺矣。遂能和光萬有。體納十方。

夫言和者。非有能所二法相順名和。如古德云。凡聖各別,不得名和。心體離念。不得眾生相。法界即我。我即法界,名和。

首楞嚴經云。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斯乃能所跡消。真俗冥合。非從事行。因異而同。但了心無自他。萬法自然一體。

外書亦云。心和,即言和。言和,即言滿天下無口過。以身心和故,行滿天下無怨惡。既與萬法體和。則不共物諍。

如華手經云。

佛告舍利弗。是故菩薩發菩提心。應當觀察是心空相。舍利弗。何等是心。云何空相。
舍利弗。心名意識。即是識陰。意入,意界。心空相者,心無心相。亦無作者。
何以故。若有作者。則有彼作而此人受。若心自作。則自作自受
舍利弗。是心相空。無有作者。無使作者。若無作者。則無作相。若人戲論。是心相者。則與無礙空無相諍。若與無礙空無相諍。是人則與如來共諍。若與如來共諍。當知是人則墜深坑。是知若入宗鏡海中,已攝餘一切法門。如登法性山,悉見諸無邊境界。

如大涅槃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諸河泉池之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習如是金剛三昧。當知已為修習其餘一切三昧。

又云。譬如高山。有人登之。遠望諸方,皆悉明了。金剛定山,亦復如是。菩薩登之。遠望諸法,無不明了。故知自心,無能過者。所以教中,亦名甚深法。亦名最上乘。是以一法指南。萬途歸順。但有名字差別。終無異體別陳。

如有頌云。諸色心現時。如金銀隱起。金處異名生。與金無前後。且如金銀隱起功德之形。但有異名。金體不動。例似一心。現出凡聖之道。雖立別號。心性無生。達此名空。見法如鏡。自然息意。冥合真宗矣。

《宗鏡錄》 卷三十完

--

--

一念相應一念佛
一念相應一念佛

Written by 一念相應一念佛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淨土。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