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二十六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 : 卷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宗鏡錄》卷二十六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如上所說,妙旨難聞。云何頓斷疑心,生於圓信。
答 : 所以云難信者。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人無信者。實相之理,止在心中。無勞遠覓。近而不識。說之不信。故云難信。是以須具大信。方斷纖疑。此是難解難入之門。難省難知之法。如針鋒上,立無邊身菩薩。將藕孔中絲,懸須彌之山。不思議中不思議。絕玄妙中絕玄妙。
所以法華會上身子三請。四眾驚疑。只如五千退席之人,皆有得聖果之者。聞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開權顯實。直指自心。尚乃懷疑拂席而起。何況末法機劣之人,遮障既深。見惑尤重。情塵尚壅。欲火猶燒。而能荷檐斯大事者歟。
是以妙得其門,成佛匪離於當念。若失其旨,修因徒困於多生。唯在信心。別無方便。以是入道之原,功德之母故。所以古聖云。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會旨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
此宗鏡錄,不揀內道外道。利根鈍根。但見聞信入者。皆頓了一心,理事圓足。如圓覺經云。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脩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如華嚴經頌云。深心信解常清淨者。古釋云。與理相應。方曰深心。若昔染今淨,淨則有始。始即必終。非常淨也。信煩惱即菩提,方為常淨。由稱本性而發心故。本來是佛。更無所進。如在虛空。退至何所。慨眾生迷此。起同體大悲。悼昔不知。誓期當證。有悲,故不為無邊所寂。有智,故不為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謂真正發菩提心。
又云。信佛身名等於眾生。則知我名。如佛名也。信佛法門隨宜而立。知我妄念苦集。亦全法門。信佛意業光明遍照。則知自心無不知覺。則一切因果理事,皆眾生性有。如性非金玉,雖琢不成寶器。良以眾生,包性德而為體。約智海以為源。故須開示。
所以般若文殊分云。若知我性,即知無法。若知無法,即無境界。若無境界,即無所依。若無所依,即無所住。如是開示。如是信入。則是真實句。亦是金剛句。以無虛假及可破壞,故云爾。
如大集經云。真實句者。如一法,一切法亦如是。如一切法,一法亦如是。又云。一眾生心,一切眾生心悉皆平等。名金剛句。是知無有一法可得,名深信堅固。如金剛不可沮壞。無信心中能見佛。若有一法可信。即是邪見。一切不信,方成其信。
如般若經云。若念一切法。不念般若波羅蜜。不念一切法。則念般若波羅蜜。如是解者。可謂深達實相。善說法要矣。所以云,無一法可得,名深達實相。
如法華經偈云。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
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其數如恒沙。出現於世間。
安隱眾生故。亦說如是法。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
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
釋曰。本師以出至梵天之舌相,演真實言。放一萬八千之毫光,現希奇瑞。乃至地搖六動。天雨四華。謦欬彈指之聲,周聞十剎。百千諸佛世界,一道融通。引三世之覺王,同詮此旨。付十方之大士,共顯斯宗。
故十方諦求更無餘法。論位是最實之位。言詮乃第一之詮。可謂究竟指歸。真實行處。若但志心讀誦。靈感難思。毛孔孕紫檀之香。舌表變紅蓮之色。何況信解悟入。如說修行。供養則福過正遍知。行處則可起如來塔。有斯大事。孰不歸依。除不肖人,實難信受。
又如神力品偈云。以佛滅度後。能持是經者。諸佛皆歡喜。現無量神力。囑累是經故。讚美受持者。於無量劫中。猶故不能盡。是人之功德。無邊無有窮。如十方虛空。不可得邊際。能持是經者。則為已見我。亦見多寶佛。及諸分身者。
故知證此一毫之靈智。量逾無盡之太虛。如觀牖隙之中。遠見十方之際。現神力以囑累。恐墜斯文。發歡喜以讚揚,唯精斯旨。
今者與諸有緣信士。遇茲正教之人。自緬曩生,障深垢重。諸佛出世,不覩毫光。得廁嘉筵,親聞正法。復思夙願,微有良因。於末法中,偶斯遺教。既欣遭遇。傍愍未聞。遂乃略出要詮。遍示後學。可謂醍醐之正味,不覺不知。甘露之妙門,不問不信。如斯大失。實可驚心。
是以安樂行品云。佛告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釋曰。於在家出家四眾之中,生大慈心者。即是示如來一心方便門。慈能與樂。俱令信入。同證大般涅槃四德之樂。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者。即是外道邪見,不生正信之人。悲能拔苦。即是示如來一心解脫門。皆令悟解。永拔分段變易二死之苦。
此宗鏡錄,於後若遇有緣信心。或曉夜忘疲,精勤披覽。以悟為限,莫告劬勞。是以諸大菩薩。皆思過去波流苦海。作不利益之事。喪無數身。都無利益。又今猶處生死惡業之中。皆是過去世中,妙行不勤故。今者偶斯正典。可謂坐參。但仗三寶威神。諸佛加被。無諸難事。早得心開。普及一切法界含生,皆同此悟。即斯願矣。
須知圓宗罕遇,若芥子投於針鋒。正法難聞,猶盲龜值於木孔。若非夙熏乘種。久積善根。焉偶斯文。親得傳受。應須慶幸。荷佛慈恩。所以古人或重教輕財。則輸金若市。或忘身為法。則立雪幽庭。且金是身外之浮財。豈齊至教。命是一期之業報,曷等真詮。是故因聞般若深經以為乘種。遂得乘急。常聆妙音。可以身座肉燈,歸命供養。皮紙骨筆,繕寫受持。
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菩薩摩訶薩。於此大乘,心不懈慢,是名本戒。為護正法,以大乘水而自澡浴。是故菩薩雖現破戒,不名為緩。
止觀云。戒急乘緩者,事戒嚴急。纖毫不犯。三種觀心。了不開解。以戒急故。人天受生。或隨禪梵世,耽湎定樂。世雖有佛說法度人。而於其等全無利益。設得值遇,不能開解。震旦一國,不覺不知。舍衛三億,不聞不見。著樂諸天,及生難處,不來聽受。是此意也。
譬如繫人,或以財物求諸大力。申延日月。冀逢恩赦。在人天中,亦復如是。冀善知識化導修乘。即能得脫。若於人天不修乘者。果報若盡。還墮三途。百千佛出。終不得道。若理事俱緩者。永墜泥犁。失人天果報。神明惛塞。無得道期。迴轉沈淪。不可度脫。
故知處世俗家。拘三界獄。不求一念出離。猶如散禁之人。應須生如來家。遇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事戒理乘。雙行雙照。身律心慧。俱習俱持。以戒急故,受人天之身。以乘急故,紹祖佛之位。
如是則方諧本願。不負初心。可以上合慈風。下同悲仰。難逢良便。恐慮緣差。深勸諸賢。莫成後悔。
又我此宗鏡所錄之文。但為最上根人。不入餘眾生手。唯令佛種不斷。聞於未聞。誓報慈恩。不孤本願。若涉名利。非被此機。如古德釋華嚴教所被機。五簡非器。
一,違真非器。謂不發菩提心。不求出離。依傍此經求名求利。莊飾我人。經非彼緣。故非其器。經云。為名利說法。是為魔業。又云。不淨說法墮惡道等。
二,背正非器。謂詐現大心。偽飾邪善。近滅人天。遠違成佛。墮阿鼻獄。多劫受苦。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
三,乖實非器。謂雖不邪偽。然隨自執見以取經文。遂令超情至教,逈不入心。故成非器。地論云。聞作聞解。不得不聞。又如隨聲取義五過失等。此上三位,俱是凡愚眾生境界。經云。此經不入一切餘眾生之手。唯除菩薩。良以此經,非是眾生流轉之緣。故不入手。
四,狹劣非器。謂一切二乘無廣大心。亦非此器。經云。一切聲聞緣覺。不聞此經。何況受持。
五,守權非器。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隨自宗中修行。未滿初阿僧祇。此亦非器。經云。菩薩摩訶薩。雖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道品。若未聞此經。雖聞不信受持隨順。是等猶為假名菩薩。
問 : 瓔珞經等,十千劫修十信行滿。何故此中無量億等時,不信此經。
答 : 以彼但於行布位中,修行信等。於此圓融普賢十信,一攝一切,猶未聞信。故知不偶斯文,虛功累劫。纔聞此旨,便入圓通。但不涉前五非器之中。則永固一乘之佛種。可以手得。可以心傳。深囑後賢。無失法利。又若過去曾聞此法。未得信入。以法力所熏。方起疑心。若未曾聞。疑終不起。
如入大乘論云。薄福之人,不生於疑。能生疑者,必破諸有,是以著有眾生,皆因染習。如輕毛之不定。垢淨隨緣。猶素絲之攬色,青黃任受。悉是聞熏之力。各入三乘之門。況聞宗鏡之中。速發一乘之種。但有心者,熏皆得成。
華嚴論云。如世間一切井泉,以海為體。若人飲者,皆得海味一體無異。但隨業力而得鹹味。此經亦爾。若有大心眾生,聞持信入。便得如來法身佛性,大悲智味。闡提之人,無所堪任。然如來智性,常作生因。故知具大信根者,聞之成佛。如不信者,即是闡提。然雖不信。亦熏其種。故云如來智性,常作生因。
所以法華經偈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昔泥蛤聞法而生天。厩象聽經而悛惡。比丘戲笑而獲果。女人思惟而悟空。何況聞宗鏡中純圓頓教。
如善見律論云。
昔佛在世時。到瞻婆羅國迦羅池邊,為眾說法。時彼池中,有其一蛤。聞佛池邊說法之聲。即從池出。入草根下。聽佛說法。
時有一人,持杖放牛。見佛在坐,為眾說法。即往佛所,欲聞法故。以杖刺地。誤著蛤頭。
即便命終,生忉利天。以福報故。宮殿縱廣十二由旬。與諸天女。娛樂受樂。即乘宮殿。往至佛所。頭頂禮足。佛知故問 : 汝是何人,忽禮我足。神通光明。相好無比。照徹此間。
蛤天即以偈而答曰 : 往昔為蛤身。於水中覓食。聞佛說法聲。出至草根下。有一牧牛人。持杖來聽法。杖劖刺我頭。命終生天上。佛以蛤人所說偈。為四眾說法。是時眾中八萬四千人,皆得道跡。蛤天人得須陀洹果。含笑而去。
大智度論云。昔王不立厩於寺者。謂此王有象。可以敵國。每有怨敵。莊嚴器仗。無不剋勝。後敵國皆懼。久而無敵。遂於寺中。立厩養之。久聞僧眾禮念熏心。馴善成性。後有隣國兵眾相侵。嚴象敵之。都不肯戰。其王憂愁。慮國衰敗。智臣白王。此象久久處之精舍。見聞善事,與之化矣。可處屠坊。令常見殺。後未經久。惡心還起。畜生尚爾。況復於人近善不善,近惡不惡。故儒典中,亦令君子慎所習也。今若聞宗鏡。熏起一乘。廣大難量。善利無盡。
雜寶藏經云。佛法寬廣。濟度無涯。至心求道。無不獲果。乃至戲笑。福不唐捐。
如往昔時,有老比丘。年已朽邁。神情昏塞。見諸年少比丘。種種說法。聞說四果。心生羨尚。語少比丘言。汝等聰慧。願以四果以用與我。諸少比丘。嗤而語言。我有四果。須得好食,然後相與。時老比丘。聞其此語歡喜。即設種種餚饍。請少比丘食。共食已,更相指揮弄老比丘。語言,大德。汝在此舍一角頭坐。當與汝果。時老比丘,聞已歡喜。如語而坐。
諸少比丘,即以皮毱打其頭上,而語之言。此是須陀洹果。老比丘聞已。繫念不散。即獲初果。
諸少比丘,復弄之言。雖與汝須陀洹果。然其故有七生七死。更移一角。次當與汝斯陀含果。時老比丘,獲初果故。心轉增進。即復移坐。諸少比丘。復以毱打頭而語之言。與汝二果。時老比丘,益加專念。即證二果。
諸少比丘,復弄之言。汝今已得斯陀含果。猶有往來生死之難。汝更移坐。我當與汝阿那含果。時老比丘,如言移坐。
諸少比丘。復以毱打而語之言。我今與汝第三之果。時老比丘,聞已歡喜。倍加至心。即時復證阿那含果。
諸少比丘,復弄之言。汝今已得不還之果。然故於色無色界,受有漏身。無常遷壞。念念是苦。汝更移坐。次當與汝阿羅漢果。時老比丘,如語移坐。
諸少比丘,復以皮毱撩打其頭,而語之言。我今與汝彼第四果。時老比丘,一心思惟。即證阿羅漢果。得四果已,甚大歡喜。設諸餚饍。種種香華。獻諸比丘,報其恩德。與少比丘。共論道品無漏功德。諸少比丘發言滯塞。時老比丘,方語之言。我已證得阿羅漢果已。
諸少比丘,聞其此音。咸皆謝悔先戲弄罪。是故行人,宜應念善。乃至戲弄猶獲實報。況至心也。
又雜寶藏經云。
昔有一女。聰明智慧。深信三寶。常於僧次。請一比丘就舍供養。後時便有一老比丘。次到其舍。年老根鈍。素無知曉。齋食訖已。女人至心求請說法。敷坐頭前。閉目靜坐。
比丘自知不解說法。趣其泯眼。棄走還寺。然此女人。至心思惟有為之法。無常苦空。不得自在。深心觀察。即時獲得須陀洹果。既得果已。向寺求覓。欲報其恩。然此比丘。自審知棄他逃走。倍生慚恥。轉復藏避。而此女人。苦求不已。方自出現。
女人見已。具說蒙得道果因緣。齎供報恩。老比丘聞。甚大慚愧。深自剋責。亦復獲得須陀洹果。
是故行者,應當至心精誠求法。若至心者。所求必證。
如上所獲聖果。豈有前人為說深妙法耶。皆是自悟,從心所證。可驗宗鏡,達者無疑。
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
佛言。我今演說心地妙法。引導眾生。令入佛智。如是妙法。諸佛如來過無量劫。時乃說之。乃至以是因緣。難見難聞菩提正道,心地法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妙法。一經於耳。須臾之頃。攝念觀心。熏成無上大菩提種。不久當坐菩提樹王。金剛寶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華嚴十地品云。金剛藏菩薩云。佛子。此集一切種一切智功德菩薩行法門品。若諸眾生不種善根。不可得聞。解脫月菩薩言。聞此法門,得幾所福。金剛藏菩薩言。如一切智所集福德。聞此法門,福德如是。何以故。非不聞此功德法門。而能信解受持讀誦。何況精進如說修行。是故當知,要得聞此集一切智功德法門。乃能信解受持修習。然後至於一切智地。
故知若不聞此不思議廣大威德圓頓法門。何由修行,速證究竟一乘,常樂我淨大涅槃果。以眾生處不定聚中,聞小修小。遇權習權。不偶斯文。俱成大失。
今所集者,所益弘多。設聞而不修,亦成其種。何況聞思修者。如先德云。如今若要直會。但不取一切相即得。更無別語。佛是自心義。亦名為道。亦云覺義。覺是靈覺之性。只今自鑒照語言。應機接物。揚眉動目。運手動足。皆是自靈覺之性。亦是心。心即道。道即佛。佛即是禪。禪之一字,非凡所測。若知諸法從心生。即不應執。執即不知。若不見本性。十二分教則為虛設。故知因教明心。何執文義。
又教從心生。心由教立。離心無教。離教無心。豈心外別有教而可執乎。所以唯識疏云。若頓教門,大不由小起。即無三時前後次第。即華嚴經中。說唯一心,是初成道竟最初一說。
又云。諸愚夫類從無始來,虛妄分別因緣力故。執離心外,定有真實能取所取。如來大悲。以甘露法授彼令服。斷妄狂心。棄執空有。證真了義。華嚴等中,說一切法皆唯有識。所以佛證唯識,說一心經。令依修學。釋云。天親造頌。成立佛經。令諸學者,了知萬法皆不離心。即大乘中道義理顯矣。是知圓中之信。此信難成。
如起信鈔問云 : 此信若言本有。眾生何故沈迷。如其本無。憑何發起。
答 : 此信本來非有非無。以非有故,眾生沈迷。以非無故,遇緣即起。若言定無,發起何物。若言定有,何假因緣。然上所述,是約迷悟因緣說。若論此信,須不信一切法,乃能成信。亦不是非有非無。何者。以眾生不覺。似迷非迷。真性不沈。故即不是非有。以一念復本。似悟非悟。不從新得。故不是非無。
故云自心起信。還信自心。又何故此心難信。以如來本覺體。即眾生心。諸佛菩薩不能見。如來本覺體,離見相故。當知眾生心綿密,亦不可見。大品經云。佛觀眾生心。五眼不能見。無自他能所相故。
昔人詩云。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又云。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是以宗鏡深旨。一心妙門。非大智而不能觀。匪大根而不能信。觀之即齊佛智。信之即入圓通。但懇志無疑。決取成辦。
如管子云。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源之下,無所不入。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不遠。利在前也。漁人入海。海水百仞。衝波迸流。宿夜不出。利在水也。此乃世間勤苦,求利之志耳。如或堅求至道。曉夕忘疲。不向外求。虛襟澄慮。密室靜坐。端拱寧神。利在心也。如利之所在。求無不獲。況道之在心。信無不得矣。
故知訓格之言,不得暫捨。可以鏤於骨。書於紳。染于神。熏于識。所以楚莊輕千乘之國,而重申叔一言。范獻賤萬畝之田。以貴舟人片說。此乃成家立國。尚輕珍重言。況宗鏡中,言下契無生。聞之成大道。寧容輕慢乎。
問 : 一心具實性,凡聖是虛名者。云何作凡之時,熾然繫縛諸有。證聖之日,豁爾解脫真空。乃知不唯但名。的有其事。
答 : 雖有其事。如同夢中之事。設有其名,皆非得物之名。故知夢覺俱虛。名體雙寂。
如淨名私記云。法相如是。豈可說乎。若說,則言有一法可得。存法作解。還是生死業。今時只欲令眾生除一切見。此中見無別義。亦無巧釋。如人夜夢,種種所見。比至覺時,總無一物。今亦爾。虛妄夢中,言有萬法。若悟其性,畢竟無一物可得。此中亦無能說能示。亦無能聞能得。是以異生非墮凡夫地,迷處全空。諸佛不證真如門,悟時無得。則不見有一法可斷,無生死所出之門。不見有一法可成,無菩提能入之路。
思益經云。諸佛出世,不為令眾生出生死入涅槃。但為度生死涅槃之二見耳。
現寶藏經云。
文殊師利言。大德迦葉。如人熱病。是人種種妄有所說。是中寧有天鬼持耶。有大明醫。飲彼人酥。熱病即愈。止不妄說。是中頗有天鬼去不。答言,不也。乃至世間如是顛倒熱病。無我我想。住我想已。流轉生死。
是故如來出現於世。隨彼形色應解法門。知解我想。斷於顛倒。為彼眾生而演說法。既聞法已。除一切想。無所執著。知解想已。越度諸流。到於彼岸。名為涅槃。是中頗有我及眾生,壽命養育,人及丈夫,可涅槃者不。答言,無也。
文殊言。為是利故,如來出世,但為顯示平等相故。不為生,不為滅,但為解知煩惱不實。
釋曰。如來出世,但為顯示平等相者。夫執妄苦而求離。望聖量而欲修。皆是妄我施為。情識分別。是以大雄垂跡。但示正宗。破妄我而顯真我之門。斥情識而歸淨識之道。真我淨識。即平等相。以淨識絕分別。真我無執情。絕分別。故差別自亡。無執情,故平等自現。
首楞嚴經云。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大般若經云。佛言,善現。一切法皆以無起無作為趣。諸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趣,不可超越。何以故。無起無作中,趣與非趣。不可得故。
大集經云。佛言,若有菩薩。成就自然慧。方便而求菩提。於此五陰中,為如實覺故。求於菩提。是菩薩知色無常。而行布施。乃至受想行識亦如是。
知識無常。應行布施。知識苦。知識無我。知識鈍。知識無智。知識如幻。知識如野馬。知識如水中月。知識如夢。知識如影。知識如響。知識如旋火輪。知識無我。知識無眾生。知識無命。知識無人。知識無主。知識無養。知識如空。知識無相。知識無願。知識無作。知識無生。知識無起。知識無出。知識無形。知識寂靜。知識離。知識無終。知識無成。知識與虛空等。乃至知識如涅槃性。而行布施。
菩薩如是行施時。以施離故,知識亦離。以識離故。知施亦離。以識施離故,知願亦離。以願離故,知識施願亦離。以識施願離故,知菩提亦離。以菩提離故,知識施願離,而知一切法同菩提性。
善男子。是為菩薩出世間檀波羅蜜。是知識空故。一切凡聖萬法皆空。以了此空故,方能行無上菩提。具足十波羅蜜。則悲智圓滿。二利無虧。具此悲智,何所為耶。佛種不斷故。佛種不斷,有何相耶。謂成三德。救護眾生,成就恩德。永斷煩惱,成於斷德。了知諸行,成於智德。
是以入此宗鏡,動止唯心。更無一法而能破壞。如大虛空藏所問經云。譬如有情,於空中行。而彼虛空無有破壞。如是一切有情,於真如中行。而彼真如無有斷壞。菩薩如是。由以智故。於色於法,以真如印之。不於真如間斷破壞。是為菩薩以如來印,印於真如。不間斷善巧智故。
問 : 歸命三寶。是仗他勝緣。四諦法門,依真俗二境。乃至三乘三藏。六度六通。三十七品助道之門。十八不共果位之法。云何總歸一心正義。而悉圓通。
答 : 諸聖以無為而得名。圓修以無作而成行。不分別諸境,是真調伏心。了一切法空,則常在三昧。
超日三昧經云。知色心空。得佛何難。斯之謂矣。故知一切諸法,未有不由心者。心攝一切。如如意珠,無不具足。且論三寶。義廣恒沙。今依古德,約五教門,略論同別二種三寶。
一約觀別論三寶者。
一小乘。以妄心即空為佛寶。寂滅為法寶。無諍為僧寶。
二大乘初教。妄心不可得為佛寶。離思惟為法寶。無我為僧寶。
三終教。妄心無自性,無礙自在為佛寶。以是寥廓名法寶。以無所求為僧寶。
四頓教。以妄心本無生為佛寶。絕念為法寶。無分別為僧寶。
五一乘圓教。以妄心起無初相不動為佛寶。以無非是為法寶。以無非是為僧寶。
二同體三寶者。
一小乘。約立事就義門。以末歸本故。佛體上覺照義邊為佛寶。軌則義邊為法寶。違諍過盡為僧寶。
二初教。約會事從理門。以能見三寶差別相即平等故。以真空為佛寶。此空離自他為法寶。此離無二為僧寶。
三終教。約理事融顯門。以即事中有理。理中有事故。以本覺為佛寶。恒沙性德為法寶。性德不二為僧寶。
四頓教。約絕相理實門。以三寶無為相與虛空等故為佛。佛即是法。法即是僧。
五圓教。約融通無礙門。以法界諸法,無不是寶故。以覺故,約義而論皆佛寶。軌則而言,無非是法。和合而言,無不是僧。是以不動真心,成一體三寶。雖約機開五教。隨智各不同。然不離一心門。而分同別理。
所以教中,但云自歸依佛等。終不云歸依於他。故云自性不歸。無所歸處。夫歸者,是還原義。眾生六根。從一心起。既背自原。馳散六塵。今舉命根總攝六情。還歸其本一心之原。故曰歸命一心,即具三寶。夫一體三寶者,只是一心。心性自能覺照即佛寶。心體本自性離名法寶。心體無二即僧寶。
思益經云。知法名為佛。知離名為法。知無為名僧。是菩薩遍行。知法名為佛者,即是真佛法身如來。佛即是法故,法即是佛。亦猶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次應問言,法即是佛。於義已解。何者是法。故次句云,離即是法。以一切法本性離故。心體離念即是覺故。
次應問言,法本自離。則無所修。何得有僧。次解云,知無為名僧。無為即法,法本自離。由知無為,故得成僧。
故大品經云。由知諸法空,分別須菩提等。故大般若經云。般若甚深,知一切法本性離故。又文殊云。如佛世尊,堪受供養。以於一切法覺實性故。
是故經云。如實覺一切法,名為大捨。釋曰。於一切法見心自性。即是如實究竟之覺。即是頓成佛義。三寶常現世間義。真實慈義。同體悲義。大喜捨義。具足檀波羅蜜義。一切願行成就義。
又璨大師問可大師曰 : 但見和尚即知是僧。未審何者是佛。云何為法。
答曰 : 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汝知之乎。若有不信如上所引祖佛誠言,一體三寶歸依自心之旨。不唯後果永墮泥犁。亦乃現受人間華報。
如大涅槃經云。佛告迦葉菩薩。
善男子。汝今不應如諸聲聞凡夫人分別三寶。於此大乘,無有三歸分別之相。所以者何。於佛性中,即有法僧。為欲化度聲聞凡夫故。分別說三歸異相。又云。若有不識三寶常存。以是因緣,脣口乾燋。如人口爽。不知甜苦辛醋鹹淡,六味差別。一切眾生,愚癡無智。不識三寶是長存法。是故名為脣口乾燋。
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不知如來是常住者。當知是人則為生盲。若知如來是常住者。如是之人,雖有肉眼。我說是等名為天眼。又若決定直心信伏,入宗鏡中。於剎那間,念念見一心三寶,常現世間。或障重遮深。任經塵劫,終不省信。尚不聞三寶之名。豈遇一真之道。
如法華經偈云。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乃至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故知親見佛親聞法人難得。阿難二十年為佛侍者。尚不見佛面。唯觀救世者。輪迴六趣中。又但與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
如大寶積經云。實行沙門。以正法身,尚不見佛。何況形色以空遠離,尚不見法。何況貪著音聲言語。以無為法,尚不見僧。何況當見有和合眾。
又舍利弗,問諸比丘。汝等從何聞法。答。無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從是聞法。
又問。汝等為誰弟子。答。無得無知者,是彼弟子。是以悟者方知。非言所示。
又心為苦實際,名苦諦。心性無和合,名集諦。心本寂滅,名滅諦。心本圓通,名道諦。觀心空,出聲聞乘。觀心假,出菩薩乘。觀心中,出諸佛乘。觀實相心,非色非心。不同頑礙,故非色。不同受等妄情分別,故非心。非色非心。以為戒體,出律藏。廣博嚴淨經云。若能持此經。具足一切戒。
金剛三昧經,明悟本覺者。佛言,如是之人。不存二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雖無法服。雖不具戒。能以自心無為自恣而獲聖果。
大寶積經云。文殊師利言。一切諸法,畢竟寂滅。心寂滅故,名究竟毘尼。又云。若不得心,則不念戒。若不念戒,則不思慧。若不思慧,則無復起一切疑惑。既無疑惑,則不持戒。若不持戒,是則名為真持戒也。文殊師利所問經云。若以心,分別男女非男非女等。是菩薩犯波羅夷。菩薩瓔珞本業經云。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
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一者如來一切心法,金剛自性。本來清淨,畢竟寂滅。菩薩若於大乘性中,能持十重戒者。覺心真淨。了見心性無染無著。是故菩薩能持十重戒者,是則名為不壞毘尼。又一切善惡等法,可軌可持,出經藏。觀心能研妙義,出論藏。是以檀因心捨,圓清淨之施門。戒因心持,成自性之淨律。辱因心受,具無生之大忍。進因心作,備牢強之進門。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則禪因心發。般若靈鑒。窮幽洞微,則智從心起。即六度門。
故經云。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何者。經云。無可與者,名為布施。豈心外有法,可住相耶。經偈云。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倒。寧執事法分持犯耶。經云。忍者,於一剎那盡一切相,及諸所緣。
又云。何謂菩薩能行忍辱。佛言。見心相念念滅。豈可伏捺自心。對治前境。而為忍受耶。經偈云。若能心不起。精進無有涯。
又云。何謂菩薩能行精進。佛言。求心不可得。寧著有為,妄興勞慮耶。經云。不見心相。名為正定。豈避喧雜。而守靜塵耶。
經云。不求諸法性相因緣。是名正慧。寧外徇文言強生知解耶。是知心外見法。盡名外道。故經云。外道樂諸見。若直了自心,則不為諸見所動。
如經云。菩薩無所見者,即無所有。無所有者,即一切法。夫言無所見者。非是離一切法,云無所見。即見一切法,而無所見。以無所有,即一切法。一切法,即無所有故。首楞嚴經云。法法何狀。
所以經頌云。若能除眼翳。捨離於色想。不見於諸法。則得見如來。大足法師,臨終題壁偈云。實相言思取。真如絕見聞。此是安安處。異學但云云。
《宗鏡錄》 卷二十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