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集 第十二大門

釋道綽撰 — 同歸向淨國,皆共成佛道

印光大師在「復鄧伯誠居士書」中,告訴我們專心念佛之法,就是要把死字貼到額頭上,掛到眉毛上才行。唐朝的道綽禪師,原本講敷涅槃經,後來到石壁的玄中寺,讀了曇鸞碑之後,大有所感,從此以後,不再講說涅槃經,而專門念佛,一生中講了觀無量壽佛經二百多遍。在這二卷「安樂集」中,道綽禪師分十二大門,引用大乘經文,來勸大家相信淨土法門,並求生淨土。

安樂集 十二大門 :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

第十二大門本文:

第十二大門中有一番,就十往生經為證勸往生也。如佛說生阿彌陀佛國,為諸大眾說觀身正念解脫。

十往生經云,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觀身之法,其事云何?唯願說之。」

佛告阿難:「夫觀身之法,不觀東西,不觀南北,不觀四維上下,不觀虛空,不觀外緣,不觀內緣,不觀身色,不觀色聲,不觀色像,唯觀無緣,是為正真觀身之法。除是觀身,十方諦求,在在處處,更無別法而得解脫。」

佛復告阿難:「但自觀身,善力自然,正念自然,解脫自然。何以故?譬如有人,精進直心得正解脫。如是之人,不求解脫,解脫自至。」

阿難復白佛言:「世尊,世間眾生,若有如是正念解脫,應無一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也。」

佛告阿難:「世間眾生不得解脫,何以故?一切眾生皆由多虛少實,無一正念,以是因緣,地獄者多,解脫者少。譬如有人,於自父母及以師僧,外現孝順,內懷不孝。外現精進,內懷不實。如是惡人,報雖未至,三塗不遠。無有正念,不得解脫。」

阿難復白佛言:「若如是者,更修何善根,得正解脫?」

佛告阿難:「汝今善聽,吾今為汝說。有十往生法,可得解脫,云何為十?

「一者、觀身正念,常懷歡喜,以飲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阿彌陀佛國。

「二者、正念以甘妙良藥,施一病比丘及一切眾生,往生阿彌陀佛國。

「三者、正念不害一生命,慈悲於一切,往生阿彌陀佛國。

「四者、正念從師所受戒,淨慧修梵行,心常懷歡喜,往生阿彌陀佛國。

「五者、正念孝順於父母,敬奉於師長,不起憍慢心,往生阿彌陀佛國。

「六者、正念往詣於僧房,恭敬於塔寺,聞法解一義,往生阿彌陀佛國。

「七者、正念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戒齋,不破一,往生阿彌陀佛國。

「八者、正念若能齋月齋日中,遠離於房舍,常詣於善師,往生阿彌陀佛國。

「九者、正念常能持淨戒,勤修於禪定,護法不惡口,若能如是行,往生阿彌陀佛國。

「十者、正念若於無上道,不起誹謗心,精進持淨戒,復教無智者。流布是經法,教化無量眾生。如是諸人等,悉皆得往生。」

專心念佛 求生淨土
專心念佛 求生淨土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山海慧,白佛言:「世尊,彼阿彌陀國,有何妙樂勝事,一切眾生皆願往生彼?」

佛告山海慧菩薩:「汝今應當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觀阿彌陀佛國,願見阿彌陀佛。」爾時一切大眾,亦皆起立合掌,共觀阿彌陀佛。

爾時阿彌陀佛,現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薩身。

爾時山海慧菩薩等,即見阿彌陀佛國土,所有莊嚴妙好之事,皆悉七寶。七寶山,七寶國土,水鳥樹林,常吐法音,彼國日日常轉法輪。彼國人民不習外事,正習內事,口說方等語,耳聽方等聲,心解方等義。

爾時山海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睹見彼國,勝妙利益不可思議。我今願一切眾生悉皆往生,然後我等亦願生彼國。」

佛記之曰:「正觀正念得正解脫,皆悉生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愛樂是經,勸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若有如是等人,我從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常令是人無病無惱。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臥,無問晝夜,常得安隱。」

山海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頂受尊教,不敢有疑。然世有眾生,多有誹謗不信是經,如是之人於後云何?」

佛告山海慧菩薩:「於後閻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見有讀誦是經者,或相瞋恚,心懷誹謗。由是謗正法故,是人現身之中,來致諸惡重病,身根不具,聾盲瘖啞,水腫鬼魅,坐臥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或乃致死墮於地獄,八萬劫中,受大苦惱。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久後得出,在牛馬豬羊,為人所殺,受大極苦。後得為人,常生下處,百千萬世,不得自在,永不聞三寶名字。是故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

撰集流通德,普施於一切,先發菩提心,同歸向淨國,皆共成佛道。

二卷「安樂集」終

--

--

一念相應一念佛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