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修捷要報恩談 (十四) 始覺合本

願此三十二拜文 ‧ 久住於世 ‧ 令有緣眾生 ‧ 深信受持 ‧ 正念念佛

淨修捷要夏蓮居老居士 著
淨修捷要報恩談黃念祖居士 講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淨修捷要報恩談》第十四拜 始覺合本

《拜文》【一心觀禮,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託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故知正遍知海,雖入眾生心想,寂光真淨,不涉一切情計,微妙難思,絕待圓融,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一心觀禮,無量光壽,是我本覺」,這就是講的「三覺」。三覺是本覺、始覺、究竟覺。人人都有個「本覺」,一切衆生也都有本覺,但是衆生因爲他迷了,他成了衆生了,就「不覺」。

衆生是「不覺」,他沒有覺悟。雖然他本覺是跟佛一樣,但現在他完全就爲追逐聲啊、香啊,這種享受,世間這個情欲、欲望、物欲,物質的這些刺激,他爲這個所糾結,沾污了他的身心,他就不覺了。

人人都有「本覺」,但是現在是迷了,有無明啊,由於妄動,心中妄動就有了無明,有了無明之後,沾染越來越深,以至完全變成不覺了。現在衆生是這個樣子,人還是好的,還有衆生更愚癡的,也有更殘酷的,互相就是殺啊。

那怎麽能夠「恢復本來」呢?本覺人人都有,但是他不覺,不覺之中怎麽才能夠恢復本來?就要靠「始覺」,開始的覺悟。你有始覺你才可能收復失地,還我山河,才能夠徹底。

那麽有了始覺之後,是不是就可以了呢?你始覺要合乎本覺,所以很要緊的是「始覺合本」,你的始覺要合乎你的本覺,這樣達到「究竟覺」,這才是成佛了,真正的成佛了,不再迷了。

雖然現在我們等於……,反正這個譬喻,沒有一個譬喻能夠是從各個方面都恰當的。用鑛作個譬喻,就是恢復成佛之後不再迷了。我們雖然有本覺,就好像鑛裏頭有金子,你(必須)鍛煉了之後,煉成了金,這個成功了,那就是「究竟覺」,這個成功之後,你這個金子不會再變成鑛了,這個大家可以放心。

無量光壽,是我本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就是我們的本覺。怎麽算始覺呢?我們起了心,發起了這個心來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才叫做始覺。

所以一般的你信了佛,還不足夠完全能夠稱爲始覺,這個念佛是很重要啊。十地菩薩,每地菩薩都不離念佛,所以不管你修什麽,你必須在你起心念佛之後,才是真正的始覺。從不覺,你就要開始結束你那個不覺了,趨向究竟覺了。你要産生始覺,産生始覺就是要靠念佛呀。

託彼依正.顯我自心」這八個字好啊!我們借託,要靠,就是託靠,借託,要靠這個彼土,就是「託彼」,彼土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依報和正報,依報,就是國土,黃金爲地,泉池交流,宮殿,種種的莊嚴,依報。正報就是佛菩薩大衆,這都是正報。我們要假託、要依靠彼土極樂世界這個正報佛菩薩、依報種種的莊嚴,來顯明我自己的本心。所以我們這麽講,要觀想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什麽什麽功德,這一切一切,都是幫助來顯明我們自己的本心。

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我老念佛,我這不就叫始覺了嘛?我所念的是什麽呢?念的南無阿彌陀佛,那就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我所念的就是本覺,因此,我始覺所念的就是本覺,我始覺不就是沒有離開本覺嗎?這不就是「始覺合本」嗎?所以産生始覺,還得要始覺合於這個本覺,這樣才「直趨覺路」,直捷走上究竟覺的覺路。

所以佛是三覺圓滿,本覺、始覺、究竟覺都圓滿了就是佛。

咱們現在很榮幸的,是在本覺要出生始覺,「要念佛了,這個是始覺」,只要你這個始覺不離開你這個本覺,老念,就直趨覺悟之路了。那麽假定是最殊勝的(情況),即生就「證無生法忍」。

有這樣的,晋朝有一個窮人,生活很苦,知道這個法門,他就拚命念佛,發了大菩提心,結果佛就現身給他說法,他就現生證了無生法忍,就成菩薩了。他後來往生之後,七次到世界來,世界上的人都不知道,直到清朝的時候,在乩壇上才把這個事兒說出來,說了很多開示。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韋提希夫人,《觀經》,兒子太壞了,兒子要殺父親,(不許給他東西吃,要餓死他),她要去救丈夫,就只好把果醬什麽這些東西塗在身上去見丈夫,丈夫就吃她這些東西就活命。後來兒子說「這個老東西怎麽這麽些天不死呀」,別人說「皇太后來看他給帶東西」。兒子就要殺母親。宰相說「我不幹了,自古有殺父之國王,還沒有殺母的國王,我不給這樣的皇帝當宰相」,(所以)他才沒有殺。皇后很苦就求佛,佛就來了,給她說法,也讓她見到極樂世界,她當時就「證無生法忍」。這兒子太壞了。

所以我們這個念佛,不是只有在往生、臨終,不過絕大多數是如此,要在臨終才能顯現,極特殊的,你可以證到事一心,那見思惑就斷了,可以證到理一心,就破無明了。

破無明有四十幾個層次,《華嚴》是從十住、十行、十向,每一個都是十,三十個位次,這是三賢。(從)初住起就開始破無明,裏頭有三十個位次,到初地那又十個位次,然後等覺、妙覺,最後一分無明破盡才成佛。

所以破無明也不是一下子,說破了無明的人就應該都是一樣,那很不一樣!還有四十多個不同的情况,一層一層的。就好像我們一個銅東西,(把它擦一)擦,露出一點本來的銅的光,那就你可高興了,你認爲你是擦得出來的,但這個擦的過程,那還要慢慢、慢慢的,中間還有四十多個位次。所以我們只要是「究竟覺」,那就全部擦乾淨了,全部「無明破盡」了。

「始本不離」就「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暫爾,這麽短的時間,你這個本覺不去趨始,始覺和本覺分家了,相違就是分家了,彼此相背,沒有去合本覺,就馬上墮落在無明裏頭了。無明就是不覺了,就是迷了。所以我們要成就的話,就要破這四十多品無明。

在修行過程之中,我們這個修行就是(要破除),要行和解並重。這個「解而不行,增長邪見。」我只是去研究,看了很多書,懂得很多東西,到處給人講,而並沒有按佛所說的去做,這叫做「解而不行」。「解而不行」你所進步,所增長的是什麽?只是一些邪見,那並不是正見。

「行而不解」,有的人就只知道念,什麽也不懂,這個什麽都不懂很危險啊。很多人念佛,他說我念一句佛,死後多個元寶,他的願就是死後多元寶,因此他就不能往生,將來就是滿他的願,他的元寶多一些。佛都不勉强你,那是你的心願,除非他放棄了他這個,他不放棄,(就)老是這個樣子。

我曾在居士林碰見一個人,他說,我沒有什麽,我的心願就是我念這一切,他(就要)什麽誰死了,讓他能得到好處。又比方我這個大舍妹,她就說:「我只要求我死的時候好一點兒」,因爲她看見我母親和我岳母死得很平安,而她自己的婆母和公公死得很痛苦,所以她說「我就是求這個」。她說:「往生?那我還有希望?沒有希望。」這種人很多啊!所以就是「行而不解,增長無明」啊。

我們要破無明,你只是去修,你不理解,你長的是無明。所以我們要「行解相資」,是很重要的。所以《淨修捷要》就有這個好處,我們很快的能夠深入了解佛教一個綱領,有了綱領就好辦了。然後以這個爲核心,再進一步的隨緣去「行解相資」,相互促進。

「故知正遍知海,雖入衆生心想」。《觀經》上有這個話呀,諸佛的法性身,「遍入一切衆生心想」,後來又說「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所以我們就知道「正遍知」,正遍知是佛的十號之一,「遍」,無所不知,正知,這個正遍知,所知者如海,這個「正遍知海」就進入到一切衆生的起心動念。

不但是佛,觀世音菩薩都是如此。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一步一步的打破「能所」,最後什麽都沒有,就只有「滅」,「滅」也要滅掉,「生滅滅已」,生滅這個「滅」,連「滅」也滅了,就寂滅了,「寂滅現前」。寂滅現前,不是斷滅的,忽然得兩種殊勝。在這生滅滅了之後得兩種殊勝:「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跟一切佛同一的慈力,可以去救度;「下共與一切衆生同一悲仰」,和一切衆生同一個心,在那兒求佛加被。所以「心、佛、衆生三無差別」,觀世音菩薩發心,就是發了這個心,證的果也是如此,就是跟十方諸佛同一慈力,和一切衆生同一悲仰。

所以衆生如果求救,觀世音菩薩馬上就可以解決。因爲什麽?感應了,馬上就知道了,同你的悲仰,但是他又同一慈力,有如來的慈力,慈力就到你身上了。所以這個「尋聲救苦」,念觀音靈驗得救的人,多到不可說,現在還是多得很哪!

「正遍知海,雖入衆生心想」。可是大家要知道,寂光啊,常寂光土是真實的淨土,他不牽涉一點點的咱們這個「情」和「計」。衆生是情想,都是一些考慮、計算。

不牽涉一絲一毫的情計;《楞嚴經》說,「情」和「想」,人類的情想居中;「情」要再多,畜生、鬼;「想」要多就是天界。「想」,理想,不是這種……,所以我常說,感情要符合理想。佛法就是說,「純情則墮」(《大佛頂首楞嚴經》:「純情即沈。入阿鼻獄。」),純情就墮落了,情越多就往下走了。「純想」,這個「想」就離開情和情的對面,說理想還不大夠,是「純想即飛」,就是不牽涉這些情啊。我們一切追求物欲,追求名利,眷屬、兒女種種的感情,都在這個「情」字裏頭。

因爲你這個「情」就有所私了,有所私就不可能是大公,就沒有那個普遍的心。你只是在這個有,所以是「有緣慈」;佛是「無緣慈,同體悲」。

「有緣慈」,你跟我有緣,我們是這個因緣,所以我對你好,我願意幫助你,而這個善心就不算十分偉大了,但總之還是好事,這是有緣慈。

佛是「無緣慈」,不是靠這個因緣的,我同等都要救度;「同體悲」,任何一個衆生就都是我身上的本體,他的病就是我的病,所以佛菩薩是偉大的,「不涉一切情計」。這些情計,衆生,這些屬於「情計」,就比情還要什麽一些,因爲他總是要考慮,(比如)我修法,我修的怎麽樣,這麽好不好?今天修的殊勝不殊勝?總是在那兒計算,總在那兒有所求、有所等待,這就有爲,就限於「有爲」了。

只有真正到了寂光真實淨土,這個法身的境界,不牽涉一切情計啊。這個寂光,佛雖然入到衆生心想,可是佛並不牽扯到我們這些東西,他這囉囉嗦嗦都帶到佛的「正遍知海」裏頭,他一點都不牽扯這些,是真實的清淨。因此,我們如果要成就正遍知海,同樣的也是應該「不涉一切情計」。

所以這老實念就是這樣,在念的時候,一切不考慮,就是這一句,就是這麽一句跟一句的念。我常說,你就是能這麽念的時候就一切都不換了,譬如說見佛、見光,都不能拿我這一句清清淨淨在念,來跟他做交易去換,這個要堅持啊,「不涉一切情計」。

「微妙難思」,這個事情是非常微妙的,妙到了更加深入,更加細緻。所以有時候我們用顯微鏡,它太小了,你看不見,是不是?它很「微」呀,然而這裏頭還是有許多的事情,所以拿這個來形容「妙」。這個「妙」不是你(肉眼所觀察到的),很粗,你能發覺的(很有限),你要借助於儀器才能知道。所以「始覺合本,託彼依正,顯我自心」,這一切都是「微妙」。「難思」,是難思之法,不是我們很簡單的,用我們現在這個頭腦去思考,能把它想通的啊。

那現在我們要求什麽呢?我們先要求能夠理解是更好,首先要去仰信。因爲我剛才說了,這個《淨修捷要》有的是哪部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裏的話,哪部經的話,都是佛所說的嘛,我們接受這是佛所說的,那麽我們應當知道它必然是正確的。但現在有些我已經接受了,有些還不能接受,但是我可以讓大家放心,今天不能接受不要緊,你只要老念老念,你都會接受,都會一天比一天明白的,自然自然就會明白,不一定要請人家講,你只要老反覆的看來看去,或者念來念去,你就變了,所以這就是佛恩,佛法的殊勝也就在此。

絕待圓融」,這一切是沒有對待的;一有對待就是「二」,就是矛盾哪,也就是我們世間了,這個是離開對待了,不是對待的法。沒有對待法,你還比較什麽?所以本來是絕待的,是圓融的,是彼此沒有妨礙的。

對於這個「圓融」和「不圓融」我們可以做一個比方。比方那個水,你可以往什麽樣的容器倒進去,它都是恰當的,都很合適;同樣的水,電冰箱裏頭凍成一塊冰,這塊冰,你擱在什麽容器裏它都不合適,有的擱不進去,有的擱得進去也不恰好。那麽這個水它就是「圓融」,這個冰它就「不圓融」了。那這個冰和水的差別在哪兒?它就是多一點寒氣,它凝結了,若去掉了這個使它凝結的這點兒寒,它就是水了。也就是這樣,所以(佛法的)這些是絕待的圓融。

>> 續下一頁 : 第十五拜 接引往生

回向發願

念佛既畢。即云 :

弟子(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
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亦不顛倒。如入禪定。
佛及眾聖。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
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

--

一念相應一念佛
一念相應一念佛

Written by 一念相應一念佛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淨土。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