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真信文 ‧ 截流大師

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

截流大師簡介 — 摘錄自《淨土聖賢錄》

行策,字截流,姓蔣。父全昌,宜興老儒也,與憨山清公為友。憨山既示寂之三年,為天啟六年,一夕,全昌夢憨山入室而生子,因名之曰夢憨。及長,父母相繼逝,發出世志。年二十三,投武林理安寺箬庵問公出家。脅不至席者五年,頓徹法原。問公化去,策住報恩寺,遇同參息庵瑛師,勸修淨業。又遇錢塘樵石法師,引閱台教。乃同入淨室,修法華三昧,宿慧頓通,窮徹教髓。康熙二年,結庵於杭州法華山西溪河渚間,專修淨業,因名所居曰蓮庵。九年,住虞山普仁院,倡興蓮社,學者翕然宗之。

佛號梵唄 :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勸發真信文》

~ 淨宗十祖 截流大師

念佛三昧。其來尚矣。自遠祖崛起廬山。肇興蓮社。六時淨行。遂成千古芳規。雖日功高易進。乃末世行人。罕獲靈驗。良由信願不專。未能導其善行。以要歸淨土故也。

今既廣邀善侶。同修淨因。若非諦審發心。那知出苦要道。凡我同人與斯法會者。須具真實信心。苟無真信。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祇是世間善人報生善處受樂。當受樂時即造業。既造業已必墮苦。正眼觀之。較他一闡提旃陀羅輩。僅差一間耳。如是信心豈為真實。

所謂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我雖昏迷倒惑。覺性未曾失。我雖積劫輪轉。覺性未曾動。故曰莫輕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

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彌陀是究竟佛。性雖無二。位乃天淵。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流轉。受苦無量。所謂法身流轉五道。不名為佛。名為眾生矣。

三要信得我雖障深業重。久居苦域。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剎之外。是我心內之佛。既是心性無二。自然感應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應。如磁石吸鐵。無可疑者。所謂佛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也。

具如上真信者。雖一毫之善一塵之福。皆可迴向西方。莊嚴淨土。何況持齋秉戒。放生布施。讀誦大乘。供養三寶。種種善行。豈不足充淨土資糧。唯其信處不真。遂乃淪於有漏。

故今修行別無要術。但於二六時中。加此三種真信。則一切行履。無煩改轍矣。倘欲捨此度門。別商元妙工夫。則諸方宗匠如林。剎竿相望。正可隨處問津。不須投足茲社。若果名心永盡。素願攸同。時節因緣。幸常集會。依稀蓮漏。仿佛籃輿。今古如斯。遺風未泯。庶他生為親近之津梁。即此世為助發之資具。願交勉焉。

印祖亦曾作蓮宗十祖頌曰:
闡揚淨土,懇切少儔。
以深信願竭誠修,心佛兩相投。萬念俱休,決定出苦邱。
憨山宿願尚未酬,故復示生作截流。
呵斥修人天福者,直是闡提旃陀儔。
佛我心性原不異,佛是已成我未修。
欲得心佛兩無差,當向憶佛念佛求。

淨宗十祖 截流大師

摘錄自《淨土聖賢錄》:
居普仁十三載。至康熙二十一年七月九日卒,年五十五。時有孫翰者,病死,一晝夜復蘇。曰,吾為冥司勾攝,系閻羅殿下。黑暗中,忽睹光明燭天,香華布空,閻羅伏地,迎西歸大師。問大師何人,云截流也。吾以師光所照,遂得放還。同日,有吳氏子病死,逾夕復活,具言所見,亦如翰言。(余學齋集,淨土約說。)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二河白道 —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

. 《觀無量壽佛經》經文
. 《淨土或問》 —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 蕅益大師
. 西方發願文解 —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 省庵大師
. 《西方合論》 —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

--

一念相應一念佛
一念相應一念佛

Written by 一念相應一念佛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淨土。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