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修念佛法門 (十二) ‧ 圓瑛法師

念佛得成佛道 : 一稱南無佛 皆共成佛道

一念相應一念佛
9 min readJul 12, 2023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勸修念佛法門
~ 福建鼓山湧泉禪寺 沙門圓瑛宏悟 述
1) 念佛發起因緣 ~ 2) 念佛即是修行 ~ 3) 念佛最為穩當
4) 念佛有勝方便 ~ 5) 念佛能消業障 ~ 6) 念佛莫求福報
7) 念佛能斷煩惱 ~ 8) 念佛速了生死 ~ 9) 念佛具足三學
10) 念佛普攝群機 ~ 11) 念佛可度眾生 ~ 12) 念佛得成佛道

【念佛得成佛道 第十二】

或問 : 念佛本極易之事。而成佛為甚難之事。佛道長遠。經中所云。必經三大阿僧祇劫。勤修六度萬行。方可得成。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答曰 : 修行法門。頓漸不同。漸則三祇煉行。百劫修因。方成佛道。頓則不歷僧祇。可獲法身。未可一概論也。

念佛、乃是橫超生死。疾趣菩提。圓頓法門也。只怕大家不肯念佛。不怕不得成佛。如果一生精進不懈。自然佛果可期。

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大師云 :「願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前念命終。後念即生。永劫受無為之樂。乃至成佛。豈不快哉。」善導大師。一生專修念佛法門。念一佛、口放一光。念百佛、千佛、其光亦然。如上開示之言。自應深信。加以切願實行也。

又文殊菩薩。告蓮宗四祖。五會法照大師曰 :「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一日四祖至五臺山。大聖竹林寺。親見文殊普賢二大士。分坐左右。同舒金臂。摩四祖頂曰 :「汝以念佛故。不久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願疾成佛者。無過念佛。則能速證無上菩提。」觀此二大士之言。分明指示念佛。可以成佛。何疑之有。

念佛之人。而得諸佛慈悲之所護念。彌陀願力之所攝持。命終往生。徑登不退。任運進修。直至成佛。彌陀經云 :「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候補成佛之位)。其數甚多。」觀一生補處之句。一經往生。即是最後身。豈不是一生即得成佛耶。此乃約事而言。

若約理說。念佛功深。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心佛圓融。自他不二。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證惟心淨土。見自性彌陀。不待往生。即成佛道。其圓頓為何如耶。

或曰 : 念佛往生。其事確否。
答曰 : 信、願、行三種資糧具足。往生必矣。

永明大師云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淨土往生集。出家在家之眾。念佛往生者。不可勝數。臨終皆有證驗。或預知時至。或端坐而逝。或體出異香。或天樂鳴空。豈虛語哉。

宋時、湖南潭州。黃打鐵。以打鐵為業。一家四口。全靠手藝以度生活。一日不作。便難度日。常生怨歎。前世不修。今生受苦。常思修行。奈不知如何修法。又無閒空工夫可修。一日見一僧。從其店前而過。遂請入店奉茶。請教修行之法。要求指示一種。可以作工。又可修行之法。僧曰有。只怕汝不肯相信。黃曰、大師明教。那有不信之理。僧曰、汝欲離苦得樂。娑婆世界。無有真樂。惟有西方。阿彌陀佛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欲生彼國。只要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念念不斷。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即得往生彼國。我教汝手掣風箱時。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推進時、亦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到鐵紅取出。打一槌、念一句。槌槌如是。不打鐵也念。未睡著也念。若能如是念去。包汝臨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黃打鐵聞教。十分歡喜。極端相信。既可修行。又可工作。即依教奉行。人皆嗤其愚。打鐵本來辛苦。再加念佛。豈不是苦上加苦。黃打鐵則不然。念之數日。愈加深信。謂此念佛法門。真實有益。我平日在火爐邊站著。有炎熱的苦。打起鐵來。有辛勞的苦。今念起佛來。完全不曉得炎熱。也不曉得辛勞。由是更加精進。經歷三年。有一日自知命終時至。遂即剃頭、沐浴、更衣。告其妻曰、我今日回家去了。妻曰、汝何處還有家。答曰、此非我家。我家在西方。於是再站鐵爐邊煨鐵。照常念佛。鐵紅取出。乃說偈曰 :「釘釘鐺鐺。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舉槌打鐵一下。遂即立化。身出異香。天樂鳴空。此彌陀接引往生之瑞相也。眾皆聞香。無不驚歎。因此潭州之人。多皆念佛。迄今尚盛。古今多少念佛往生。不可不信。

又問 : 十方世界。無量眾生念佛。如果皆得往生。則極樂世界。如何容納得了。
答曰 : 滄海納百川而不溢。尺鏡含萬象而有餘。世間之物。尚且如是。何況彌陀廣大願力。及不思議力。成就無邊莊嚴之佛土。安有不能容受往生之眾耶。

又曰 : 天衣懷禪師論蓮宗言。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子言實有往生淨土。豈不與古人相違耶。
答曰 : 不違。此乃古德。悟實相念佛往生之旨。真俗不乖。理事無礙。汝但誦其語。未解其義。上句生則決定生。是俗諦事法界。下句去則實不去。是真諦理法界。即是生唯心淨土。自他不隔於毫端。安有去來之相可得。

省庵大師發菩提心。念佛往生。其偈曰 :「身在花中佛現前。佛光來照紫金蓮。身隨諸佛往生去。無去無來事宛然。」往生一事。不必懷疑。若稍有疑慮。即信不深。而願不切也。

又唯心淨土。並不是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之佛土。乃是指真心體遍十方。量周沙界。即西方極樂淨土。亦不出自心之外。故曰唯心淨土。念佛之人。慎勿錯解唯心之義。若以唯心二字。即謂沒有西方淨土。則阿彌陀經。釋迦呼舍利弗。而告之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此豈是欺人之言耶。佛為大聖人。決無捏詞欺人之事。又不可以不見西方極樂世界。遂謂無有極樂。如世人未至西歐者。安可說實無西歐耶。

念佛必定成佛。法華經云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散心之人一稱佛名。尚能成佛。何況終身。專心持念。精進不懈。豈有不成佛之理耶。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云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觀去佛不遠句。明示念佛即可成佛之意。何謂現前見佛。或念佛專切之時。常夢中見佛。余曾夢見極樂世界。彌陀慈尊。併聞說法。敕我當自行化他。修持淨業。故從三十六歲後。禪淨雙修。每當傳授三皈依。或講經法會。力勸大家發心念佛。求生淨土。告曰、修行以念佛為穩當。應以持名念佛為正行。廣修眾善為助行。正助合行。如船帆順風。更加櫓棹之功。往生淨土。品位必高。

或三昧功成。定中見佛。如蓮宗初祖。慧遠大師。在廬山結集蓮社。專修念佛法門。三十年。跡不入俗。澄心入定。三睹聖相。沈厚不言。唐義熙十二年七月晦夕。於般若臺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言、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又見社中先化者。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等。皆在彌陀之側。曰、師早發心。何來之晚也。此皆定中見佛之明證。後於八月七日。集眾告別。謂弟子法淨、慧寶曰。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聖相。今復再見。吾生淨土必矣。即自製遺誡。端坐念佛而寂。異香滿室。天樂鳴空。弟子等奉全身。塔於廬山西嶺。

何謂當來見佛。若念佛功成。往生時至。臨命終時。則見阿彌陀佛。現身接引。此當來見佛也。

又託質寶蓮。花開見佛。面禮金容。親蒙授記。忍證無生。位居補處。不僅可以常見於佛。亦即得成為佛也。

有此圓頓殊勝法門。可以橫截生死欲流。疾趣菩提覺岸。凡欲離苦得樂。超凡成聖者。自當以持名念佛一法。為唯一無上法門。終身力行也。

(勸修念佛法門 終)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集白雲法師 撰望江南淨土詞 十二首】

西方好。隨念即超群。一點靈光隨落日。萬端塵事付浮雲。人世自紛紛。
凝望處。決定去棲神。金地經行光裏步。玉樓宴坐定中身。方好任天真。

西方好。瓊樹聳高空。彌覆七重珠寶網。莊嚴百億妙華宮。宮裏眾天童。
金地上。欄循繞重重。華雨飄飄香散漫。樂音寥亮鼓清風。聞者樂無窮。

西方好。七寶甃成池。四色好花敷菡萏。八功德水泛清漪。除渴又除饑。
池岸上。樓殿勢飛翬。碧玉雕欄填瑪瑙。黃金危棟閒玻璃。隨處發光輝。

西方好。群鳥發音聲。華下和鳴歌六度。光中哀雅讚三乘。聞者悟無生。
三惡道。猶自不知名。皆是佛慈親變化。欲宣法語警迷情。心地頓圓明。

西方好。清旦供尤佳。縹緲仙雲隨寶仗。輕盈衣祴貯天花。十萬去非賒。
諸佛土。隨念遍河沙。蓮掌撫摩親授記。潮音清妙響頻伽。時至即還家。

西方好。我佛大慈悲。但具三心圓十念。即登九品越三祇。神力不思議。
臨報盡。接引定無疑。普願眾生同繫念。金臺天樂共迎時。彈指到蓮池。

娑婆苦。長劫受輪迴。不斷苦因離火宅。祇隨業報入胞胎。辜負這靈台。
朝又暮。寒暑急相催。一箇幻身能幾日。百般機巧袞塵埃。何得出頭來。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爭小利。鍋牛角上竊虛名。一點氣難平。
人我盛。日夜長無明。地獄爭頭成隊入。西方無箇肯修行。空死復空生。

娑婆苦。情念驟如風。六賊村中無暫息。四蛇篋內更相攻。誰是主人翁。
無慧力。愛網轉關籠。一向四楞但擔地。不思兩腳無梢空。前路更匆匆。

娑婆苦。生老病無常。九竅腥臊流穢汙。一包膿血貯皮囊。爭弱又爭強。
隨妄想。耽欲更荒唐。念佛看經云著相。破齋毀戒卻無妨。祇恐有閻王。

娑婆苦。終日走塵寰。不覺年光隨逝水。那堪白髮換朱顏。六趣任循環。
今與古。誰肯死前閑。危脆利名纔入手。虛華財色便追攀。榮辱片時間。

娑婆苦。光景急如流。寵辱悲歡何日了。是非人我幾時休。生死路悠悠。
三界裏。水面一浮漚。縱使英雄功蓋世。祇留白骨掩荒邱。何似早迴頭。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二河白道 —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 阿彌陀經要解 — 蕅益大師
. 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 圓瑛法師

. 西方發願文 —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 省庵大師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

--

一念相應一念佛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