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四) 正釋經解 ‧ 正宗分 (1) 啟信

正宗分: (1) 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 蕅益大師要解 ‧ 圓瑛法師講義

一念相應一念佛
60 min readJun 3, 2023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圖片來源: 釈迦如来説法図)

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明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上海圓明講堂沙門韜光圓瑛講
弟子芬陀利子明暘日新錄

今講此解。略分為六 :
一,
二種題目。二,譯經法師。三,解經大師。四,著解序文。五,解經玄義。六,正釋經解

( 續上一頁 : 正釋經解 ‧ 序分 )

六,正釋經解

甲二正宗分三 乙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解》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蕅公判此經正宗。不出信願行三科。為千古獨唱。深合佛意。無人能及。

乙初中分二 丙初依報妙 二正報妙 丙初又二 丁初徵釋 二廣釋 丁初又二 戊初徵 二釋 今初

《經》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佛自徵極樂之名。乃欲廣釋其義。令聞者生信也。

戊二釋分二 己初約能受用釋 二約所受用釋 今初

《經》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解》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

】此略明眾生。眾生者。色受想行識五陰。眾法相集而生也。外身四大假合。屬色陰。前五識。領納五塵之境。為受陰。第六識。攀緣六塵。憶想分別。為想陰。第七識。恆審思量。念念遷流。為行陰。第八識。執持根身器界種子。為識陰。具足眾法而得生。故名眾生。是能受用人。世界。是所受用境。

等覺以還皆可名者。等覺。乃始覺將要圓滿。只剩一品生相無明未破。尚去佛一等。生相無明一破。即成究竟覺佛也。又等覺。即一生補處菩薩。以還即從等覺以下。皆名眾生。菩薩是大道心眾生。今云極樂。且約同居土人民言。以下下品。尚且如是。例知上上品。自不待言。旁註淨宗不思議在此者。同居人民。與補處菩薩。同其受用。

《解》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偪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

】此總論苦樂。娑婆此云堪忍。亦云能忍。此土眾生。堪能忍受諸苦故。此土苦樂相雜。對文中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相反。其實苦即苦受。為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眾苦偪迫身心。是苦而復苦。故曰苦苦。樂即樂受。為壞苦。此土無真樂。雖有少分之樂。樂不久住。故曰壞苦。非苦非樂。即捨受。為行苦。雖然不苦不樂。難免行陰遷流。終歸變滅。故曰行苦。行是遷流不息之義。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即借水寄嘆。行陰遷流之相。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彼土無有眾苦。故得永離三苦。苦既全無。樂即絕待。不同此土對苦之樂。樂外有苦可對。則樂非極樂。彼土絕待之樂。乃名極樂。

: 樂必對苦而顯。彼土既無眾苦。何以顯樂。
: 乃對娑婆極苦。而顯淨土極樂。故旁註曰。眾苦極樂映釋。令知勝劣。而生忻厭也。

慈雲懺主。開此土彼土。修行難易十種。今以苦樂對之。
. 一者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華開見佛。常得親近之樂。
. 二者此土有不聞說法苦。彼土但受水鳥樹林。皆宣妙法之樂。
. 三者此土有惡友牽纏苦。彼土但受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
. 四者此土有群魔惱亂苦。彼土但受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
. 五者此土有輪迴不息苦。彼土但受橫截生死。永脫輪迴之樂。
. 六者此土有難免三途苦。彼土但受惡道永離。名且不聞之樂。
. 七者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經營之樂。
. 八者此土有壽命短促苦。彼土但受壽與佛同。更無限量之樂。
. 九者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但受入正定聚。永無退轉之樂。
. 十者此土有佛道難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滿。所作成辦之樂。
以此十種對辨。則兩土苦樂顯然。

《解》一往分別。同居五濁輕。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遊行。天食天衣。諸善聚會等樂。

】此別明苦樂。一往分別者。大略分別也。依四土明苦樂有無之相。無分段八苦者。分是分限。指壽命有長短。段是形段。指身量有大小。乃此土三界內生死。名曰分段生死。彼土蓮華化生。是最後身。一生補處成佛。故無分段生死。

八苦者。彼土一一皆無。
. 一無十月胎獄生苦。但受蓮華化生之樂。
. 二無形骸衰朽老苦。但受相好圓滿之樂。
. 三無內外諸科病苦。但受自在晏安之樂。
. 四無四大分離死苦。但受壽命無量之樂。
. 五無恩愛別離之苦。但受海會相聚之樂。
. 六無怨憎會遇之苦。但受上善俱會之樂。
. 七無所求不得之苦。但受自然如意之樂。
. 八無五陰煩惱熾盛之苦。但受照見五蘊皆空之樂。

前七是別。後一是總。五陰煩惱之火。焚燒眾生之心。熾盛火旺貌。須以智慧水。方能滅除煩惱火。兩土比較。苦樂懸殊。即淨穢之所攸分也。

但受不病不老四句。於諸樂中。大略言之。天食天衣者。天是天然。不假經營造作。思食食來。食畢。盛食之具自去。思衣衣至。隨意美妙莊嚴。應法之服。自然在身。

《解》方便體觀巧。無沉空滯寂之苦。但受遊戲神通等樂。

】此土方便有餘土。有藏教析空觀。拙度證入者。有通教體空觀。巧度證入者。皆沉滯化城。偏空寂滅之苦。彼國此土聖人。皆秉圓教觀。體色即空證入。不滯空寂。即能從真出假。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熟眾生。故曰但受遊戲神通等樂。

《解》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

】實報無障礙土菩薩。皆秉一心三觀證入。觀智圓融之故。無三觀前後隔別。三諦不融之苦。故云但受無礙不思議樂。

《解》寂光究竟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

】寂光究竟等。指常寂光淨土。由始覺覺至心源。本始合一。成究竟覺。佛之住處。理智不二。身土一如。故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若約別教妙覺。雖稱究竟。只破十二品無明。但齊圓教二行。尚餘三十品無明未破。法性之水。猶有滲漏流注也。彼土受用同佛故。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圓滿無上菩提。覺法之樂。究竟無餘涅槃。寂靜之樂。以上別明苦樂中。正釋四土也。

《解》然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

】此點示妙行。執持名號。即為妙行。以多善根多福德故。然同居土眾生。以持名念佛。正當念時。便以佛之善根。為己善根。佛之福德。為己福德。故曰善根福德同佛。此中道理。尚待辨明。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則應以多善多福乃生。下即接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是則持名念佛。即為多善根福德因緣也。明矣。

因是親因。如世間種子。緣是助緣。如世間水土。有因無緣不生。有緣無因亦不生。因緣具足。方能成辦。能念之心屬因。今發菩提心。精進念佛。求成佛道。名多善根。即親因也。所念之佛屬緣。今修淨土行。一句佛號。具足萬德。名多福德。即助緣也。因緣具足。故能圓淨四土。圓受諸樂。此方是持名妙行。極樂淨宗。合上正釋四土。別明苦樂也。

《解》復次。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則十方同居。遜其殊特。下又可與此土較量。所以凡夫優入而從容。橫超而度越。佛說苦樂。意在於此。

】此乃指同居殊勝。極樂同居。上而言之。十方佛土同居。皆要讓極樂最殊勝奇特。下而言之。又可與此土較量苦樂。此娑婆五濁惡世。是極苦世界。彼西方淨土。是極樂世界。厭苦求樂。人之常情。故發心念佛。求生淨土者多。萬修萬人去。故曰優入。十方往生之眾雖多。極樂仍從容不迫。如海納百川而不隘。鏡含萬象而有餘。橫超而度越者。但有聞說。兩土苦樂懸殊。厭穢忻淨。念佛求生極樂。可得橫超三界。度越生死苦海。佛說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意即在於此。要令人深信極樂殊特。切願求生。力行念佛。而得往生受用。初約能受用釋竟。

己二約所受用釋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解》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寶表常樂我淨四德。周匝圍繞者。佛菩薩等無量住處也。皆四寶。則自功德深。周匝(環)繞。則他賢聖遍。此極樂真因緣也。

】先總釋勝境。即極樂殊勝莊嚴之境。七重欄楯。橫曰欄。直曰楯。俗云欄杆。莊嚴界畔。羅網莊嚴空際。行樹莊嚴露地。一重行樹。一重欄楯。重重相間。而至於七。上覆以七重羅網。一一皆是金。銀。琉璃。玻璃。四寶所成。七重四寶亦但略言。其實重重無盡。寶寶交錯。周匝圍繞。佛菩薩住處。

大本云。七寶諸樹。遍滿世界。所謂金根金莖。枝葉花果。亦皆以金。則名一寶。金根銀莖。枝葉花果。亦分金銀。則名二寶。如是三寶四寶。其寶間錯。輾轉增多。乃至七寶。

觀經云。七寶行樹。一一高八千由旬。一一花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等。又云。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此經文略。但言羅網。未言網間宮殿。

此中文有表法。表者顯也。即借文以顯義。借事以顯理等。七重。表七科道品。三十七分。解在後文。四寶。表常樂我淨四德。此土同居。有凡夫四倒。無常執常。非樂執樂。無我執我。不淨執淨。方便。有二乘四倒。常計無常。樂計為苦。我計無我。淨計不淨。合之二土有八倒。彼國同居。人人實具四德。常者。同佛無量壽故。樂者。但受諸樂故。我者。自在無礙故。淨者。清淨莊嚴故。皆四寶則自功德深者。人具四德。則自功德深。內因勝也。周匝圍繞。則他賢聖遍。外緣勝也。此即極樂真因緣。

《解》此等莊嚴。同居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

】此下別明四土。先明同居土因果。以善業觀行為能感因。以緣生勝妙五塵為所感果。極樂此土。橫具上三土。唯橫無豎。此等莊嚴者。總指同居莊嚴。有二能感因。

  • 一增上善業。即持名多善根之業。以念念即佛。乃成佛之親因緣。淨念相繼。乃等無閒緣。以佛號為所緣境。乃所緣緣。言增上者。即增上緣。總攝前三緣。有大力用。為中道無漏善業。
  • 二圓五品觀。圓教觀行五品位。謂隨喜。讀誦。解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以此二者。為能感之因。同居淨土。為所感之果。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者。緣生。即因緣所生法。殊勝妙好。非同娑婆麤惡五塵也。同居之體質。亦即色聲香味觸。五塵為體也。

《解》方便淨土。是即空觀智所感。亦相似三觀所感。以妙真諦。無漏五塵為體。

】此明方便土因果。以即空觀智。相似三觀。為能感因。以妙真諦。無漏五塵為所感果。此土因有橫豎。豎則即空觀智。非通教即有之空。乃圓教即假即中之空。橫則相似三觀。乃圓教相似位。一心三觀。此二為能感因。所感方便土果。為妙真諦者。非是藏通二教之真諦。乃圓教不思議真諦。即假即中。故稱為妙。無漏五塵者。方便土。亦不外五塵為體。乃中道無漏五塵也。

《解》實報淨土。是妙假觀智所感。亦分證三觀所感。以妙俗諦。無盡五塵為體。

】此明實報土因果。以妙假觀智。分證三觀為能感因。以妙俗諦。無盡五塵為所感果。此土因亦有橫豎。豎則妙假觀智。非別教次第之假觀。乃圓教即空即中。不思議假觀。橫則分證三觀。乃圓教分證位中。一心三觀。此二為能感因。所感實報土果。為妙俗諦者。非是別教之俗諦。乃是圓教不思議俗諦。即真即中。故稱為妙。無盡五塵者。色聲香味觸。隨舉一塵。皆具一切塵。塵塵無盡。實報土亦不外五塵為體。乃中道無盡五塵也。

《解》常寂光土。是即中觀智所感。亦究竟三觀所感。以妙中諦。稱性五塵為體。

】此明常寂光土因果。以即中觀智。究竟三觀。為能感因。以妙中諦。稱性五塵為所感果。此土因亦有橫豎。豎則即中觀智。非別教次第中觀。乃圓教即空即假。不思議中觀。此二為能感因。所感常寂光土果。為妙中諦者。非是別教之中諦。乃是圓教不思議中諦。即真即假。故稱為妙。稱性五塵者。色聲香味觸。稱合真如自性。不可思議之五塵。為常寂光土之體也。上明四土橫豎也。

《解》欲令易解。作此分別。實四土莊嚴。無非因緣〔所生〕法。無不即空假中。所以極樂同居淨境。真(假)〔俗〕圓融。不可限量。下皆倣此。

】此明四土圓融。欲令易於了解。作此四土。次第分別。同居是緣生。方便是即空。實報是妙假。寂光是即中。此依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四句偈分之。其實四土莊嚴。無不圓融無礙。無非因緣所生法者。四土唯一同居土也。無不即空者。四土唯一方便土也。無不即假者。四土唯一實報土也。無不即中者。四土唯一常寂光土也。又無不即空者。方便土橫具上下三土。無不即假者。實報橫具上下三土。無不即中者。寂光橫具下三土亦然。

所以極樂同居淨境者。引此圓融之境。以證圓融之理也。此論修德所成之境。元依性德起修。故得全修在性。稱性無礙。真俗中三諦圓融。不可限量。

極樂同居。具足四土。圓融無礙。人民表因緣所生法。同居土也。聲聞表即空。方便土也。菩薩表即假。實報土也。佛表即中。常寂光土也。稱合圓融之理。成此圓融之境。即一土具足四土。故曰不可限量。下有顯理處。悉皆倣此。以上別明四土竟。

《解》問 : 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莊嚴。答 : 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莊嚴。方是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何異偏真法性。

】此假立問答。以斷偏執理性之疑。恐人不達寂光乃即事之理。而落偏理廢事之見。前二句是問詞。下答云。一一三土莊嚴。不在寂光之外。三土全體。是寂光理性。一一理性。本來具足無量莊嚴。事在理中。理隨事遍。寂光亦不在三土之外。此是諸佛究竟依報之果土也。經云。諸佛住處。名常寂光。若約如來分上。全三土而成寂光。若約眾生分上。全寂光而成三土。是自業之差別。何關土有高下。又。人民但見同居。不見上三土。聲聞但見同居方便。不見上二土。菩薩能見下三土。分見寂光。唯佛圓見四土。若謂寂光在三土外。不具三土勝妙莊嚴五塵。則與小乘偏真法性。有何差別。以上約所受用釋竟。大科徵釋竟。

丁二廣釋分二 戊初別釋所受 二合釋能受所受 初又二 己初釋生處 二結示佛力 今初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解》上明住處。今明生處。寶池金銀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上四土依果明住處。此寶池蓮華明生處。池以金銀等七寶所成。異此方土石也。此即對待而論。以顯彼土絕待之樂。此土同居是有漏惑業所感。彼土乃無漏淨業所成。又為彌陀願行之所莊嚴。大本云。內外左右。有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猶如大海。一寶二寶。乃至七寶。所共合成。今不言由旬數量者。略也。

《解》八功德水〔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鹹淡劣味。四輕軟。異沉重。五潤澤。異(縮)腐褪色。六安和。異急暴。七除饑渴。異生冷。八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等也。

】八功德水。略顯八德。文易可知。惟縮腐褪色。與沴戾六字。解註如下。縮者臭也。腐者日久味變。褪色日久色變。沴者不和。戾者不順。因不和順。所以增病。

極樂寶水。非止八德。實則功德無量。十六觀經云。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其摩尼水。流注花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是水本無情。而能說法。豈思議之所能及哉。

無量壽經云。諸上善人。入七寶池。澡雪身體。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乃至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復。水輒還復。調和冷煖。自然隨意。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清明澄潔。淨若無形。是水本無心。能隨人意。又豈思議之所能及哉。

《解》充滿其中。異枯竭汎濫。底純金沙。異汙泥。階道四寶。異磚石。陛級名階。坦途曰道。重屋為樓。岑樓名閣。七寶樓閣。異此方土木丹青也。樓閣是住處。及法會處。但得寶池。蓮胞開敷。便可登四岸。入法會。見佛聞法也。

】此方之水。有時枯竭。則不能得其用。有時泛濫。儒書云。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則復損壞一切。底純金沙。亦只略言。觀經云。真金為渠。其下皆雜色金剛。以為底沙。大本云。純一寶池。底沙亦以一寶。黃金池者。白銀底沙。水晶池者。琉璃底沙。二寶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寶。亦復如是。異此方池底皆汙泥不淨也。

陛級名階。踐之上升。坦途曰道。履之遊行。重屋曰樓。岑樓曰閣。此即佛僧所居。及聚會說法之處。七寶所成。則皆用七寶莊嚴而較飾之。異此方土木。彩畫丹青而嚴飾也。

無量壽經云。阿彌陀佛。講堂精舍。宮殿樓閣。皆以七寶。勝於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萬倍。菩薩所居。亦復如是。諸天及人。宮宇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寶二寶。至無量寶。今言七寶。不云高下大小者。皆省文也。

七寶以金為首。金具四義。體則堅固。性則柔軟。色具光明。價本貴重。銀之四義。所不能及。琉璃此云青色寶。又云不遠山寶。玻璃此云水玉。即水晶。硨磲此云大貝。貝為海中介蟲。大者為寶。有云非梵語。以其形似車之渠。渠者網也。赤珠乃赤蟲所出之珠。瑪瑙有山瑪瑙。水瑪瑙之分。如上七寶。但取名同此方。實則一一超勝百千萬倍。

: 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尚美觀耶。此土上古聖賢。如堯帝處茅茨。禹王卑宮室。顏回居陋巷。祇貴其德。不重寶嚴。讀古者。無不景仰其風。
: 此由彌陀大願所成。亦由諸上善人淨行所感。不待造作經營。又由彌陀大開方便。隨順眾生厭穢忻淨之心理。以大願行。莊嚴成就極樂淨土。今十方眾生。有欲捨苦求樂。信願念佛。求生彼國。即可橫截生死。正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也。蓮池大師云。喻如正厄饑寒之國。忽聞飽煖之鄉。方沉幽暗之崖。乍睹光明之境。豈不身心踴躍。捨故趣新。但得往生。終成解脫。方便接引。當如是耳。

《解》華輪者。輪王金輪。大四十里。且舉最小者言。若據觀經。及無量壽會。大小實不可量。由同居淨土。身相不等故也。

】此明華輪。即蓮華大如車輪。非指普通車輪。乃舉輪王金輪。輪王有四。鐵輪王。統領南洲一洲諸國。銅輪王。統領東南二洲諸國。銀輪王。統領東西南三洲諸國。金輪王。王四大部洲。至要即王位。有金輪寶自然現前。乘之一日之內。可以周遊四大部洲。金輪王出世。海水低落。海邊現有輪王道路。能通四洲。輪王有七寶。千子。以十善化導。四洲皆服。金輪大一由旬。四十里。乃舉最小由旬言。若據觀經。及寶積經中。無量壽如來會所明。大小實不可限量。由同居淨土。有凡有聖。身相不等故。觀經云。一一池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大本云。池中蓮華。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

: 蓮華大小。何以相去甚遠。
: 由十方念佛眾生。工夫勤惰不等。故所感蓮華大小不一。現前有一眾生。聞說淨土法門。發心信願持名。七寶池內。即時產一蓮芷。標名於上。如若精進念佛。蓮華日大一日。光色日鮮。如中途退心。或另學別種法門。則蓮華漸枯。倘一生修持到底。則臨命終時。彌陀接引往生。即生此蓮。名為託質蓮胎。以九品蓮華為父母。清淨受生。華開見佛。是蓮華乃卸凡殼之玄宮。安慧命之神宅。蓮喻車輪者。不但狀蓮之形。而且表蓮之德。輪有運載義。而此華輪。能至十方。接引眾生。出離苦海。往生極樂。可為彌陀大願船。普載眾生。同赴蓮池會也。

《解》青色名優缽羅。黃色名拘勿頭。赤色名缽頭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蓮胞亦有光。然極樂蓮華。光色無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潔。略歎蓮華四德。質而非形曰微。無礙曰妙。非形則非塵。故潔也。蓮胞如此。生身可知。

【講】此先明蓮華光色。後舉四德。蓮分四色。色各有光。由眾生身有光明。故蓮胞亦有光。光色本應無量。四色亦略言耳。

微妙香潔。略歎蓮華四德者。既曰略歎。當知蓮之德。亦不止此。質而非形曰微者。質乃寶華之體質。形量大小不定。各隨念力而現。故曰非形。無礙曰妙者。自在無礙。不可思議。十方眾生發心念佛。華即標名。勤惰纔分。榮枯頓異。是為感應冥符妙。又上中下品。各隨功行。無量往生。不致錯謬。是為勝劣分明妙。香者。彼土之蓮。光色既勝。香氣應異。非此方蓮香可比。非形即非塵者。既非一定大小之形。則自然非色塵之德。而全體唯心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故曰非塵故潔也。蓮胞既光色明耀。微妙香潔。則生身莊嚴殊勝可知。以上釋生處竟。

己二結示佛力

《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解》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嚴四種淨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

】此結示佛力。故呼舍利弗而告之曰。極樂國土。成就如是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願行為能莊嚴。極樂是所莊嚴。此約佛釋。大願。即彌陀因中為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願。第三十二願云。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大行者。即彌陀願後。勇猛精進。阿僧祇劫。修菩薩行。大本云。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攝取二十一億佛剎。清淨之行。

稱性功德者。稱合真如自性。本具功德。一切莊嚴。亦復性本自具。但非佛力。不能成就。故曰稱性功德之所成就。

遍嚴四種淨土者。由真性圓滿周遍。故能普遍莊嚴。四種淨土。彌陀願行圓滿。莊嚴淨土。為眾生作增上緣。帶起十方三世。一切凡聖。自心種種莊嚴。為所緣緣。一切凡聖。緣此莊嚴淨土。起欣慕心。而修淨業。求生淨土。故曰普攝十方三世。一切聖凡。令往生也。

《解》〔復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復次。彌陀以因中所發大願。能作眾生多善根之因。又以願後所修大行。能作眾生多福德之緣。此意須善會。何以彌陀願行。能為眾生作殊勝因緣。因佛以此願行。莊嚴成就四種淨土。又以此願行。莊嚴成就一句洪名。令眾生對此莊嚴之依正。信願持名者。以佛之願為願。以佛之行為行。皆得多善根多福德也。念念執持名號。相續無間。即念念以此善根福德。成就如是稱性功德莊嚴。此義約眾生釋。皆是已成者。眾生性本自具一切莊嚴。但由信願持名。方能成就。已起信願行。即是已成。非今非當者。非現今成。非當來成也。

《解》此則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約生佛圓融不二釋。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四句。以彌陀大願大行。種種稱性莊嚴。此屬性宗。能為眾生作增上緣之本質。帶起眾生。自心所現種種莊嚴。此屬相宗。性不礙相。相不離性。性相圓明。生佛不二。撤盡性相二宗法門界限。

緣有四種。一親因緣。二次第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有增上力用故。謂彌陀願行。稱性所起之種種莊嚴。有增上力用之本質境。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者。帶是變帶。謂眾生托佛增上緣本質境。變起自心種種莊嚴。為帶質境。為己所緣。本質能現帶質。帶質無異本質。故曰全佛即生。全他即自。二義祗是一義。成就如是。生佛一如。自他不二。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功德莊嚴也。初別釋所受竟。

戊二合釋能受所受分二 己初約五根五塵明受用 次約耳根聲塵明受用 己初又二 庚初正明 二結示 今初

《經》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解》樂是聲塵。地是色塵。華是色香二塵。食是味塵。盛華散華經行是觸塵。眾生五根對五塵可知。常作者。〔即〕六時也。黃金為地者。七寶所嚴地界。體是黃金也。日分初中後。名晝三時。夜分初中後。名夜三時。故云晝夜六時。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

】經中舉極樂五塵勝境。為眾生五根所受用。文顯可知。常作者。即指天樂。晝夜六時。無有間歇。不同世樂之或作或輟也。樂以天稱有二義。

  • 一天人之樂。乃諸天奏樂。供養彌陀。以及海會聖眾。
  • 二天然之樂。不假人力。自然敷奏。如本經云。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不特其音之美。且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黃金為地者三句。指地之體質。本是黃金。七寶但是地上莊嚴耳。晝夜六時者。晝夜各有初中後三時。合為六時。又一解。晝六時。夜六時。每晝夜共十二時。然彼極樂淨土。依報世界。正報色身。皆有光明。不假日月。假者藉也。既不假日月。則安分晝夜。安分是反難辭。後解答云。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但順此方比擬。莫順此方情見始得。

《解》曼陀羅。此云適意。又云白華。衣祴是盛華器。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經四華。表四因位。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佛)〔極〕果。果德無不遍也。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意顯生極樂已。還供釋迦彌勒。皆不難耳。若阿彌神力所加。何遠不到哉。

】上是天樂。為耳根所對之聲塵。金地為眼根所對之色塵。此是天華。為眼鼻二根所對色香二塵。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此云適意。色香美妙。適悅人意。又云白華。清白潔淨。世所未有。此即天華。乃天人所雨。以表供養之意。如大本所云。一切天人。皆賷天上百千華香。來供彼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

衣祴。是盛華器。盛字平聲。貯也。衣祴例如進香香袋。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法蓮華經之四華。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以四華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佛果。果德無所不遍也。住行向地諸菩薩。破無明見法身。乃為真因。念念趨向無上妙覺之佛果。果德遍十方界。故曰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極言供佛之多也。

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四句。蕅公之意。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今在彼土。能供十萬億佛。意顯往生彼國已。有欲還供本師釋迦。及當來彌勒。亦不成難事。若承阿彌威神之力加被。則何遠不到哉。更不落十萬億之數量耳。

《解》食時。即清旦。故(曰)〔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迥)〔回〕還也。

】食時。乃受食之時。清旦盛華。供養多佛。食時即歸。明其神足不可思議。神足乃六通之一。亦名如意通。此通有三。一能到。身能飛行。輕舉遠到。二轉變。大小一多。互相轉變。三聖如意。化現無方。應變莫測。故能不離彼土。常遍十方。此二句有二義。一十方剎土。自他不隔於毫端也。二不起滅盡定。而現諸威儀也。譬如月不離空。而能影現眾水。不假逾時。迴還本處。極言其速之至也。此種神力。固由眾生淨業所感。亦由彌陀願力所致。因中第二十三願云。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解》此文顯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

】上文神足。已顯不思議之理。此文顯極樂事事皆無障礙法界。故舉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舉足跨步。伸手彈指。一一無非全體法界。極樂淨土。隨拈一法。體即法界。攝盡十方無盡三寶。十方三寶。體即法界。攝盡極樂依正。故云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如帝珠網。一珠攝多珠。多珠攝一珠。一多相攝。貫徹無礙。

《解》又。顯在裟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在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也。

】又。顯在娑婆。則五濁深重。惡業為障。故與極樂。不隔而隔。如五台清涼勝境。我等凡夫。不隔而隔。在極樂。則諸善俱會。功德甚深。隔而不隔。如聖人之與人間。隔而不隔也。

《解》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

】飯食經行者。受齋之後。一心行道也。念食食至。乃受天然飲食之樂。並不假安排造作。食畢缽去。自然化去。亦不勞洗滌舉拭。並無塵緣障道之苦。大本云。諸往生者。其飯食時。金缽。銀缽。種種寶缽。隨意現前。百味飲食。充滿其中。酸鹹甘淡。各如所願。不餘不缺。不以美故。過量而食。食已自消。而無遺滓。或見色聞聲。意以為食。自然飽適。無所味著。身心輕利。食畢化去。時至復現。但經行金地下。雖有天華繽紛。天樂敷奏。娛樂之境。心不貪著。優游自在。一心行道。任運進修。或稱念佛名。或參究禪理。或修習觀行。非徒散慮逍遙也。

此飯食經行。是尋常日用事。當知日用之中。頭頭是道。古德云。運水搬柴。無非妙用。穿衣喫飯。盡是禪機。蓮池大師云。拈匙放箸。口口不離。舉足動身。步步踏著。何得埋頭喫飯。空過一生。翫水觀山。徒勞萬里。味哉言乎。初正明竟。

庚二結示

《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如來重呼舍利弗。告以極樂世界。成就如是。天樂天華。神足往還。飯食經行。一一無非彌陀願行功德之所莊嚴。

  • 願莊嚴者。大本願云。我作佛時。剎中菩薩。以香華等。種種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養諸佛。一食之頃。即可遍至。又願我剎中人。欲食之時。百味飲食。化現在前。食已自去。今者成佛。一一如願。
  • 行莊嚴者。法藏比丘。既發願已。天雨妙華。而散其上。故果上亦感天華之莊嚴。又願後修行。恆往佛所。承事供養。故感果上國中人民。一食之頃。遍供多佛。神足之莊嚴。又手中常出衣服飲食。幢幡寶蓋。一切音樂。供養於佛。故感果上天樂鳴空。國中眾生。自然衣食之莊嚴。初約五根五塵明受用竟。

己二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分二 庚初別明 二總結 庚初又二 辛初化有情聲 二化無情聲 辛初又二 壬初鳥音法利 二徵釋略顯 今初

《經》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解》種種奇妙雜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種。舍利。舊云鶖鷺。琦禪師云是春鶯。或然。迦陵頻伽。此云妙音。未出殼時。音超眾鳥。共命。一身兩頭。識別報同。此二種。西竺雪山等處有之。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似而已。六時出音。則知淨土不以鳥棲為夜。良以蓮華託生之身。本無昏睡。不假夜臥也。

】此重呼舍利弗。復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娑婆眾生耳根最利。故以音聲而作佛事。極樂攝法界機。五根五塵。一一圓妙。此姑就聲塵。以顯法利。非全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也。

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者。常有。謂非時有時無。種種。言其品類不一。形殊眾鳥曰奇。音能說法曰妙。毛羽光彩。形形色色。多而且美也。下略出六種。白鶴以純白為正。孔雀華彩奪目。鸚鵡以紅嘴綠羽為貴。能學人語。舍利舊云鶖鷺。元朝楚石梵琦禪師。西齋詩云。舍利是春鶯。修眉漆點睛。或然。未確定之辭。

迦陵頻伽。此云妙音鳥。正法念處經云。迦陵頻伽。出妙音聲。若天若人。緊那羅等。無能及者。唯除如來音聲。未出殼時。音超眾鳥。大論云。迦陵頻伽鳥。在卵中未出。聲超眾鳥。

共命。一身兩頭。識別報同者。梵語耆婆耆婆迦。此譯為生。勝天王經云。生生。或譯命。法華經云。命命。雜寶藏經。名為共命。心識各別。報命相同也。後二種。雪山等處有之。此等諸鳥。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相似也。名雖相似。實則不同。十六觀經云。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此鳥原是彌陀化身。

六時出音者。則淨土諸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而無間歇。非同此方。夜棲晝鳴。良以極樂眾生。蓮華託生之身。本來無有昏睡。不假夜臥。鳥亦如之。

《解》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上明鳥音。此明說法。謂以上眾鳥。非但音聲和雅可愛。且能演揚宣暢。佛法道品。五根等他經七科三十七分。即修行入道之品也。此經惟列二十五品。或謂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極樂為大乘機。如何演暢不對機之法。當知三十七品。實通大乘。智度論云。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即無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經云。若人能觀八正道。即見佛性。名得醍醐。此皆能通大乘之明證也。

所謂四念處下。解七科名義。正文無前三科。但有五根等後四科。仔細研究。極樂眾生。蓮華化生。清淨莊嚴。不必觀身不淨。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不必觀受是苦。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無有諸惡。所求如意。圓證三不退。故不必更聞四正勤。四如意足。蕅公因解後四科。順帶前三科耳。

四念處。念。是能觀之智。處。屬所觀之境。以智觀境為念處。一身念處。觀淨土之身。究竟清淨。非同娑婆不淨。二受念處。觀淨土之受。純不思議樂。無有眾苦逼迫。三心念處。觀淨土之心。真實常住。遠離生滅無常。四法念處。觀淨土五陰之法。自在為我。非同諸法無我。

《解》四正勤。一已生惡法令斷。二未生惡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

】正勤。即正精進也。淨土眾生。圓證三不退。惟善無惡。淨念相繼。入三摩地。不退入凡夫位。不退菩薩行。不退無上道。念念趣向薩婆若海。即正勤也。

《解》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如意足。亦名四神足。能發神通。所願皆遂。故名如意足。一欲如意足。向所欣慕極樂淨土。今已得生故。二精進如意足。三種不退。已得圓證故。三心如意足。菩提行願。念念不捨故。四思如意足。深入佛慧。任運增明故。

《解》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定根。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諦。名慧根。

】五根者。信進念定慧也。五者何以名根。具二義故。一能持義。如樹有根。能持所生枝葉。不致焦枯。二能生義。能生花果。令得成熟。故以根名。

  • 一信根。信正道及助道法。正道。即信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發菩提心。趣向真如佛果。助道。即修習一切善法。助發正因。名信根。
  • 二精進根。修正助道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
  • 三念根。念正助道法。更無他念。名念根。
  • 四定根。攝心在正助道法。相應不散。名定根。
  • 五慧根。於正助道法。慧照分明。名慧根。

蕅公云。觀於苦等四諦。即慧照現前。觀於苦諦。當體即是法身。集諦。當體即是般若。道諦。為解脫因。滅諦。即解脫果。名慧根。

《解》五力者。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及破煩惱。名信力。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精進力。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諸事理禪定。名定力。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

】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長。具大力用。不為他法所伏。而能摧伏他法。

  • 一信根增長。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能破眾生不能成佛之疑惑。能破邪信。不為邪法之所動搖。及破見思塵沙無明。各種煩惱。名信力。
  • 二精進根增長。能破種種身心懈怠。不存身見。悍勞忍苦。破身懈怠。心不昏昧。亦不沉沒。破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者。即成辦出離生死大事。名精進力。
  • 三念根增長。破諸邪念。空有二邊之念。皆屬於邪。成就出世。中道正念功德。名念力。
  • 四定根增長。一心不亂。能破散亂妄想。而發事理禪定。禪定即三昧。功淺者。發事一心不亂三昧。功深者。發理一心不亂三昧。名定力。
  • 五慧根增長。慧光透露。能遮通別諸惑。見思為通惑。三乘同斷故。塵沙無明為別惑。別屬菩薩所斷故。三惑黑暗。慧光能破。諸暗既破。顯發真正無漏之智。名慧力。

《解》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

】七菩提分者。梵語菩提。此譯為覺。故亦名七覺分。即由前慧力。所發真正無漏之智。善能覺了。

  • 一擇法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即以智慧觀察五蘊諸法之時。慧照分明。善能簡擇分別。何者是真。何者是偽。與無漏智相應為真。不相應為偽。不致謬取虛偽之法。五蘊本來無我。妄執實我。五蘊本非實法。妄執實法。我相法相。皆虛偽也。與無漏智不相應。我法二空真理。與無漏智相應。如是簡別。名擇法覺分。
  • 二精進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者。不雜謂之精。不退謂之進。修趣向佛道之法。一心精進。不倦不怠。慧照分明。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如楞嚴經所云。勤心役身。事火祟水等。諸外道所修。無益之苦行。不能出離生死。是為無益。常勤心在真法中行。真法。即真正道法。四攝六度等。如是精進。名精進覺分。
  • 三喜覺分。若心得法喜者。即進修道法。工夫深造。與真法相應。心得法喜。慧照分明。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計斷計常。著空著有。皆顛倒也。住真實之法而生喜。名喜覺分。

《解》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若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

四除覺分。若斷除諸見煩惱者。諸見。即身邊邪見戒五利使。煩惱。即貪瞋癡慢疑五鈍使。五利使屬見惑。迅速敏捷故利。五鈍使屬思惑。紆迴遲緩故鈍。此十使是造業受報之因。能使眾生。受輪迴生死之苦。故名使。斷除十使時。慧照分明。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之惑。此惑無有自體。故曰虛偽。不損真正善根者。以無漏智為真正善根。智能斷惑。其智不損。如日光能破暗。其光不損。名除覺分。

  • 五捨覺分。若捨所見念著境時。謂所見念著之境。此境本來無有。慧照分明。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舉體虛妄。因念著故。似現前境。乃由意識所變。故曰不實。既已了知。永不追憶。如人所見夢中之境。夢時妄生愛著。醒覺之後。了知虛偽。無有真實。故不追憶。名捨覺分。
  • 六定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禪有多種。外道禪。修無心定。用強制力。將第六意識。伏而不行。生無想天。壽五百劫。初半劫。用功入無想定。能經四百九十九劫。如夾冰魚。雖然不動。冰融復活。迨最後半劫。定力一失。妄想復起。因謗三寶。墮落地獄。有漏禪。如四禪四空諸天。各皆有定。若未得滅受想定。不能了生死。報盡還來。散入諸趣。如鬱頭藍弗。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三界極頂。捨報之後。墮作飛狸之身。此定覺分。慧照分明。善能覺了。如上諸禪。悉皆虛假。非真實定。不生愛見味著。名定覺分。

《解》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攝持之。調和適中。名念覺分。

七念覺分。若修出世道時。即修出離世間。了脫生死之道。三十七品。出世道也。修此道時。慧照分明。善能覺了。定慧不可偏重。常使定慧均平。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要一樣高低長短。或有時定力太過。其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而審察提起。不令沉沒。成有時慧力太過。其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收攝任持。不令浮動。務必調和其心。定慧適中。名念覺分。

《解》八聖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無漏行觀。見四諦分明。名正見。以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為令增長。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八聖道分。聖者正也。亦名八正道。由前擇法覺分。不依偏邪。故入正道。無漏聖法曰正。能通涅槃曰道。共有八種。

  • 一正見。修無漏行觀者。即苦集滅道四諦。每諦有四行觀。合為十六行觀。詳在三藏法數。恐繁不錄。修此行觀。不至漏落生死輪迴。故稱無漏行觀。慧眼分明。見理正確。名正見。
  • 二正思惟。以無漏心。即四諦智。總名一切智心。以無漏心。相應思惟者。不是識心思惟。乃是無漏心相應之思惟。動發覺知籌量者。依四諦智。動發四諦觀。覺知籌量四諦境。為令觀智增長。斷惑證真。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解》以無漏慧。除四邪命。攝諸口業。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住清淨正身業中。名正業。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名正命。

三正語。以無漏慧。除四邪命者。一方口食。謂曲媚豪勢。通使四力。二維口食。謂種種咒術。卜算吉凶。三仰口食。謂仰觀星宿。以自活命。四下口食。謂種植田園。和合湯藥。以上四種。邪心求利。以活身命。多有口業。攝諸口業者。即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

  • 四正業。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凡不正之行。皆名邪業。住清淨正身業中。即修清淨梵行。如楞嚴經云。尚無不殺不盜不婬。云何更隨殺盜婬事。名正業。
  • 五正命。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一詐現異相奇特。以奸詐為懷。示現異相。與人不同。如不食五穀。臥刺投灰。諸奇特事。冀人信仰。二自說功德。誘動人心。三占相吉凶。為人說法。占卜相命。報吉談凶。為人說法。四高聲現威。令人敬畏。五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此二可知。此五種亦皆邪心取利。以自活命。故名五邪命。住清淨正命中者。以道自活。而全法身慧命。名正命。

《解》以無漏慧相應。勤行精進。修涅槃道。名正精進。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無漏慧相應入定。名正定。

六正精進。以無漏慧。修涅槃道。勤行精進。不倦不怠。行契於智。謂之相應。名正精進。

  • 七正念。以無漏慧相應。除諸妄念。一心專念真如實際。佛果菩提之正道。及萬行莊嚴之助道法。名正念。
  • 八正定。以無漏慧相應入正定。遠離不定。及邪定。與有漏禪定等。名正定。

《解》此等道品。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依無生四諦而修。即通教道品。依無量四諦而修。即別教道品。依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

】此料簡道品。先約四教簡。後約四土簡。道品即四諦中道諦也。通大小乘。乃如來妙智。對機所施之教法。如醫師之因病設藥。修行道品。如服藥除病也。

天台宗智者大師。將如來一代時教。判為五時八教。化儀四教。為頓漸祕密不定。化法四教。為藏通別圓。四教各有四諦。故道品須約四教料簡。極樂世界。十方往生者眾。機當不一。若約夙種而論。當有四教道品修法之差別。

  • 一藏教。即三藏教。四阿含為經藏。毗尼為律藏。阿毗曇為論藏。小乘學者。依此而修。故名藏教。約事立名。後三教大乘。約理立名。藏教詮生滅四諦。苦諦。則生住滅三相流遷。集諦。則貪瞋癡等分。四心流動。道諦。則對治易奪。滅諦。則滅有還無。淨土眾生。若小種先熟者。定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
  • 二通教。為大乘初門。鈍根人通前藏教。利根人通後別圓。故名通教。詮無生四諦。苦諦如幻如化。無逼迫相。集諦。如幻如化。無和合相。道諦不二相。滅諦無生相。淨土眾生。若是通教機。定依無生四諦而修。即通教道品。
  • 三別教。獨菩薩法。別前藏通。別後圓教。故名別教。詮無量四諦。苦諦。有無量相。十界果報不同故。集諦。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諦。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故。滅諦。諸波羅密不同故。淨土眾生。若是別教機。定依無量四諦而修。即別教道品。
  • 四圓教。三諦圓融。圓修圓證。故名圓教。詮無作四諦。苦諦。五陰本如來藏。無苦可離。集諦。煩惱即菩提。無集可斷。道諦。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滅諦。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淨土眾生。若是圓教機。定依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

《解》藏道品。名半字法門。淨土濁輕。似不必用。為小種先熟者。或暫用之。

】前約四教簡道品。此約四土簡道品。藏道品。名半字法門。以小乘偏真。而不圓滿。故名半字法門。對大乘通別圓。滿字法門而說。淨土濁輕者。以淨土本無五濁。因娑婆眾生。生彼國土。故有濁輕。似不必用者。若為小種先熟。則暫用之。若無小種。不必常用也。

《解》通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稟。同居淨土多說之。

】名大乘初門者。為別圓二教初門也。聲聞緣覺菩薩。小中大三乘。同聞共稟而修。同居淨土眾生。有具見思惑者。故多說無生道品也。

《解》別道品。名獨菩薩法。同居方便淨土多說之。

】名獨菩薩法者。非三乘共稟。惟菩薩獨修之法。同居方便淨土多說之。實報寂光二土。則不用別教道品也。

《解》圓(教)道品。名無上佛法。有利根者。於四淨土。皆得聞也。

】名無上佛法者。第一義諦也。最尊最上。無有何法能加其上。如有利根之者。於四種淨土。悉皆得聞。因四土圓融故。如是方是極樂淨宗。總論四土。同居則具四教。方便但具別圓。實報唯圓教。寂光惟是一心。無教不教。

《解》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餘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

】如是。指法之辭。指根力覺道四科。等者。等念處正勤。如意足。及餘四攝法等。

四攝者
. 一布施。眾生無緣不能度。先以布施。結眾生之緣。
. 二愛語。以柔軟語。令眾生樂聞。易於受度。
. 三利行。行種種饒益行以利眾生。
. 四同事。和光同塵。欲施教化。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以此四法。攝取眾生。故名四攝法。

六度者
. 一布施度慳貪。
. 二持戒度諸惡。
. 三忍辱度瞋恨。
. 四精進度懈怠。
. 五禪定度散亂。
. 六智慧度愚癡。
慳貪等六蔽。是眾生心病。六度是如來法藥。以法藥對治心病。自可藥到病除。

十力者。如來所有十種智力。
. 一是處非處智力。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作善業得樂報。因果相契。為是處。作惡業望樂報。因果相背。為非處。猶言無有是處也。
. 二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所有諸業。或善不善。漏無漏等。
. 三定智力。知諸禪三昧。世間禪。四禪四空定。出世間禪。小乘禪。大乘禪。出世上上禪。
. 四根智力。知諸眾生。諸根上下。隨機施教。
. 五欲智力。知他眾生。種種樂欲。各各不同。
. 六界智力。知世間眾生。種種界分。
. 七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相。
. 八宿命智力。知一世乃至百千萬世。姓名苦樂壽夭等。
. 九天眼智力。見眾生受生捨報。從何道來。向何道去。或苦或樂。
. 十漏盡智力。自知我生已盡。不受後有。

無畏。乃四無畏
. 一一切智無畏。謂於一切諸法。盡知盡見。故無所畏。
. 二漏盡無畏。謂諸漏已盡。五住究盡。二死永亡。故無所畏。
. 三說障道無畏。謂於障道之法。能知能說。故無所畏。
. 四苦盡道無畏。謂於盡苦之道。能知能說。故無所畏。

無量法門者。眾生煩惱之病無量。故佛說法門之藥。亦復無量。如上諸佛所說之法。淨土諸鳥。一一皆能說之。眾生聞者。皆能得益。

《解》三十七品。收法雖盡。而機緣不等。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故令聞者。念三寶。發菩提心。伏滅煩惱也。

】此明開合。開合乃是隨機。三十七品。收一切道法雖盡。而眾生機緣不等。故作種種開合。其中名義。自應不同。若是好廣之機。則開演三十七品。成無量法門。若是好略之機。合演三十七品。無量法門。成戒定慧三學。名既不同。義亦有異。總而言之。隨眾生機緣。樂聞廣者。略者。無不演暢。曲盡其宜。如樂說無礙辯。各隨好樂而說也。

故令聞者。念三寶。足見極樂眾鳥。說法有方。善能開導於人。令念三寶也。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三者俱稱寶者。皆可尊可貴故。既圓念三寶。自可圓發三心。明正因佛性。則理心發。明了因佛性。則慧心發。明緣因佛性。則善心發。一發一切發。是為圓發。自能圓斷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也。

《解》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稟。一心修證。故念僧。

】此正明念三寶因緣。以修持淨業。往生為因。諦聞眾鳥說法為緣。灼見慈威三句。親見彌陀。有攝受之慈。有折伏之威。慈威二皆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三句。聞法心歡喜。謂之法喜。法喜入心。如飲甘露。是為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稟。一心修證者。大眾同聞。共稟受教法。一心修持。隨功行之淺深。而證位有高下。故念僧。

《解》能念即三觀。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及四教意義。三諦權實之不同。如上料簡道品應知。

】此簡別能念所念。以及三寶不同之相。能念即三觀者。謂能念之心。體本空寂。即空觀。用則圓照。即假觀。正空寂時。寂而常照。正圓照時。照而常寂。即中觀

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者。何謂別相。差別之相也。法身。報身。應化身。為四教佛寶。教理智斷。為四教法寶。三乘賢聖。為四教僧寶。何謂一體。真實之體也。湛然智照。靈明覺了。為佛寶。實相理體。清淨圓妙。為法寶。理智不二。和合無違。為僧寶。別相是相。相即性中之相。一體是性。性即相中之性。性相一如。二而不二也。

及四教意義者。別相一體。各分四教。但有三諦權實之不同耳。藏通二教。為真諦三寶。別教為次第三諦三寶。圓教乃一心三諦三寶。前三教總屬權。圓教乃屬實。此乃如上文。料簡四教道品應知。初釋鳥音法利竟。

壬二徵釋略顯

《經》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此文徵釋疑難。恐人疑云。彌陀因中。第一大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現有眾鳥。豈不有違本願乎。故呼舍利弗而誡之曰。汝勿謂此諸眾鳥。五陰實法。是罪報所生。此鳥非但不同人間之鳥。隨業受生。而且不同天上之鳥。雖能說法。仍屬業報所生也。

所以者何。此句是徵。所以不可說此鳥。實是罪報所生者。何也。彼佛下解釋疑難。彼佛國土。由彌陀願行。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此三惡道。由五逆十惡。感地獄道報。由慳貪嫉妒。感餓鬼道報。由愚癡暗昧。感畜生道報。故名惡道。

又呼舍利弗而告之云。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此引法藏比丘。所發第十六願為證。願云。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不善名者。不取正覺。名且不聞。何況有實是罪報所生之眾鳥耶。何況。反顯其必無也。非但目所未睹。亦復耳所未聞也。

是諸眾鳥四句。出其所以。難云。彼國既無惡道。何以現有眾鳥。告曰。此鳥皆是阿彌陀佛願力。欲令法音宣揚流布。以不思議力。變化所作耳。又引難云。法藏願後偈云。地獄鬼畜生。皆生我剎中。何得謂無三惡道。引釋云。彼偈次云。一切來生者。修習清淨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則知未生。雖屬惡道。早種淨因。既生彼國。皆成上善。同佛相好。豈復存惡道形耶。

《解》徵釋可知。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

】經中徵釋。無三惡道之疑已顯。故曰可知。此假立問答。以釋尚無惡道之名。故問云。白鶴等豈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者。是諸眾鳥。五陰實法。既非罪報。則白鶴等假名。亦非惡名。
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者。此承上對顯。五陰既非罪報。則屬善報。假名既非惡名。則屬善名。善報則究竟五陰功德。善名則究竟假名功德。一色一香。一塵一名。皆即全體法界。不可思議。
故一一名。皆詮如來究竟功德。詮者顯也。以假名詮顯實法。如來究竟功德。以如來證窮十法界功德。是為究竟。徹法流之源底故。是法平等。一究竟一切究竟。
故一一名字。悉皆究竟。所謂究竟白鶴。乃至究竟共命之鳥。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反顯是究竟功德之名也。故旁註曰名字法界。不可思議如此。

《解》問 : 化作眾鳥何義。答 : 有四悉〔檀〕因緣。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

】此問答顯益。
: 彌陀欲令法音宣流。變化眾鳥。有何意義。
: 有四悉檀因緣。梵語悉檀。此云普施。四悉乃有四益。

  • 一世界悉檀。歡喜益。因世界凡情。喜此諸鳥。彌陀隨順凡情而化。令得歡喜。
  • 二為人悉檀。生善益。化鳥說法。事出奇特。令聞者。咸念三寶。而得生善。
  • 三對治悉檀。滅惡益。鳥能說法。未可輕視。不於諸鳥。起下劣果報想。令得滅惡。
  • 四第一義悉檀。入理益。第一義。即甚深究竟之義。生佛一如。鳥為彌陀變化所作。鳥即彌陀法界藏身。無一法不具。無一法不造。即理具事造。令得入理。此經為圓頓教。皆第一義悉檀。便具下三悉檀。以事造不離理具也。

《解》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乃)〔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此文標指法界。即直指萬法唯心之旨。以顯西方六塵之境。一一無非全體法界。微風。乃觸塵。樹網。乃色香味三塵。音。乃風聲。此前五塵為實法。五塵落卸影子。落在意地之中。是法塵。為假法。此六塵是依報。眾生是正報。若依若正。若假若實。隨拈一法。當體即是彌陀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亦即我及眾生。三身四德。生佛平等。依正無殊。此為第一義悉檀也。初化有情聲竟。

辛二化無情聲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解》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此中經文。重告舍利弗。無情法利。微風者。風之美也。輕清柔和。不徐不疾。吹諸寶樹寶網。鏗然有聲。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宮商並奏。律呂克諧。出微妙音者。幽雅曰微。說法曰妙。音中或讚佛。福慧兩足。能作眾生導師。或讚法。猶如妙藥。能治眾生心病。或讚僧。信解修證。能作眾生模範。能令聞者。自然興念三寶。此明念三寶因緣也。

解中情與無情。同宣妙法者。情指上文眾鳥。無情指本科風樹羅網。同時宣演。四教道品。無量法門。能隨上中下。各類之機。皆得領解。則何異佛音圓妙。隨類得解也。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 無情聲。何以亦能說法。
: 情與無情共一體。迷者茫然罔覺。悟者豁然契入。如香巖聞擊竹聲。而悟道者是也。又古德云。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此土無情尚然。何況極樂莊嚴佛土耶。

《解》念三寶。是從悉檀獲益。凡夫創聞。大踴遍身。是歡喜益。與三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滅煩惱。是(滅)〔破〕惡益。悟證一體三寶。是入理益〔也〕。初別明竟。

】此明念三寶四益。念三寶是從四悉檀獲益。以同居淨土凡夫。創聞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大喜遍身。是歡喜益。外與別相三寶。內與一體三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發心起行。或伏煩惱。或斷煩惱。喻如濁水靜深不動。灰土自沉。清水現前。去泥純水。攪亦不濁。心中煩惱伏斷。亦復如是。是破惡益。悟證一體三寶。人人具足。是入理益。本科二化無情聲竟。大科初別明竟。

庚二總結

《經》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解》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

】重重結示令深信者。前三教皆淺信。惟圓教事事無礙之信乃深。一切莊嚴。即四土莊嚴。皆導師因中。所發四八弘願。願後所修。六度萬行。之所成就。乃至果上成佛。得一切種智所現相分莊嚴。此皆約佛邊說。

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者。淨業。即修持念佛法門。清淨三業。以此淨業為能感。一切莊嚴為所感。乃至往生淨土。由唯識所變相分莊嚴。以為受用。此乃約眾生邊說。

佛心生心。互為影質者。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是全莊嚴。乃佛心也。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現。是全莊嚴。乃生心也。全心即境。全境即心。佛生互為影質。本質如石印之印模。影像如影印之印刷品。以佛之莊嚴為本質境時。卻在眾生心中。為影像境。以眾生莊嚴為本質境時。卻在佛心內。為影像境。故曰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者。以眾燈。喻佛心及一切眾生之心。以燈之光明。喻佛心所現莊嚴。及一切眾生心所變莊嚴。眾燈光遍一室。雖然似一不分。卻是各各遍滿。無壞無雜。互不相礙。以喻佛心生心。所現四土莊嚴。似一不分。亦是各各莊嚴。無壞無雜。互不相礙。此即唯心莊嚴。事事無礙之境也。

全理成事。全事即理者。此指上文。心境無礙。理即是心。事即是境。全心成境。全境即心。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也。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者。此指上文性修交成。性即是理。修即是行。稱理起行。行不離理。全行即理。理不離行。全性德莊嚴而起成修德莊嚴。全修德莊嚴。還在心性之中。不在心性之外。心性本無外故。如依地種花。千葩萬卉。皆不離地。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淨土彌陀。不在心性之外。此理微妙。亦可深長思矣。豈淺智短識之所能知耶。

《解》奈何。離此淨土。別譚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哉。初依報妙竟。

】奈何。寄嘆之詞。謂奈之何。世人不了即事之理。即土之心。離此不思議淨土。別執緣塵影事之妄想。以為真心。別譚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甘心墮於鼠即鳥空之誚。良可哀也。

鼠即。乃鼠鳴聲。譬喻譚有不知妙有之理者。鳥空。亦鳥鳴聲。譬喻譚空不達真空之理者。初依報妙竟。

丙二正報妙分二 丁初徵釋名號 二別釋主伴 初分二 戊初徵二釋 今初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解》此經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徵釋名號。欲人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也。

】此經乃是如來。的確指示。持名念佛之妙行。故特徵佛名而解釋之。持名而稱妙行者。
. 一但持一句佛號。而得三界橫超。此簡捷妙。
. 二但要十念功成。亦得帶業往生。此殊特妙。
. 三但得往生淨土。便證三種不退。此圓頓妙。故稱妙行。此文釋正報妙。

正報有主有伴。先徵釋化主名號。故問當機。在汝之意。以為云何。彼佛因何之故。號為阿彌陀。就此一徵。正欲人因名思義。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之心也。初徵竟。

戊二釋分二 己初約光明釋 二約壽命釋

《解》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釋迦本師。以光壽無量二義。收盡一切無量之義。非彌陀但具光壽二義也。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光壽二義。即彌陀心性。光則寂而常照。不變常隨緣也。壽則照而常寂。隨緣常不變也。寂中有照。照中有寂。橫豎交徹。即一真法界之全體。為十界之綱宗。乃諸法之實相。故舉此作彌陀三身四土。三身四土。乃此體之所現。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光壽無量。亦此體之所成也。

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者。本覺理性。即眾生人人本有之佛性。此性橫遍豎窮。寂照照寂。即光壽無量之義。持名即始覺合本者。執持名號。能持之心即始覺。所持佛號即本覺。始覺不離本覺。本覺具足始覺。故曰始本不二。如摩尼珠。珠具光明。還照珠體。光不離珠。珠不離光。光珠不二也。

生佛不二者。生心如是。橫遍豎窮。寂照照寂。佛心亦如是。佛號亦如是。故念佛眾生。一念心與佛號相應。則一念佛。念念相應。則念念佛。是則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也。

己初約光明釋

《經》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解》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

】此釋佛光無量。先約證釋。首句為一切諸佛心要。諸佛心性。悉皆寂而常照。不變常隨緣。故為光明。遍照法界。今彌陀從因至果。復本心源。徹證心性無量之體。稱體起用。故光明無量也。

《解》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而因中願力不同。隨因緣立別名。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今果成如願也。

】此約願釋。前三句佛佛道同。無有差別。而欲立別名者。必約差別因緣。如彌陀因中。為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願。第十二願云。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今果成得如所願。可悟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也。

《解》法身光明無分際。報身光明稱真性。此則佛佛道同。應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彌普照。故別名無量光。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

】此約三身。簡法身橫遍豎窮。故光明亦無分際際限。報身以智慧為身。乃稱性所現。故光明亦稱合真性。法報二身。諸佛一如。應身光明。乃有差別。有照一由旬者。由旬無正翻。乃輪王巡狩停留之處。如此方驛館。有小中大之不同。或照十百千由旬。或照一世界。十百千世界不等。唯阿彌陀佛。大光普照。故別名無量光。此指彌陀應身。常光如是。非指放光而言。放光者。如本師未說法華之前。先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億佛土。正說楞嚴之時。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其光晃昱。如百千日。普照十方。微塵世界等。

三身不一不異者。法身。以理為身。報身。以智為身。應身。以機緣為身。應機示現故。如何可以說一。三身本來一體。如何可以說異。說一說異。皆為戲論。佛身不可思議。離諸戲論。故曰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悉檀利益。故作三身光明分別耳。

《解》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此釋佛光無礙。佛光而言礙無礙者。皆約眾生分上說。眾生與佛緣淺。不睹佛光。故說為礙。若與緣深。能睹佛光。說為無礙。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有緣眾生。無不圓見。故曰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 佛光既照十方。何以念佛之人。許多不見佛光。
: 正因念佛功淺。宿世障深。故不能見。不可因不見佛光。遂疑佛光不能照十方國。譬如日光普照。生盲不見。豈可謂日無光耶。倘能一心念佛。念念無間。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何況佛光。初約光明釋竟。

己二約壽命釋

《經》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解》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也。

】此釋佛壽無量。先約證釋。首句指諸佛心性之體。悉皆照而常寂。隨緣常不變。故為壽命。法身常住。今彌陀因行已滿。果覺已圓。徹證心性無量之體。始本合一。故壽命無量也。

《解》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延促不等。法藏願王。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別名無量壽也。

】此約願釋。法身清淨。猶若虛空。既無形相。安有始終。報身修成。智德圓滿。斷德究竟。故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本無差別。應身壽命。則隨佛本願。及與機緣。而為長短。如釋迦生於人壽百歲時。願減壽二十年。以補末劫眾生。故八十歲入涅槃。此為隨願。機薪既盡。應火須亡。此為隨機。故或延或促不等。

法藏願王者。法藏。即彌陀因中為比丘之名。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之弘願。故稱願王。第十三願云。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又第十五願云。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故曰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故別名無量壽也。

《解》阿僧祇。無邊。無量。皆算數名。實有量之無量。然三身不一不異。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

】此約三身簡。阿僧祇。此云無數。乃印度十大數之首。第二由阿僧祇阿僧祇。為無量。第三由無量無量。為無邊。以下皆倍倍積累。第四為無等。第五不可數。第六不可稱。第七不可思。第八不可量。第九不可說。第十不可說不可說。今佛生壽命。以阿僧祇劫計算。有無量無邊之阿僧祇劫。此實有量之無量也。

彌陀應身亦有涅槃。非同法報二身。無量之無量也。正法住世。亦復無量。正法於上半夜滅時。觀世音菩薩。即補佛位。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國名眾寶普集莊嚴。其佛壽命。正法。亦復無量。正法滅後。是夜大勢至菩薩。即補佛位。號善住功德寶王如來。然三身不一不異下。是破情計。應身本來即法即報。故曰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

《解》及者。併也。人民指等覺以還。謂佛壽命。併其人民壽命。皆無(有)量〔等〕也。

】此釋生壽無量。佛為法王。惟妙覺堪稱。等覺以還。皆人民也。彼佛壽命無量。併其人民。皆得無量之壽。

《解》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

】此重釋光壽二義。先總明。當知無量光壽之佛名。皆本於眾生。現前一念。豎窮橫遍之心性建立。以生心佛心。本同一體。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曰平等。能令持名者。即佛號而悟心性。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

《解》復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此別明光義。承接上文。由眾生心性。有大智慧光明。橫遍十方。無量光之義。故生極樂。即生十方。見彌陀。即見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自度謂斷自性之煩惱。度自性之眾生。十方一切眾生。與我本來同體。故能自度。即是普利一切也。

《解》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

】此別明壽義。由眾生心性。有常住不變。豎窮三際。無量壽之義。故極樂人民生者。即是一生補處。以是最後身。圓證三不退。任運進趣佛果。故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也。

《解》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此結歸心性。勸人深思。導師證一念無量光壽之心性。故名阿彌陀。故曰離心無名號。離名號何由徹證無量光壽之心。是以叮囑。應當起智觀察而知。即心即佛。願深思之。未可草草過去。初徵釋名號竟。

丁二別釋主伴分二 戊初別釋 二結示 初又二 己初主 二伴 今初

《經》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解》此明極樂世界教主成就也。

】此別釋教主。極樂世界。以彌陀為教主。故曰主成就。即六成就之一。阿彌陀佛成佛。是證果。證果必由修因。彼佛之因。藏經中所載不一。今略舉其八。

  • 一大本云。定光佛前。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佛時。有國王聞法出家。即法藏比丘。對佛發四十八願。願行圓滿。得成為佛。今阿彌陀。即法藏比丘所成之佛也。
  • 二法華經云。大通智勝如來時。有十六王子出家。淨修梵行。勤求無上菩提。佛滅度後。常樂受持。妙法華經。後悉成佛。今阿彌陀。即第九王子所成之佛也。
  • 三悲華經云。無量劫前。有轉輪王名無諍念。供養寶藏如來。時王發願。願成佛時。國中種種清淨莊嚴。佛與授記。過恆沙劫。西方世界作佛。國名安樂。今阿彌陀。即無諍念轉輪王所成之佛也。
  • 四大乘四等總持經云。無垢燄稱起王如來時。有淨命比丘。總持諸經。十四億部。隨眾生願樂。廣為說法。今阿彌陀。即淨命比丘所成之佛也。
  • 五賢劫經云。雲雷吼如來時。有王子名淨福報眾音。供養彼佛。發菩提心。上求下化。今阿彌陀。即淨福報眾音所成之佛也。
  • 六賢劫經又云。金龍決光佛時。有法師名無限寶音行。力弘經法。今阿彌陀。即彼法師所成之佛也。
  • 七觀佛三昧第九經云。空王佛時。有四比丘。煩惱覆心。空中教令觀佛。遂得念佛三昧。今阿彌陀。即彼第三比丘所成之佛也。
  • 八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云。師子遊戲金光如來時。有國王名勝威尊重。供養彼佛。修禪定行。今阿彌陀。即彼國王所成之佛也。阿彌陀因地修行多劫。因應無量。不能枚舉。

《解》然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

】此約事論三身。佛有三身。法身是本有。報應屬修成。法身無相。故無成與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者。依始覺智修因。以智斷惑。見思麤惑先斷。從真出假。修二利行。斷塵沙惑。修中道觀。斷無明惑。此別教意。若一斷一切斷。此圓教意。惑淨智圓始本合一。得根本智。成自受用報身。依根本智。起後得智。成他受用報身。故可名成。亦得論劫。

應身為物示生名成者。應身。乃應眾生機而示現。眾生機緣未熟。佛不出世。物字指眾生言。若眾生機緣成熟。佛即示現八相成道。故可名成。亦得論劫。

《解》又。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與)不成。不應論劫。

】此約理論三身。與上文互顯。文法妙極。法身因修德顯者。法身。是三德中第一德。雖然本具。必因修德方顯。修德是三德中。第二般若德。第三解脫德。法身雖然人人本有。若不假般若智德。解脫斷德。法身之性德。終不能顯。如金礦雖具真金。若無人知。不開採煆煉。金終不顯。必由了緣二因之功。正因方顯。故亦可論成論劫。

報身別無新得者。報身雖屬修成。以智斷惑。惑淨智圓。法身顯現。譬如磨鏡。垢盡明生。別無新得。但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非從外得也。

應身如月印川者。應身。隨機應現。如一月在天。影印百川。古云。千江有水千江月。千月還是一月攝。應身不出法身。併上報身。由法垂報。既法身無成不成。不應論劫。則報應亦然。

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梵語劫波。此云時分。有小中大三種。人壽從十歲。過一百年增一歲。如是遞增。增到八萬四千歲。以後過一百年減一歲。如是遞減。減至十歲。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成住壞空四中劫。為一大劫。合有八十小劫。此約世界成壞為一劫。彌陀成佛至今。已經十劫。當依唐譯。是十大劫也。種種教化成就。故聲聞弟子。諸菩薩眾。無量無邊。一生補處菩薩。其數甚多。

《解》〔但〕諸佛成道。各有本跡。本地並不可測。且約極樂示成之跡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

】十方諸佛成道。各各皆有本跡。本者。最初成等正覺為本。跡者。今生應化事跡為跡。如法華經。如來壽量品。釋迦自謂。塵點劫前。早已成佛。此本也。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此跡也。彌勒是補處菩薩。尚不能測。一佛如是。佛佛皆然。故曰本地並不可測。今彌陀。且約極樂示現成佛之跡而言。非約本地而論。即上文所謂。一成一切成。亦即是三身。非成非不成而論成。此非偏論也。

《解》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此明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經云。佛世甚難值。今既彌陀住世。壽命無量。故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面奉慈容。親聞妙法。同佛壽命。依佛修證。一生可以成辦道果。如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彌陀十劫中。教化之所成就也。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我等曷不一心念佛。求生淨土。親覲無量壽如來也。初主竟。

己二伴

《經》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解》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習小行。臨終回向菩提。發大誓願者。生彼國已。佛順機說法。令斷見思。故名羅漢。如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

】此明非實聲聞。經云。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名同小乘。皆是回心大阿羅漢。非是實行聲聞。因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佛土。定性者。即小乘實行聲聞。志意下劣。得少為足。但證人空。未得法空。遂沉空滯寂。保果不前者。中乘辟支。亦復如是。故名定性二乘。極樂純大乘機故。他方小機。皆不得生。

若生前先習小乘之行。臨終之時。回向無上菩提。發大誓願。求生極樂。常隨佛學。上求佛道。下度眾生。此即回小向大。得生彼國。生彼國已。佛順機而為說法。令先斷見思煩惱。故名羅漢。非定性之類。乃回心大阿羅漢。如別教七住。亦但斷見思之類。非實行聲聞也。

《解》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聞彌陀名號。信願往生。總屬別圓二教所攝機矣。

】此明實是菩薩。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者。佛對彼二教。不說他方事。故不得聞也。今聞佛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由此信願往生。定非藏通二教之機。故斷定總屬別圓二教所攝菩薩機矣。

正文云。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者。謂彼國不獨聲聞之眾無量無邊。而諸菩薩。亦非算數之所能知。菩薩之數難知。菩薩之功德亦復無盡。大本佛讚彼國菩薩功德。為二十三喻

. 一,智慧深廣。猶如大海。
. 二,三昧不動。如須彌山。
. 三,慧光明淨。超踰日光。
. 四,淨法滿足。猶如雪山。
. 五,平等如地。好惡普載。
. 六,清淨如水。洗諸塵垢。
. 七,猶如火王。燒煩惱薪。
. 八,如風行世。普遍無礙。
. 九,猶如虛空。一切無著。
. 十,淨如蓮華。無有染污。
. 十一,猶如大乘。廣能運載。
. 十二,如震法雷。警覺未覺。
. 十三,如雨甘露。滋潤眾生。
. 十四,如金剛山。魔外不動。
. 十五,如梵天王。諸善最上。
. 十六,如大樹王。普覆一切。
. 十七,如優曇華。希有難遇。
. 十八,如金翅鳥。威伏外道。
. 十九,如眾遊禽。無所藏積。
. 二十,猶如牛王。無能勝故。
. 二十一,如大象王。善調伏故。
. 二十二,如師子王。無所畏故。
. 二十三,曠若虛空。大慈等故。

末復結云。我但為汝略言之耳。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二伴竟。合上初別釋竟。

戊二結示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解》佛及聲聞菩薩。並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處正文。與前全同。其義與前不一。前乃成就依報莊嚴。此乃成就正報莊嚴。化主以光壽無量為莊嚴。化伴。聲聞皆是回心大阿羅漢。菩薩具諸功德。其數無量無邊。非是算數所知為莊嚴。佛及聲聞菩薩。若主若伴。並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

願所成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光明照無央數天下。幽冥之處。皆當大明。諸天人民。以及蜎蝡。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來生我國。此光明隨願所成也。又。法藏第十三願云。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此壽命亦隨願所成也。又。大本云。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量。皆同目犍連神通。欲共計算彼佛初會聲聞。盡其神通。百分中不能知一。又云。我作佛時。剎中菩薩。神通。智慧。辯才。相好。威神。悉皆如佛。今來成佛。得隨所願。

行所成者。大本云。爾時。法藏教化眾生。修行六度。廣行教化無量眾生。發菩提心。行今成就。有斯莊嚴。皆以願行之因。為能莊嚴。光壽無量。化伴無數之果。為所莊嚴。故曰。並是彌陀願行所成。

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者。果者。對因而言。因中由法藏願行無礙之因。成就彌陀無礙之果。果上種智。一現一切皆現。現成化主光壽無量之莊嚴。化伴算數難知之莊嚴。復由眾生心性無礙之因。成就羅漢菩薩無礙之果。果上唯識。一變一切皆變。變起自他影像。互相成就。

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者。自是他心中之自。則自即非自。他是自心中之他。則他亦非他。自他不二者。即生佛不二也。聲聞菩薩。乃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乃聲聞菩薩心內之佛。佛心內眾生。全生即佛。眾生心內之佛。全佛即生。生佛一體。自他不二。惟是現前一念心性。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解》能令信願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

】上約已成。此約今成。當成。今成者。即現今念念成就。當成者。即當來亦如是成就。今成當成。皆依已成之彼土。依正妙果為本質境。作增上緣。能令我等。信願持名之眾生。
. 信。亦念念如是信
. 願。亦念念加是願
. 持。亦念念如是持
自然無量莊嚴。亦必念念如是成就。若今成。若當成。皆如已成者。如是成就也。二正報妙竟。大科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

>> 續下一頁 : 正宗分 (2) 發願

相關:
. 開示彌陀疏鈔 — 黃念祖老居士法音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西方發願文 —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 省庵大師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

--

一念相應一念佛
一念相應一念佛

Written by 一念相應一念佛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