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卷上) ‧ 妙叶禪師

以一念頓歸佛海。謂至圓至頓第一了義。

一念相應一念佛
44 min readNov 4, 2023

取自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 《淨土十要》卷八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總目:

.
. 卷上 (第一 ~ 第九)
. 卷下 (第十 ~ 第二十二)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卷上

四明鄞江沙門妙叶集

念佛三昧稱為寶王者。蓋於一切三昧之中。最上三昧者也。首獨唱於廬山。後徧流於天下。歷代所修。往生非一。著文於世。證驗良多。自昔至今。富於編簡。若禪若教。無不尊崇。是聖是凡。悉皆景仰。

但末代淺根。因藥致病。以極樂淨土。不求之於西方。而求之於分別緣影。多流此見。內懷痛傷。嗟彼唐喪其功。雖修無感。乃以淨土諸經。及各宗疏鈔。採其奧旨。述以成編。雖其言之不文。莫敢裁於胸臆。自為警省。敢聞於人。故以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定其名焉。

極樂依正 第一

原夫無上正徧知覺。聖主世尊。普應機宜。從兜率宮降神於世。故四十年中。說法三百餘會。皆令群有同證真常。乃至末後靈山會上。方說法華。俾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出世本懷。於茲暢矣。

然出世度生之道。非但釋迦。三世如來。莫不咸爾。而於釋迦一代施化法門之中。求其所以機宜相感。生佛緣深。至簡至易。而功高徑捷者。無越求生淨土一法門也。

蓋念佛法門。首因法藏比丘。於無量劫前。為大國王。聞世自在王佛說法。遂棄國出家而成比丘。其佛復為廣說二百一十億佛剎莊嚴。人天善惡麤妙不同等事。法藏聞已。即於佛前發四十八種大願。願成佛時。國中無有三途。三毒。八苦。八難。九惱。十纏等。一切障礙。生我國者。皆住正定。得忍悟心。解脫勝智之人。乃至十念得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其時大地震動。天雨妙花。空樂自鳴。佛與其記。今已得果。成佛十劫。因昔願勝。功德神通。光明力無畏等。超過十方。佛號阿彌陀。其阿彌陀佛所居之國。從是娑婆世界。直西過十萬億國土。名曰極樂。或曰安樂。今見在彼。以昔大願及神通力而為說法。攝取十方世界念佛眾生。眾生生者。得不退轉。剎那尚莫勝數。何況歷劫度脫。其生彼者。有何限極。微塵恒沙所不能喻。

其佛國土。莊嚴勝妙。超過十方。有諸寶池。隨其大小。皆七寶成。或有大池。其量盈廣。正住其中。底布金沙。邊鋪階道。其池之上。

復有樓閣。千層萬疊。廣博妙好。光明赫奕。不可具說。其池之內。八功德水。香美清徹。盈溢充滿。為十四支。於諸無量莊嚴具中。尋流上下。出聲演說無量法門。是妙水中。

復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團圓正等。水注葉間。四色四光。三輩九品。行列次第。香潔微妙。映蔽其國。寶地平正。願力所成。

於其地上。復有七重欄楯。七重行樹。寶幢臺榭。旛蓋珠纓。各各無量。殊特妙好。周迴間列。莊嚴其國。又於虛空。雨諸天衣天香天花天繒天樂。各各無量。繽紛散漫。徧虛空界。

如是無量諸莊嚴具。皆金銀琉璃。硨磲碼瑙。毘楞伽。甄叔迦等。金剛摩尼。如意珠王。不可思議眾寶所成。是眾寶內。各放無量百千萬億寶色光王。互相輝映。一一徧照三千大千世界。其光交羅。不相障礙。極虛空際。不可窮盡。

如是無量一一光明。一一莊嚴。與虛空中天樂香華。珍禽鈴網。其聲雅正。宮商清徹。鏗鏘應節。流出無量無邊微妙之音。其音徧滿。不間不斷。悉能演說苦空無我諸波羅蜜。歎菩提道。讚佛法僧。或說念處正勤根力覺道。諸菩薩行。諦緣願度。力無畏等。十八不共。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不可思議無量法門。

其所說法。三世十方依正色心。融通無礙。及勸精進。如佛音聲。等無有異。其國眾生聞是法已。悉皆念念隨其所樂。速能證入三乘勝行。一切道品。無量解脫。如從佛聞。得無差別。縱是凡夫。聞此法故。自然精進。尚無一念疲倦之心。云何更有退轉。

又彼國土。純一男子。無有女人。蓮華化生。不處胎胞。妙服美味。能成法喜。從其所欲。悉隨念至。無寒暑晝夜。無生老病死。無土石諸山。無三途惡道。往來虛空。經行樹下。欲作佛事。示現神通。悉從心念。又復壽命無極。如是種種快樂無極。故名極樂。

況復彌陀世尊。功德光明。威神相好。各八萬四千。如紫金山。處大蓮華師子之座。莊嚴赫奕。超過虛空。大海彌盧。所不能及。眉間白毫。功德增勝。如日舒光。眾明悉絕。光中化佛菩薩聲聞。各放光明遠照塵剎。攝受眾生。彼二大士。亦復如是。文殊師利。普賢大行。諸大菩薩。皆住彼國。

一生補處。其數甚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悉為良友。以佛為師。親近慈容。聞第一義。頓超三界。即證無生。十地高超。二覺圓滿。況能於念念中。供養十方三寶。成就一切法門。遊戲神通。淨佛國土。乃至入於三途六道。舒光破暗。救苦眾生。或復塵剎分身。隨機化導。應病與藥。如佛弘慈。於念念中。圓滿普賢所有行願。具文殊智。有大勢力。如觀世音。同證菩提。同佛所住。則一切眾生性雖昏昧。得聞此說。誰不歡喜。而生信樂。

然彼妙土及莊嚴事。雖具我心。若非彌陀如來。於過去世。為度眾生。行菩薩道。不可稱計。焉得成就。當知彼佛行願無邊。莊嚴無盡。是故如來居彼國土。大願圓滿。寶土斯成。依正莊嚴。悉皆具足。如是莊嚴依正境界。假使各十方面。百恒河沙微塵剎數菩薩聲聞。以大辯才。如實稱揚。盡未來時。不可窮極。

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如是說。至心信樂。欲生彼國者。應如佛教。圓發三心。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然後直心正向。觀彼國土一切依正無量莊嚴勝妙境界。及彼如來八萬相好功德光明清淨之身。或復隨取一相一境。乃至如來眉間白毫相光。遠離虛妄。或一念至十念。或一日至七日。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得往生。其有直信有彼國土。有彼如來願力威神。不生疑惑。但能一心不亂。執持名號者。不出所期。亦得生彼。何待色身報滿。然後得生。

當知阿彌陀佛。接引眾生。令離苦海。過彼慈親。於先劫中。已立大誓。無苦不忍。無行不臻。無願不立。無法不說。為度我故。方便百千。今正是時。目睛不瞬。垂臂待我。已歷十劫。念念不捨。甚於剖心。乃至其心激切。入生死中。徧歷三道。地獄猛火。不辭勞倦。我若迴心向佛。如子戀母。正慰所懷。則不逾當念。便得往生。何必更經十念之頃。然後得生。

阿彌陀佛 極樂世界圖

斥妄顯真 第二

(參考以下附圖 : 真妄心境圖說

行人欲生彼國。出離生死。先當深識求生彼土真妄之心。且謂如是極樂世界。為是在境。為是在心。若在於心。但有虛想。無土可生。若在於境。雖有生處。又復失心。若謂心境二俱求生。則我身心是一。寧生兩處。若謂心境是一。一心求生。則自今心境宛爾。難說是一。

又極樂娑婆。淨穢不同。況是世尊垂教。敕令捨穢求淨。一義奚得。四句既不可求。或謂處處皆是西方極樂。或謂心淨則是極樂。或云極樂不離這箇。若作此解。皆名邪見。而余因不得以默矣。彼若謂極樂在心。即便妄認此心住在我今身中。既在身中。但名求心。何名求生。豈我世尊不知極樂在心。而說在西方十萬億國土之外耶。又豈不能指說內心。而但能說外境耶。

今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在說法。實境宛然。此是聖人誠言。焉敢不信。而不知此緣影心外之極樂。正即是我真心。我此真心。如彼大海不增不減。而汝妄謂為境。汝謂極樂在緣影心。此緣影心。如海一漚。生滅全妄。而汝妄謂為心。汝若固執妄見。不信外有極樂。信在汝緣影心內者。汝緣影心無體。不可以心求生於心。而不知彼極樂雖在西方。西方即我真心。真心無性。即彼名體。以顯我心。名體本空。亦即我心而示其相。心境一體。生佛同源。

求彼佛。即求自心。非外求也。究自心。須求彼佛。豈他惑哉。如是則取捨忻厭。熾然著相。任我所求。豈復外心。心能具故。則知此心圓裹一切依正境界。乃至色心淨穢。生佛因果。三世十方諸法。含攝無外。同一受用。求一外相。了不可得。雖無外相。不分而分。淨穢宛爾。

故當如是而求。豈可求之於妄心也。如是願求。佛所印可。與彼世之不識本心。愚癡無智。不求西方極樂之佛。但向自己肉團緣影妄心中求。謂是唯心淨土。本性彌陀者。實遼遠矣。

然彼極樂國土。非依緣影妄心。又彼彌陀色身。非在眾生陰體。若向我今四大緣影身心中。求本性自己之佛。不求西方極樂之佛。則妄心生滅。佛亦生滅。佛生滅故。三昧不成。縱求有得。但成生滅之佛。還生生滅之土。不成正行。

經云。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彼圓覺性。亦同輪轉。即此義也。若欲離諸妄見。直生彼者。但求西方十萬億國土外極樂彌陀之佛。以稱性妙觀。如實觀之。使彼如來本覺相好。於彼顯現。合我眾生始覺真心。於此發明。始本相冥。生佛互感。三昧乃成。正行斯立。不生滅土。始可生也。

故知此心徧一切處。尚不閒於地獄。何止極樂。但地獄苦處。今順性而求離。極樂九品。今順性而求生。但依修多羅教。順佛法音。求離苦得樂。從凡入聖。實不出吾之心性。故名惟心淨土。本性彌陀。非謂從妄心中求。妄心無體。焉得名為惟心本性之佛耶。

彼向自己緣影妄心中求者。以色身及山河大地十方剎海為外境也。此向自己不動真心中求者。即十方剎海大地山河為內心也。若知十方剎海即內心。則打成一片。故我任意於中捨穢取淨。厭東忻西。不出自心。以實有彼大願果佛能接引故。故求無不得。若謂十方剎海為外境。則打作兩橛。故纔動念。即乖法體。即失其用。不得自心。以但有此性具因佛。無力用故。故雖求無得。

又妄心但是虛妄緣影。惑為色身之內。無土可生。真心含育一切塵剎。本具極樂依正。求之必生。妄心捨外趣內。真心即外為內。內無外故。外求有相果佛。即求自心。內非實故。內求無體緣影。不見自心。妄心心境宛然。真心即心即境。妄心生滅無據。真心不動不搖。妄心在因無果。始終生滅。真心因果一致。性修交徹。

故知從真心妄心求者。其別若是。論時。則何啻日劫相倍。論處。則何但天地懸殊。論體。真則圓裹十虛。妄則居於身內。論用。真則橫截娑婆。直出生死。妄則煮砂為飯。經劫難成。是故行人發菩提心。求生淨土。豈可但求自己緣影妄心。不求西方極樂真佛。良可痛傷。譬如欲西而面東。欲升而抱石。從水求火。從火覓水。奚可得焉。

嗟今之人。不識真心徧一切處。即色顯體。而妄認緣塵影事。謂是本性。謬之甚矣。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必被消滅。分別影事。妄認為心。亦復如是。若或識子是賊。賊不為害。知意是妄。妄亦奚傷。但不可認彼為是極樂依正也。

四明法智大師。所以有指妄即真之說。觀佛觀心之談。終不撥於極樂依正實境。奈何後世。邪見蜂起。魔侶熾然。破滅佛法。斷佛種性。妄計極樂妙土。在我緣影心中。而不肯西求。可勝顛倒。彼閭巷之人。未聞正說。以此邪見。密相傳授。疑誤人者。雖不逃於地獄苦報。尚有可恕。而我出家四眾。圓頂方服者。同此見解。尤可傷憫。倘若真為生死。則必以此說為是。

若有障重之人。於此法門不能隨順者。則當更審緣影妄心。境界云何。此虛妄心既無有體。但隨我生滅。遂即妄說為我。妄認我故。便謂此心住在我今色身之內。謂此色身住於今之世界。謂此世界還住今之虛空之中。

此虛空性。廣大難量。徧含塵剎。如是則空大界小。心劣於身。一念轉微。不可舉示。豈可以至微至末一念無體之妄心。而於此求極樂依正之妙境乎。不可求而求。豈不甚惑。既了此義。則知如是空性無邊。雖不可量。元不出我大覺清淨心中。如彼片雲點太清裹。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況此色身在世界耶。況此妄心在色身耶。

故知妄微身著。界大空圓。從纖至洪。不出我今本心之內。故知我心如空。彼空如塵。我心廣大無涯無底。圓裹十方三世一切虛空微塵剎土。一切眾生色身妄念。欲求一法在於心外。了不可得。何特西方極樂非心外耶。造次顛沛。尚不可離。況淨行莊嚴。要期西邁。透脫生死。豈求外耶。

經云。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譬如百千澄清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又云。妙覺明心。徧十方界。舍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又云。十方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裹。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以是義觀。既十方空剎。依正色心。是我本有。我今決志求生本有之土。求見本有之佛。有何不可。而謂外求。我既願求。心能感故。彼佛為我顯現之時。即我自家底本有心佛顯現。心佛真實。何有外來。既無外來。彼佛顯時。即我心顯。我心顯時。即彼佛顯。我心即是彼佛之心。彼佛即是我心之佛。一體無二。性本圓融。何可捨彼西方極樂內心之佛。而妄計別有惟心佛也。

或曰 : 雖妄心。豈不亦具依正之法。何必使人求乎外境。
答曰 : 妄心設具一切依正之法。豈不亦具西方極樂。若知西方極樂一如娑婆之實境可求。可說心具。若謂此心即是。心外更無實境。此則但是妄心虛想。有何實焉。而謂心具。又即境之心名真心。離境之心名妄心。故知真妄雖同。即離為異。即得離失。即是離非。其旨明矣。

又如法師少康。因念佛故。稱佛名時。佛從口出。狀若連珠。亦存其相。使其眾會皆得見也。佛既有相。土焉不實。更有一等。謂於事則有。於理則無。或云處處皆是淨土。傷哉此輩。深惑難祛。又禪宗南陽國師。為禪客舉無情說法之話。雖不專言淨土旨趣。亦痛末世向緣影求佛者多。故此說中。不得不備。

【圖】真妄心境圖說
真妄心境勝劣之圖 (此方相喻真心大方廣)

此圖所引。乃上卷第二篇。斥妄顯真之說中來。恐人觀彼猶有昧者。故作此圖再述其旨。使後學易曉云。

真妄心境圖

此圖大方相。喻大覺不生滅之真心也。心量不可為喻。今姑以方相擬之。內一圓相。喻十方無邊虛空也。內十箇小方相。喻十方各微塵數世界也。內人身中心字。喻汝今胸中所蘊六塵緣影之妄心也。此妄影心在我身中。身在世界。世界在空。空在大覺本然真心之中。故知此東穢西淨二土 。實境兩形。遠隔十萬億國土之外。豈在汝今虛妄緣影心中。佛祖有云。惟心淨土。本性彌陀者。正在此以方相為喻。能含裹十虛大覺不生滅真心中。若謂在汝即今妄想緣影心中。可謂惑甚。

楞嚴云。譬如百千澄清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此是迷中倍人。即此義也。又云。十方虛空生汝心內。如片雲點空。況世界在空。豈能離我本然真心也。又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如是則淨穢等土。不離真心。又何礙於著相求生耶。若能了遠即近。求即無求。自合理趣。此真妄二心。古人廣有妙釋。不能具引。行者可不鑑乎。

謬解 第三

(堪為前祖吐氣)

念佛三昧。名三昧王。境界甚深。卒難究竟。古今師授。互有不同。至於天台。其說大備。慈恩賢首。各引其長。曁我禪宗。亦極明顯。但後學淺陋。莫得指歸。尚未升堂。焉能入室。尋門未得。異見多途。遂將禪宗六祖大師壇經說淨土處。暗地搏量。隨語生解。便謂本無淨土。不必求生。而不知我大師非但所說隨機。實乃義符經旨。縱隨其語。但言淨土不必生。亦不說無淨土。淨土既有。生理昭然。何故初機執指為月。若依大師所云。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又云。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又言淨土遠近。但隨眾生善根不同。而佛土焉有遠近之異。是謂不必求生也。

然要眾生永斷十惡八邪。具修十善八正。又令妙識心地性王。不離此身。但迷悟有異。若悟。則能行慈悲喜捨。能淨平直等善。即是觀音勢至。釋迦彌陀。若迷。則分別人我。邪心虛妄塵勞之殊。即是須彌海水之境。龍鬼地獄之黨。

今詳大師旨意。但能心淨。則隨處皆淨。實與維摩會上佛足按地。變穢為淨。其諸大眾各各自見坐寶蓮華。義實無二。則經所謂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其說明矣。大師之辯。豈不稱可佛心。深符經旨。但聖人說法。遮表不同。其有位未至於此者。不可引彼遮詮而自誑也。況一大藏教。或說遮詮。一切皆非。何必求生。或說表詮。一切皆是。必當求生。此二法說。同出佛口。義無有殊。豈可偏執遮詮之說。頓棄表詮求生之義耶。

若果直謂於土不必捨穢取淨。而但淨其心者。則大師亦當謂人但淨心而已。不必令人斷諸惡業而修善行也。今既令人斷惡行善。則必於土捨穢取淨。其義益明。故佛說遮詮之時。正欲顯於表詮令求生。說表詮時。正是依於遮詮知無生。

故知曹溪令人因心先淨。則報境自淨。不令求生。遮詮也。盧山令入佛報境淨。則因心自淨。教必求生。表詮也。然佛祖說法。因果不二。非前非後。二義未嘗相離。雖使人所入不同。而法體本一。奈何今人纔聞遮詮之說謂是。便謂表詮之談為非。自生退障。良可憫傷。不知大師作此遮詮不必求生之說。正是顯於表詮。令求生淨土故也。

又如釋尊一代聖教。諸部歷談。無非一味。而於顯說法中。定多讚顯說。於密說義中。必特稱密說。各宗當部。而置別談。然佛豈無別談妙於此者。蓋欲應機。使眾會受持。得以一志無猶豫也。今像季中扶宗樹教。豈無抑揚之時。六祖既欲弘一行三昧。理宜杜絕諸乘。盧山特欲闡念佛三昧。使之橫超直截。正當圓攝群機。後學豈可妄生二見。宜詳審之。

又謂東方西方之人心淨無罪。不淨有愆者。正謂東方惡境麤彊。佛已滅度。不能心淨。如俗在家。火宅萬煎。縱修亦失。譬如小石。入水即沈。故必求生西方。彌陀聖眾現在。境勝行深。逃子既回。佛親誨益。如出家在寺。善緣具足。決不退轉。故生彼國。心淨無愆。如彼大石乘船。入水不沈故也。又東方西方。理本一體。彼佛國土。非但境勝。其佛現在。能除愆罪。心必清淨。聖地可階。故必遠勝娑婆。須求生也。若是根勝如曹溪六祖者。尚能入生死大海。尋聲救苦。教化眾生。何必求生。其或道力未充。妄效先覺。自不求生。教人亦不求生。譬如救溺無船。彼此俱溺。可奈何哉。

又我大師。實弘禪宗之六祖。所說豈非闡揚少室之禪。乃云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若依此語。則謂不必持戒修禪矣。而不知心若平。則我待物無不平。物我既平。豈可殺他自養。盜彼自利。分男女相而行非行。語不真實。而更飲酒。使醒醉異時。心平既無此犯戒之相。則一切戒皆在其中。豈可全不持戒。與劫殺人等。而云心平。是知作此心平何勞持戒之語。正是顯於大戒也。

禪字乃是梵語。此翻靜慮。或翻正定。或翻一行三昧。豈有行直之人。其心慮而不靜。其住定而不正。其行有不一者。是知何用修禪之語。正是顯於深禪也。大師行超天人之表。道隆像季之間。恐後學著法泥跡。於戒體中。說何勞持戒之語。於禪境中。說何用修禪之言。例此。則知亦於必當求生淨土法中。而說不必求生之語也。後學猶轉泥跡。謂實不必求生。愚之甚也。蓋大師所說。反勸也。諸祖所談。順讚也。非順。則無以啟進修之路。非反。則不顯圓頓之修。反勸順讚。悉應當時之機。無有實法。

如云逢佛殺佛。豈真殺佛乎。若殺佛之語是實。則文殊仗劍。亦是真殺佛乎。苟隨古人之語。不求古人之心。謂實不必求生者。正所謂醍醐上味。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藥矣。

是故大師稱彼三諦圓妙之理。於有生中說無生。於無證中說修證。二邊叵得。中道不存。令教乘圓頓法門。坦然明白。如揭日月於昏衢。無不蒙照。而謂禪宗於念佛三昧淨土旨趣。有所未盡。可乎。若夫河西綽公。長安善導。信源禪師。智覺。慈覺。豈非繼其後者。皆能遠稟遺音。力弘斯道。道珍。懷玉。行業厥彰。圓照諸師。其驗益著。況今禪林為病僧念誦。及荼毘十念稱佛名號。俾其往生。事載典章。餘風尚在。更奚惑焉。

正明心佛觀慧 第四

(此淨宗根本法輪。持名者。亦須於此悟入理持。)

夫念佛三昧者。實使群生超三界生極樂之徑路也。始自鷲嶺敷宣。次羨廬山繼軌。十方稱讚。諸祖傳持。自昔至今。有自來矣。但其說或不能一。致後學不得其歸。獨天台三觀法門。理冠群經。超乎眾說。稟教得旨。其益難思。故後學不可不以此為舟航也。

夫三觀者。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自我如來恢揚。至於智者妙悟。所謂空則一切皆空。假則一切皆假。中則一切皆中。俱破俱立。俱非破立。圓融絕待。難議難思。統諸部之玄門。廓生佛之境智。極萬法之源底。顯淨土之圓修。念佛三昧非此法門。則有所未盡也。四明大師發揚妙旨。以諭後學。今悉用其語。求生淨土。雖不外乎世間小善。及彼事想。若非以大乘圓妙三觀法門。釋彼十六觀經奧旨。使人開解起行。何由必生。

十六觀者
初觀落日。所以先標送想向彼佛也。初心行人。雖了根塵皆是法界。而心想羸劣。勝境難現。是故如來設異方便。即以落日為境。想之令起觀中之日。圓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緣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緣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豈不即空假中。此猶總示。若別論三觀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則心日無礙。以緣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當體顯現。日觀既成。則三觀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一而三。不可思議。日觀既爾。餘觀例爾。應知十六。皆用即空假中一心三觀。以為想相之法。
次觀清水。復想成冰。良以彼土琉璃為地。此地難想。且令想冰。冰想若成。寶地可見。如上且以所見落日及冰。以為方便。
次觀地。觀樹。觀池。及以總觀樓地池等。已上六觀。皆所以觀彼土之依報也。
至於觀華座者。為三聖之親依。觀寶像者。類三聖之真體。欲觀於佛。先觀於座。真佛難觀。要先觀像。乃至普觀往生。雜觀佛菩薩等。七觀。皆所以觀彼土之正報也。
後三觀者。明三輩九品之人自此而生彼也。既然修因不同。是故感果差降。今亦觀者。為令行人識別三品優劣。捨於中下而修習上品往生故也。然諸觀皆用經所示相。憶持在心為所觀境。仍了自心本具此法。託境想成。發明心目。

又經題云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者。佛是所觀勝境。舉正報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眾。觀雖十六。言佛便周。則當但觀彼佛也。欲觀彼佛者。則當先觀彼佛如虛空量端嚴微妙廣大色身。一一身分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之中一一世界海。彼世界海中。一切十方諸佛菩薩聲聞緣覺僧眾。一一微妙廣大。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

又云。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是為徧觀一切色身相。故知十六妙觀。以觀佛為要。八萬相好都想難成。故令但觀眉間毫相如五須彌。此想若成。八萬皆現。此為要門也。

若修前諸觀。心得流利。觀已宏深。則可稱彼毫量而觀。使八萬相好自然皆現。疏中令觀劣應毫相。乃為未修前諸觀者。及為雖修觀未成者。故於佛身別示初心可觀之相。為三昧門也。

又慈雲法師。但令直想阿彌陀佛丈六金軀坐於華上。專繫眉間白毫一相。其毫長一丈五尺。周圍五寸。外有八稜。中表俱空。右旋宛轉。在眉中間。瑩淨明徹。不可具說。顯映金顏。分齊分明。作此想時。停心注想。堅固勿移。此想若成。則三昧現前矣。

是故觀佛三昧經云。若人至心繫念。端坐觀念色身。當知心如佛心。與佛無異。雖在塵勞。不為諸塵之所覆蔽。作是觀者。是真念佛。是知觀佛功德。其事如是。

又彼世尊相好光明。微妙廣大。眾生狹劣。想念難成。佛令於真身觀前。先令想像。佛必坐座。又先觀座。座觀若成。則當想像。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

夫法界身者。報佛法性之身也。滿足始覺名為報佛。究顯本覺名法性身。始本相冥。能起應用。然非眾生能感。則諸佛亦豈能應。能感如水。能應如日。是故始覺合本。猶白日昇天。應入淨想。如影現百川。有感有應。此二道交。是為入眾生心想之義也。

又法界身者。即佛身也。無所不徧。故以法界為體。若能得此觀佛三昧。則觀解心契入佛體。佛體入觀解心。斯乃始覺解於本覺。是故本覺入於始覺。有解有入。此二相應。是為入眾生心想中也。當知今之心觀。非直於陰心觀本性佛。乃託他佛以顯本性。是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惟心觀立。二義相成。是今觀法。

又經中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者。所以示今觀佛。當明修性不二之旨。

  • 言作佛者。此有二義。
    . 一者淨心能感他方應佛。謂諸佛法身。本無色相。由眾生淨心。依於業識。熏佛法身。故能見佛勝應色相。
    . 二者三昧能成自己果佛。謂眾生以淨心想。成就觀佛三昧。故能使自己終成果佛。
    此之二義。初作他佛。次作己佛。當知果佛從證。非是自然。即是而作。全性成修。顯非性德自然是佛也。
  • 言是佛者。亦有二義。
    . 一者心即應佛。前言性本無相。心感故有。則心佛有無。條然永異。今泯此見。故即眾生之心。全是應佛。以離此心外。更無佛故。
    . 二者心即果佛。既心是果佛。故知無有成佛之因。以眾生心中。已有如來結加趺坐。豈待當來。方成果佛。
    此之二義。初是應佛。次是果佛。當知果佛本具。非從緣成。即作而是。全修成性。顯非修德因緣成佛也。

若以作是顯於三觀。則空破假立。皆名為作。二邊之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為是。中道之觀也。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則三諦俱非破立。即中之空假名作。則能破三惑。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之義一心修者。乃不思議之三觀。為十六觀之總體。一經之妙宗也。文出此中。義徧初後。是故行者當用此意修淨土因。

或曰 : 何不依經所說。惟以事想。直生淨土。乃顯慧觀之門。使初心難入耶。
答曰 : 觀慧事想。乃至人中微善。但得一心。皆可生於淨土。但麤妙之不同耳。麤則惟彼事想。妙則專乎心觀。疏云。良以圓解。全異小乘。小昧惟心。佛從外有。是故心佛其體不同。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託境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日觀佛。其旨明矣。

又應了知。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生作佛。作依作正。作根作境。一心一塵。至一極微。無非法界全體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舉一。即是圓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物不具諸法。以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是故今家立於惟色惟香等義。

又云。毘盧遮那。徧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所謂眾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故知果佛圓明之體。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四三昧。通名念佛。若此觀門。託彼安養依正之境。用微妙觀。專就彌陀。顯真佛體。雖託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周徧。無法不造。無法不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觀也。

又仁王般若經云。佛問波斯匿王。汝以何相而觀如來。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無前際中際後際。不住三際。不離三際。不住五蘊。不離五蘊。不住四大。不離四大。不住六處。不離六處。不住三界。不離三界。乃至非見聞覺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我以此相觀如來身。佛言。應如是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此義益明矣。

又云。若其然者。何不直觀彼土真身之妙。而又此經教人先修像觀耶。答。娑婆教主稱讚樂邦。務引眾生出離五濁。教觀彼佛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之法身。而先之以華上寶像者。開示方便。使觀麤見妙也。繼之以丈六八尺之像者。隨順下凡。使觀小見大也。蓋麤妙異想。悉從性而起修。小大殊形。咸自本而垂跡。能觀之性。初無差別。所觀之境。寧可度量。是故圓頓之談。一音普被。開示其次第而非漸。隨順其根器而非偏。並啟觀門全彰實相。像教之源。豈不在茲。

此是念佛三昧單提直截之旨。始終不二之談。大乘圓頓之道。如日月普照天下後世。使知真妄之心。即一而不同。而理有所詣也。可謂不離日用。解行觀慧悉皆具足。學者可不盡其心哉。

道場尊像念佛正觀 第五

夫觀慧三昧者。當以斯觀慧之旨。觀彼極樂依正。使此心純熟。心境理一。而直生於彼土也。道場正觀者。以彼雖達觀慧之旨。而六根所對。尚留塵境。或有退轉。故於道場聖像。乃至莊嚴供具。即與極樂依正。一體而觀。行人雖未離娑婆。以此心觀一故。如已生淨土矣。於命終時。莫不感應。

且如行人懺悔行事。清淨道場莊嚴供事。至於一香一華。豈不即彼三諦之理。若不以此諦理。事事之中。正念觀察。使勝行有歸。則於大乘圓頓之道。不能開顯。如彼佛土。有無量一一莊嚴之具。皆從彼佛初修菩薩行時因行所感。因行既立。果土現前。故莊嚴具。勝妙無盡。我今觀果知因。則知三昧道場一一莊嚴。與彼極樂因果無二。豈不亦各各成大三昧。顯諸法門圓融微妙。如極樂土。等無差別。亦自即彼嚴具。為妙身相。身相供事。非彼非此。非一非多。依正互融。顯法界理。如諸佛土不可思議。豈可視為土木所成境耶。故知或境或心。或身或土。同一受用。自在無礙。

經云。以波羅蜜所生一切寶蓋。於一切境界清淨解所生一切華帳。無生法忍所生一切衣。入金剛法無礙心所生一切鈴網。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堅固香。周徧佛境界如來座心所生一切眾寶妙座。供養佛不懈心所生一切寶幢。解諸法如夢歡喜心所生一切佛所住處寶宮殿。無著善根所生一切寶蓮華雲等。以是觀之。則知極樂依正之境。乃是彌陀如來因行所成。今感其果。我此道場。既是生淨土因。勝劣雖有不同。如海如渧。而其氣分。豈不與同體耶。因是義故。則道場中。六根所對香華燈燭。勝旛寶蓋。一切供具。乃至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諸受用具。一色一香。及一微塵。無非三昧。無非法門。皆能使人發乎妙解。悟心證聖。雖未聞音。亦能表現念佛三昧諸大法門。亦即一切生佛之身。境智無礙。亦能與我同行。為真法侶。行人敢輕視之。使不發妙悟。俱生彼國。可乎。

經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義亦若是。能作此觀。則根境一致。何但我之三業為能修也。又如地獄苦具。刀杖劍火。以彼先造惡因所使。皆能搖動為蛇為狗。為蟲為鳥。穿骨入髓。作諸苦事。況道場中諸莊嚴具。而不依正同源。皆解脫法。與我共成三昧者乎。

又道場莊嚴。形皆異物。尚能使人發乎妙解。況今所奉尊像。恭敬供養。盡心竭志。如父如母。豈不能令我解脫。速生安養。且如一佛二菩薩像。置道場中。為的對懺悔之主。餘像是伴。總名為正。諸莊嚴具。悉名為依。是則主伴依正。與彼極樂依正。雖麤妙不同。而其像主所有神通願力。同佛真身。扣之則靈。求之則應。有何差別。既無差別。則於此像 。豈可但作土木膠漆金彩所成之見。而不作西方極樂大願相好真身之佛觀耶。

若於像中不見真身。則其心不一。三昧難成。妙悟不深。失之甚矣。蓋今所見之像。與彼真身實無二致。但以彼佛大慈普徧。於無二身。隨機應現。示真示化。或示形像。而我以眼障尚深。於一法中。所見自異。於佛真身。而謂像耳。則知此像豈實像哉。譬如觀經三輩九品接引之佛。隨其品位。所遣從勝至劣。各各不同。故知我所見像。實亦當我所見。豈佛慈不普。而示我以像哉。雖然見有不同。皆即彌陀一體。

又如經說。懺彼眼障漸薄。見佛座已。先見一佛二佛。障又薄時。漸漸見佛徧虛空界。以彼例此。若我懺願求生之心。與理相應。先見佛像及化。後能見佛真身。又如華嚴會上。佛體本一。大菩薩眾。見佛是廣大無量天冠莊嚴舍那之身。三乘見佛。是王宮降生老比丘身。我等凡夫。故應見佛是土木所成之身。不爾。云何普賢 觀經。但懺眼罪而得見佛。是知佛本一體。或真或像。實見者自異耳。

又昔有人。刻木為母。母身本木。人有借覓於母。或與或悋。木母亦能形喜慍色。與真母同。彼世間孝意所感。尚能若是。況我無量大願神通之佛。即真寶像。不及木母者乎。況古今造像。徵驗不一。或放光明。或示瑞應。乃至身生舍利。水溺火焚不壞者。載之傳記。不可具陳。則我道場像主。即是彌陀如來真實色身。而我障故。謂是像耳。縱彼直謂是像。亦能入前像觀。從像見真。豈不顯同體之妙。經云。佛清淨身。徧一切處。又云。一切諸法。無非佛法。何特此像而非佛乎。

或問 : 離一切相。即名為佛。佛身尚非。何況此像與佛同耶。
: 若於相非佛。何止於像。雖舍那報身。亦非是佛。若一切非佛。即一切是佛。何非佛耶。

若知此義。則悟我今所奉尊像。不離願海。具大神力。能攝能受。所有一切力無畏等。十八不共。大慈大悲。常樂我淨。相好光明。與彌陀真身。等無差別。而我於中。懺悔行事。當如乞人。得近帝王。常懷慚戰。畏愛兼抱。渴仰攝受。冀求出離。況復歷劫難遇。今既遭逢。豈可輕易使勝行不進。自作障難耶。

又念彼佛。哀憫我故。垂示像身。受我懺悔。既受我懺。則一切重罪。定得消滅。必生淨土。於是心得歡喜。忽如天廓地清。獲得法眼。彼極樂國。可如目睹。故知真像一致之說。非不甚深。學者宜盡其誠。莫作異解。

闢斷空邪說 第六

釋迦如來一代聖教。一本於善惡果報。因緣諸法。為始終不易之正教也。雖有百非超脫之句。豈必離乎因緣法哉。

奈何今時有一等斷人善根。極惡闡提之輩。不識佛祖為人破執除疑。解粘去縛之談。隨他腳後跟轉。妄謂除此心外。諸行皆空。無佛無法。非善非惡。錯認妄識是真。謂此心外。無法可得。遂即撥無因果。排斥罪福。言一切菩薩諸佛形像。秖是個金銀銅鐵土塊木頭。一大藏教。亦秖是個樹皮。揩不淨底故紙。本非真實。何足依憑。於一切善行功德。無不一一掃除 。謂言著相。一路談他之短。顯己之長。或存所參話頭。而又謂不可固執。索性使人內外空索索。谿達地了。即乃潛行諸惡。及婬怒癡等。反謂於道無礙。自賺賺他。內心腐爛。殆不可聞。

譬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身中肉。此等見解。其類甚多。必是天魔波旬。昔恨未消所遣來者。令同我形服。壞我道法。而無遺餘。嗚呼痛哉。若如彼見。謂形像非佛。不知何者是佛。紙墨非經。不知何者是經。若自心是佛。何物非心。而獨謂聖人之像非心非佛耶。又心既是佛。何人無心。而獨謂汝心是佛。使人非像非經耶。不知眾生之心。全體在迷。必假聖人形像經法。而表見之。使人有所悟解也。若有悟解。則識生佛真心。平等徧一切處。

經云。諸佛說空法。為度於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所不化。又云。寧可說有如須彌山。不可說無如芥子許。縱證空法。猶滯小乘。豈能如大菩薩等。從空入有。證於俗假。於眾生界。如佛度生者也。

是故小乘空見。是大乘菩薩所棄。佛說空法。是未了義。又佛說空法。乃即有顯空。空不離有。得名真空。今人說空。離有方空。空成斷見。深為可畏。如陷坑穽。永不可出。

永嘉云。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斯之謂也。善星比丘。妄說法空。寶蓮香比丘尼。私行婬欲。生陷泥犁。豈不是後人龜鑑。後人不以為戒。復蹈其已覆之轍。如盲引盲眾。使師及弟子。自甘沒溺。可悲甚矣。

又若孝子。聞父過惡。以承彼生育之恩。猶尚不忍。況我釋氏之子。負出世恩。於佛形像法言。恣意輕毀。安然不懼。可不痛傷。此人必向五無間獄大熱猛焰之中。各各自受今日謬解之報。豈虛語哉。縱是德山丹霞。亦但如文殊等。一時為人破執顯理耳。豈欲以此教後世耶。

今為其後者。不識先人之方便。更喫彼已吐之唾。一向謬謂拆佛殿燒木佛是究道之行。可謂顛倒。若遵彼遺說。惟能燒拆便是道者。今天下釋子。皆當如文殊師利。以劍自隨。有佛殺佛。無佛斫像。即是道矣。更不須以佛所傳定慧等學而為道耶。

又佛法門得久住者。全賴經像形服威儀。善行乘法而已。不知捨是何據而得久住者哉。是故佛說。於諸經像敬之不至。尚獲大罪。況更輕毀。罪逆可知。

妙經有云。提婆達多。昔作仙人阿私陀時。為釋迦師。釋迦自以其身而為牀座。奉上供養。令我具足六度。相好金色。無畏攝法。乃至不共。神通道力。成佛度生等者。皆因達多善知識也。今釋迦已得證果。欲相成其道。不說法空。但逆讚其法。微損佛足小指。尚不逃於地獄長劫之痛。何況後五百歲。斷人善根。妄說法空者。豈能免苦果耶。

又佛說法空。蓋欲令人體空斷惡。奈何不識佛意。而反滯空退善。豈不顛倒。又彼於諸不善。尚說無礙。不知善法何礙。而欲不修。古人以不落因果答學者問。尚五百世墮野狐身。非百丈老人。不能脫之。況今妄說法空。撥無因果。不懼後世。恣意妄談。非止毀於經像。又將素食之人比之牛羊。說法之人叱為虛解。罪將安極。不知慧解如人之目。道行如人之足。有目無足。雖見而不能行。有足無目。雖行而不能見。以不見故。必墮坑塹。以不行故。奚到寶所。雖不能到。還識是非。既墮坑塹。身命俱失。如經所謂五度如盲。般若如導。以如盲故。行必墮凶。以如導故。必到寶所。豈可反叱經教之談為虛解也。

然則解行雖各為要。設使有行無解。莫若慧解為優。譬如羅漢應供。象身挂纓。其義可了。又若有解無行。菩提可發。有行無解。難會圓乘。故知文殊解深。為諸佛之師。普賢行大。作群生之父。豈可偏滯一隅而自執也。

禪宗南嶽。尚以不似一物。不無修證。不可污染。為悟道入門之要旨。況今人邪見若是之深。豈不速疾陷於極苦之處。楞嚴云。自謂已足。忽有無端大我慢起。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緣覺。又云。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不禮塔廟。摧毀經像。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經是樹葉。或是氈華。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卻崇土木。實為顛倒。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疑悞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則知世尊於妄說法空之人。及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者。預已授其入獄之記。明鑑若是。今人豈能逃佛所記哉。

或曰。彼達多入獄無苦。我奚畏焉。不知達多因心欲逆讚釋迦之道。故在地獄。非但無苦。且如三禪天樂。然以身口似謗故。在地獄之中。還如身口所作。具受無量種苦。佛師尚爾。況今人效之。使人於經像間。不生尊敬。視猶土木。待如故紙。令彼不識因果。薄於罪福。違佛教誡。近五逆行。如是惡報。其能免乎。

開示禪佛不二法門 第七

釋迦如來所垂念佛法門。統法界群機而無外者也。實文殊普賢所證大人境界。天台四明。判與華嚴法華同部。味屬醍醐。即禪宗所謂單傳直指之道。永明四料簡中。謂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誠向上一路也。

奈何今人。因於名利所謀。不遂其志。乃作色長歎而自悔云。噫。我平生一切都罷了。參禪非我所望。不如且念些阿彌陀佛。以修來世。苟不折本足矣。於是反怠其身。曾未深省。倘或忽遇些些兒得志趣。便自無量惡作。依舊一時現前。莫之能禦也。

念佛如此。何益之有。今詳其見。彼謂參禪雖妙而難。如造萬間大廈。念佛雖麤且易。如作一隙草窟。見地若此。譬如饑世得遇大王百味珍膳。認作草菜之食。以如意珠王。視為魚目。可不哀哉。不知禪佛二門。發行雖異。到家一著。其理是同。當知所以發行異者。如參禪。枯來即是。不著佛求。然若自不能具正知見。又不遇正知見人。縱不退轉。多入魔道。無佛力救護故也。

若念佛。一切不取。惟念彼佛。雖無正解。及師友開發。但直信有佛身土。發志即生。縱滯偏小。亦還於正。有彌陀願力救護故也。是名發行有異。非謂法門地位深淺有異也。

是知參禪即念佛。念佛即參禪。禪非佛不得往生。佛非禪不得觀慧。念佛參禪。豈有二致。若知此義。則當乘彼功名富貴得志之時。一刀割斷。即便猛發大心。力行斯道。於世所有妻子寶貨。頭目髓腦。乃至身命。不自悋惜。決志求生。豈可直待悔吝失節不得已之際。以此最上法門。但作草窟魚目小道之見。以苟且之心而欲修之。可傷可惜甚矣。若能因是悔吝。從今一時放下。生大乘寶所之見。辦決定不退轉心。譬如隨風順流之舟。更加櫓棹。豈不疾有所至。何幸如之。

: 若是。則禪書有云。如何是佛。答乾屎橛。答麻三斤。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乃至魔來也殺。佛來也殺。且道與念佛三昧。尊敬戀慕。畏愛渴仰之心。及到家之旨。如何同耶。
: 念佛者。本持念彼西方極樂世界報身阿彌陀佛也。此佛報身。有無量相好光明。化佛菩薩聲聞。願力功德。不可具說。此為佛身。又佛所依境。有諸寶池地樹幢網欄臺鈴旛華水等一切莊嚴。此為國土。然彼佛以身為土。以土為身。身土無礙。心境圓通。或彼或此。同一受用。乃至蘊入界處一切諸法。直至無上菩提。及能殺所殺之義。一切時。一切處。無障無礙。非縛非脫。縱橫逆順。皆即彌陀清淨色身。何以故。心即境。境即心。身即土。土即身。生即佛。佛即生。此即彼。彼即此。及青黃赤白之色。眼耳鼻舌之根。如是諸法。或心或身。亦一一無不自在。無不解脫。尚不間於婬怒癡是梵行。塵勞儔是法侶。何特乾屎橛麻三斤非是佛耶。此既是佛。何須於淨地上。特地示現降生。剜肉做瘡。起度生想。如此正好一棒打殺與狗子喫。卻省得許多作模作樣。六年苦行。降魔說法。於無生滅平等法中。唱生唱滅。賣弄千端。攪動世界。惱亂一切。使平地上死人無數。豈不天下太平。咦到這裹。切忌錯會。不得動著。動著則喫我手中痛棒有分。若謂此說是曹溪門下搕𢶍堆頭觸著得底。且未曾夢見在。我早打折爾驢腰。

: 恐不容汝如此計較。
: 亦不外此計較。又汝莫謂計較有心。計較無心。我幾曾計較來。
: 只此早是計較了。
: 我適來說什麼底。問者不會。
良久又問 : 若一切是佛。則糞箕苕帚皆可酬彼所問。何特以極劣乾屎橛而作答耶。
: 既一切是佛。則門窗戶闥目前諸境皆可為問。何特取是勝之佛而為問耶。故知問者心地未純。太取其高。而答者欲破彼執。反取其劣耳。若知屎橛非劣。則佛亦且非優。豈可謂彼語有不同。而妄認禪佛為異行哉。

: 此念佛法門若如此奇特。與少室指心成佛之說。台宗觀心觀佛之談。初無有異。可謂不出一念。顯三千妙法。而三觀宛然。不離萬法。究一真如門。而一心頓了。且教我鈍根後學之人。如何修行得相應去。
: 但肯發行。何慮不成。譬如空谷之間。有聲皆答。聲大則大鳴。聲細則細響。隨彼發聲。無不克應。正如樂國以三輩九品。攝受眾生。亦隨其根利鈍深淺邪正遲速而導之。應生何品。無遺機矣。如谷應聲。高低共作。若能勤加精進。必不唐捐。又況時無先後。何嫌鈍根。

以是義故。則知一切法門即一法門。一法門即一切法門。豈特禪佛不二。舉釋迦一代施化之道。不出念佛一法門矣。又此法門量廣大。故攝機無外。何間愚智之根。奉勸後賢。於此法門。莫生異見。

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 第八

夫二土者。即諸佛折攝二門也。行人聞上所說依正之境。則能如彼經旨。了知此土實苦。彼土實樂。雖聞觀慧法門。圓融微妙。而直見二土儼然。皆即實境。非如淺信之人。謂彼土心有則有。心無則無。光影幻化。虛妄不實。處處皆是西方等解。深知彼土。亦如此土。端確的實而無謬誤。若人能具此智。不為世間一切邪解偏見諸惡知識之所回轉。則當正觀二土苦樂淨穢。於其境上。生二種心。以為方便。非此二心。不能生彼。

何謂二心。一者厭離心。二者忻樂心。於此娑婆生厭離故。則能隨順釋迦所說折門。於彼極樂生忻樂故。則能隨順彌陀所示攝門。以此二門。精進修行。念佛三昧必定成就。

何謂折門。以聞如上所說極樂勝妙。則應如理觀察此娑婆世界皆苦 。無一樂者。三塗地獄。日夜燒然。餓鬼旁生。不可堪忍。修羅忿戰。人處何安。根塵與八苦交煎。因果共四生昇墜。時有寒暑。境是沙泥。晝夜推遷。無常不住。又復受身臭穢。男女異形。所需衣食。艱難麤惡。壽命不永。眾苦相生。縱有生於天宮。報盡還歸極苦。又不知人中樂即是苦。親正是怨。顛倒攀緣。不求出路。從業致業。展轉不休。如是苦惱。不可具陳。故當厭離也。

何謂攝門。行人聞說娑婆實苦如是。則於彼土西方極樂生大忻樂。彼極樂土。寶地寶池。無三惡道。莊嚴妙勝。超過十方。無寒暑晝夜推遷。無生老病死結業。純男無女。蓮華化生。衣食自然。能成法喜。壽命無量。身光莫窮。聞法音則應念知歸。覩相好而剎那悟道。如是種種。快樂無量。得名極樂。故當忻樂也。

若能於此二門。精進修習。日夜不休。隨順佛教。於此土聲色諸境。作地獄想。作苦海想。作火宅想。於諸寶物。作苦具想。飲食衣服。如膿血鐵皮想。於諸眷屬。作夜叉羅剎噉人鬼想。況復生死不住。長劫奔跋。實可厭離。

於知識若經卷中。聞彼佛願力。國土莊嚴。於念念中。稱彼理趣。生安隱想。生寶所想。生家業想。解脫處想。彌陀如來菩薩僧眾。如慈父想。如慈母想。生接引想。生津梁想。於怖畏急難之中。稱名即應。功不唐捐。剎那便至。速來救護想。應念出離想。如是功德無量。實可忻樂。

若於此折門。不能修行。厭離不深。則娑婆業繫不脫。若於彼攝門。不能修行。忻樂不切。則極樂勝境難躋。是以行人欲生淨土 。成就念佛三昧。當齊修二門。為發行最初一步也。

若不修此二門。雖了觀慧之旨。但成虛解。縱欲生彼。以不忻厭。無因可得。若能修此二門。不識觀慧之旨。雖可生彼。但事想故。位非上輩。若能熾然忻厭。圓修觀慧。既生而復上品者矣。學者豈可謂此說固執著相而輕棄也。

或曰 : 何不諸緣放下。一念萬年。使心與理會。境與神融。自然合道。何必忻厭取捨若是之深。
: 若謂諸緣放下是道。只起一念放下之心。便不名為放下。卻與道反遠。類於斷見外道。故鵝湖云。莫秖忘形與死心。此箇難醫病最深。又云。若還默默恣如愚。知君未解做工夫。

又佛十八不共法中。有精進無減。又六波羅蜜。因精進故。方得成滿。且放下者。但放下世間業緣耳。豈是放下精進體道之心哉。古人所謂坐在無事甲裹。正是此輩。

若謂放下自在是道。而不勤加精進一心修行。豈得心會境融。打成一片。與道合耶。若知不放下是放下。熾然忻厭取捨。即是不忻厭取捨。修即無修。念即無念。則名無功用行。亦名無作妙心。奚難速證中道之理。又修故離斷。無修離常。斷常既離。則異乎所問。而直生安樂世界。以二大士為同修。日與彌陀佛相對。彼時知何法而不可問。何行而不可學。何疑而不可除。何求而不可得。既無退轉。則此忻厭。豈不是成無上正覺之大因行哉。

勸修 第九

夫淨穢同心。生佛一理。諸法本等。奚假勸修。其奈眾生迷心作境。淨穢斯分。對待相成。縛脫迥異。纏縛多劫。不覺不知。故須勸娑婆苦海眾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

行人既聞如上所說二種法門。則必深知淨穢苦樂之土。真實不謬。便當發行求生。如彼農民得利自趨。止之不可得也。然彼農民。近為一歲饑寒之苦。尚甘日夜不休。朝愁暮苦。具經年載。而不自倦。況彼三昧行者。若一念精勤。超歷劫娑婆之苦。何止一歲饑寒。登九品極樂之安。何止一年溫飽。以彼較此。優劣可知。是尤不必待人勸也。

又前示人折攝二門。其旨已明。如云。此是金玉。此是砂石。雖三尺孺子。亦必棄石而求金。不勸而自取。蓋因識其貴賤。行者亦爾。既明識此土是苦。彼土是樂。此是生死沈溺。彼是自在解脫。亦必捨此穢土。而求彼淨土。自然念念不住。心心不息。如救頭然。聞教便行。奚待更勸。苦樂二土。是佛所說。諦信不疑。修則自得。今人見屎尿。則必搐鼻攢眉。嫌其臭穢。便欲速去。見錦綺。則必舒顏展笑。貪其瑩潔。便欲速得。彼暫時美惡幻境。尚不能一忍。而憎愛熾然。況長劫極樂極苦之處。而不速生忻厭。可謂愚之甚。惑之深矣。

又此娑婆世界。釋迦已滅。彌勒未生。賢聖隱伏。一切眾生奔波苦海。猶失父之兒。若不以極樂願王為歸。則誰為救護。又況此界六道雜遝。人天雖優。報盡則墜。今且以人處豎修論之。彼神仙之黨。未離空地。尚不易至。況彼天乎。彼生天者。以三品十善之因。生三界天。自劣至優。各歷多劫。不能如願。成小敗廣。如海如滴。中間或遇邪惡魔黨。永退永失。敢言得出三界。而望四果四向之地。況歷信住行向諸地。而超此耶。

若能修此念佛法門。求生淨土。雖在凡地。不出一生。即便橫截三界五道生死。徑超諸有。蒙佛接引。頓生安養。於彼上品蓮臺托質。花開見佛。聞法悟道。不離當念。闊步大方。供養一切三寶。教化一切眾生。彌勒世尊降生之時。再來此地。同佛弘慈。所有歷劫父母妻子。兄弟姊妹。怨親等境。諭以道品。告以昔因。皆令證果。則其行願。豈不廣大耶。此娑婆世界所有三障一切結業。更不能累我。

如是功德。若一念失修。便屬後世。豈宜自緩。況又世事千端。生緣萬擾。如鎖如鉤。連環不斷。心則念念不住。身則在在無休。役我升沈。障我本性。歷劫至今。曾未休息。無常遷變。不可久留。縱壽百年。不逾彈指。今日明日。難保其存。忽於眼光落地之際。不覺剎那異生。隨其業因。受形別類。披毛戴角。著地飛空。今日見解都忘。恍忽三途六趣。飄零多劫。不知自歸。可謂大苦。縱是彌勒出世。而我生處何知。尚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何況經教圓談。雖受異身。保惜深重。因業致業。從冥入冥。懼死貪生。不異今日。

若非即於目下當念之間。效彼先覺丈夫。猛發大心。立決定志。奮揚舉鼎拔山之力。一截截斷。跳出稠林。使兩頭撒開。中間放下。安能行業昭著。光動人天。群有蒙恩。諸佛護念。閉三惡趣。開總持門。即使不待娑婆報滿。便得往生者也。若又更待處所穩便。衣食豐饒。充足香華。事事稱意。思前算後。卜彼良時。報盡恩怨。圓成善事。然後發行。假使虛空界窮。亦無此日矣。所謂晴乾不肯去。直待雨淋頭。古云。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覓了時無了時。斯之謂也。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卷上 (終)

>> 續下一頁 :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卷下

附 破妄念佛說 (一名直指心要)

念佛三昧者。大雄氏觀此娑婆。有生老病死等業繫諸苦。教人念彼阿彌陀佛。求生極樂國土之法也。以彼佛身。及彼國土。清淨無比。莊嚴第一。依正極妙。故得名焉。

彼佛眾會所有大心菩薩。聞佛言教。得生彼者。何止萬億。自是法流天下。東土西國。自始至今。如教生者轉多。不可以微塵恒沙比其數量也。

去聖逾遠。人世澆漓。不知西方極樂實境現存。乃錯解諸法在心一句以為玄妙。便妄認胸中六塵緣影昏擾擾相為心。謂樂土在內不求生彼。顛倒甚矣。此六塵緣影。皆屬前塵。本無自體。前塵若無。此心即滅。云何更有彼土在此心內耶。

汝又謂心本在胸。心小在胸。焉可著此廣大佛土耶。縱謂悟道便為佛土在心者。只可名為見性悟道。焉可謂之淨土在心。若人作此見者。實名邪見。縱是天魔惡賊外道種性。亦超此見。世間無有此見最下劣矣。可憐憫哉。

汝今若欲悟真實本然心者。先當觀汝所認六塵緣影之心。本在汝胸。胸住於身。身居國土。此土及一切淨穢剎海。悉在虛空之內。此虛空界。無際無外。十界依正。一切在中。廣大難思。此空雖大。我之天然不動真實本心。非大極大。又能圓裹如上最大虛空。彼空在我真心。尚如小片之雲。忽點太清之裏。云何娑婆極樂一切淨穢剎海。而不在我本然心中耶。

然則佛說諸法在心者。實非在汝胸中妄想緣影心內也。乃在現前一念本真之心內也。此真實心。遠離知覺。超諸聞見。永斷一切生滅增減之相。非始非今。性本真如。具含眾妙。乃十界迷悟之本。實不可得而思議其廣大者。既一切身土。皆在汝今大覺不動真心之中。與佛同證。則知極樂娑婆等土。雖是實境。乃全我心。既全我心。我今任意於中捨東取西。厭穢忻淨。惡娑婆。求極樂。乃至憎生愛佛。恣意熾然著相而求。皆不離我心也。如是而求。不離心故。故彼極樂彌陀相好現時。即自心顯。自心顯時。即彼佛現。

又我心即是彼佛之心。彼佛即是我心之佛。一體無二。故云惟心淨土。本性彌陀。非謂西方無土無佛。不須求生。但在汝生滅緣影之中。名為惟心本性也。

又云。求彼佛。即求自心。求自心。須求彼佛。義意甚明。云何今時有等破法散僧。閒道遊儒。與泛參禪理者。不知即境即心。求不礙真之理。反於不二法中。分內分外。辨境辨心。又教人捨外取內。背境向心。使憎愛轉多分別更甚。而深違理趣也。一分其境。便以極樂為外。教人不必求生。一分其心。便妄指六塵緣影虛偽妄想為心。謂極樂在內。因思此心無質。

又謂本無一切因果善惡修證之法。從是恣意。妄涉世緣。教人不須禮佛。燒香然燈。誦經懺願等。種種善行。謂之著相。其上者。又使彼縛心不動。如頑石相似。壞亂禪法。

甚者更令其放曠自如。言殺盜婬業。悉是空華。無妨於道。因此邪見。墮落生死。直向阿鼻獄底最下一層而住。罪甚屠酤。直待此見悔時。彼獄亦隨而壞。方乃得出。

又於身外田屋山河大地所依之境。雖見實有。不敢說無。亦皆指為心外之物。打作兩橛。不能得成片段。使心境一如。惟於著衣喫飯。因貪口體之重。不敢叱之為外。而於天堂地獄。及極樂土等塵剎。雖曾聞名。因不見故。直說為無。反言某人某處快樂。便是天堂。某人某處苦楚。便是地獄。曾不知彼真心非幻。而亦實具天堂地獄剎海也。以此教人不必求生。愚之甚矣。

嗚呼。汝既不識不生滅真心含裹太虛。妄認身內方寸緣影為心。以賊為子。不求於佛。其見卑哉。經云。譬如百千澄清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正此輩也。

是以我心實與佛心同一理故。故我彌陀願力威德光明在我心中。承我心愚癡之力。作一切佛事。無時不引導於我。我心亦於彌陀願力大心之內。修諸念佛求生一切善行。無一善行而不具含佛德。了彼佛德。成我三昧。

故知彌陀願力。始於發心。終於究竟。無一法而不直趣我心。以我心即佛心故。我心亦於無始至今。盡未來際。修一切三昧。無一法而不攝歸佛海。成本來佛。以佛心即我心故。

如是依正色心。因果淨穢。雖同一心。而實不妨一一自分。各住其位於一心內也。以一心故。雖淨穢不同。所求不出於真心。以自分故。雖一心。而必捨穢取淨也。捨穢取淨。則感應道交。見彼本性彌陀。了悟一心。則淨穢自分。可悟惟心淨土。如是而修。譬如一滴投海。便同一味。方知大海即自己也。豈有一行虛棄。不成功德者哉。

今彼三家村裏愚夫愚婦。雖不識理。以信實有彼土故。於命終時。反得往生。彼畏有陷空之人。因認緣影為心。謂無外土故。雖修道行。還受生死。如是則知彌陀光明威德願力。常在世間。化事不息。尚欲攝取逃逝專忘眾生。況憶念佛者。豈不生也。

又彼國土既勝。其求生者。亦必當深心起勝願行。或單稱名號。專持一咒。及但旋繞禮拜。乃至燒香散華。六時懺悔。盡撥世緣。一心專注。觀佛形容與白毫相。心不懈廢。命終定生。更能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修如此法。亦生彼也。若得生彼。非止得生。

又能了知如上著實努力念念求生之時。正是無念無求無生之理。何以故。即精修是無修。非謂不修是無修也。若果謂一切放下。善惡無著。坦蕩無礙為無修者。又何異斷見外道。非愚癡而何。豈不聞古人以色相反為無相。以深修乃為無修。以彼例此。法法皆爾。可不審之。

今念人命無常。轉息來世。又況塵事連環。如鉤鎖不斷。若不能於是事縈心。塵勞鬱結時。及正當得志。歇手不得處。一割割斷。起願立行。盡力一跳。焉得應念生彼。是故我今作禮。奉勸佛子。皆當一心精進而行也。此說因吾卿大方李公居士。作勸念佛圖。請著語於中。故述此云。
~ 時洪武乙亥九月二十日書附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二河白道 —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

.《淨土或問》 — 蕅益大師
.《示念佛法門》 — 蕅益大師
.《念佛三昧寶王論》 — 飛錫法師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 妙叶禪師
.《普勸念佛文》及其釋義 — 蓮池大師
.《七筆勾》 — 蓮池大師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

--

一念相應一念佛
一念相應一念佛

Written by 一念相應一念佛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淨土。

No responses yet